【何以中國 運載千秋】跨越千年錫城舊時光,運河與城市實現“雙向成長”

(原標題:【何以中國 運載千秋】跨越千年錫城舊時光,運河與城市實現“雙向成長”)

清水穿城過,人家盡枕河。無錫因運河而生、因運河而興,古運河抱城而過,獨特的環形河道勾勒出“龜背城”的歷史空間格局,造就了“千里運河獨此一環”的秀美奇觀。6月27日,“何以中國 運載千秋”網絡主題宣傳活動來到無錫,看運河文脈如何融入城市的發展基因,書寫山水人城共同繁榮的嶄新畫卷。

激活水岸靈魂

運河公園精塑城市新“封面”

京杭大運河自無錫穿城而過,起點處就是運河藝術公園。這裡曾是無錫米市和糧油儲運加工的重要集散地,現在成了遠近市民們的休憩娛樂之所。

漫步在公園的小徑上,微風拂面,溼潤的空氣中摻雜着花草的清香,平添了一絲愜意。一旁的開放空間裡,老人在柔和的背景音樂中舒緩起手,舒展身體,於動靜之中詮釋起太極魅力。古運河畔,木質座椅連成一排,親水吧檯是這個公園的最佳觀景臺,近可觀看往來船隻,遠可眺望悠悠古塔。

當公園邂逅藝術,運河延伸到城市的界面更加立體,也更有氣質。兼具自然之妙與藝術之美,北端的圓形廣場中央,名爲“魚之頌”的主題雕塑高高矗立着,似魚羣如船舶,與身後不遠處的京杭運河景觀完美融合。“無錫大阿福”登上了圓筒糧倉,太湖漁網圍成了迷宮空間,一滴滴放大的水珠則彰顯着這座城市的通達靈動。

遠看是風景,走近可生活。運河沿岸風貌漸進呈現,濱水體驗、商業拓展和城市文化在這裡融合得恰到好處。“建設運河藝術公園的初衷,就是順應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機融合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不斷實現人們心中的綠色生態幸福生活圖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近兩年的精雕細琢,運河公園整體實現煥顏提升。“從升級業態、塑造文態、修復生態、優化形態等方面着手,我們對運河公園整體功能、綠化品質、景觀照明和配套設施進行了梳理優化,並同時融入海綿城市、兒童友好、綠色低碳等新發展理念,最終打造出一片可玩可歇可感的黃金水道開放空間。”

城市與藝術,休閒與生態,豐富的業態和互動場景煥新了塵封的文化、生態遺產,也激活了大運河無錫水岸的靈魂。如今,運河藝術公園成爲新晉打卡勝地,百年米倉、漢白玉長廊、芙蓉湖平臺……人們在欣賞、駐足之間,運河流淌的記憶也隨之串珠成鏈。

有保護有更新

文化街區探索運河繁華的“當代表達”

江南水弄堂,運河絕版地。穿過繁華的街道,走進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彷彿瞬間跨越了時空的大門。這裡原滋原味地保留了枕河人家的風貌,是人們追夢江南的必到之處。

清名橋,這座橫跨在古運河上的石橋,猶如一位忠實的守護者,見證了運河兩岸的興衰變遷。橋身古樸典雅,石欄上精美的雕刻栩栩如生。站在橋上,綠堤紅花,白牆灰瓦,運河水緩緩流淌,訴說着延續四百多年的繾綣溫情。

在煙雨濛濛中乘坐畫舫遊船,船槳劃破清波,時不時驚起幾隻正準備捕食的鷺鳥。沿線民居高低錯落,碼頭石埠臨岸而建,青磚黛瓦連綿望不到頭,林泉詞園、古橋情韻等儼然構成了一幅“江南上河圖”。

事實上,這條熱門的旅遊航道曾是一條繁忙的貨運線路。明清兩代,金磚、城牆就像這樣順着運河上“漂”往北京、南京。在古運河與伯瀆港交匯處的無錫窯羣遺址博物館裡,仍能看到有着200多年曆史的窯口與金磚,它們正無聲地向世人講述着那段“上塘十里盡開店,下塘十里盡燒窯”的往事。

走下游船碼頭,歷史感與藝術感撲面而來。眼前的牆面上,數以萬計的瓦片以自然的弧度排排堆砌,形成陣陣波浪紋,顯得別有意趣。“作爲中國古代磚瓦的重要原產地之一,無錫磚窯業幾乎與無錫‘四大碼頭’同時產生,爲衆多歷史名城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大量精美的磚瓦。”跟隨講解員的指引來到館內,彷彿回到了那個窯火熊熊的年代,人們在各式展陳中追尋古人制磚的蛛絲馬跡,通過古窯遺址沙盤模型瞭解全盛時期窯址的分佈和周圍基本環境。

曾經,磚瓦窯與百姓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如今,遺址附近還居住着部分原窯主的後代,他們親述着窯業的發展史,也成了大運河保護的一分子。

近年來,清名橋歷史文化街區抓住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機遇,在保護沿河歷史文化街區的基礎上,還積極引入新文化元素,探索新運營模式,讓運河繁華實現更多“當代表達”。24小時書吧、畫廊、文創商店、酒吧、深夜食堂……由老廠房、舊倉庫“改”出來的運河匯保留了無錫鋼鐵廠老廠房的舊貌,也承載着無錫人的城市記憶和運河記憶。街區營造出絕佳的逛街場景和氛圍,滿足了遊客們隨走隨賞隨買的需求,消費與休閒也在此處達到了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