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上六口茶,赴一場非遺盛宴吧

“青睞”一行參觀潤邦茶業(右一爲非遺專家劉刈) 恩施玉露製作技藝省級傳承人張文旗 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國家級傳承人萬桃元 平壩營鎮王母洞村吊腳樓 西蘭卡普縣級傳承人田若蘭 恩施玉露製作技藝國家級傳承人楊勝偉 儺願戲省級傳承人盧碧川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6月6日至12日,“青睞”奔赴湖北恩施,開啓了爲期七天的“非遺文化”主題探訪之旅。

恩施,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州,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荊楚兒女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凝聚了先民的民俗信仰、社會理想與價值追求,是民族歷史得以延續的文化命脈,成爲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推動着社會發展進步。

“青睞”特邀專家劉刈帶隊,他常年在恩施州文化館工作,傾注大量時間研究恩施的非遺和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在恩施的文化和旅遊領域有着廣泛影響。此行,“青睞”特別深入體驗了恩施玉露製作技藝、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和土家織錦西蘭卡普、鶴峰儺願戲四項代表性項目,邀請傳承人面對面交流,零距離觸摸當地的建築、戲曲、手工藝等文化傳承與發展活力。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短暫的一週,走進羣山環抱的小城深處,一程山一程水,這樣深入文化發源地探訪的難得機會,令“青睞”團員大呼過癮,大家切換另一種“在別處”的美好慢生活,沉浸在穿越時光噴薄而來的“非遺”情境之中,深切體會到民族文化的獨特與豐富,更加感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令人回味悠長。

Day1

行程:芭蕉鄉

非遺項目:參觀恩施玉露茶博物館,尋訪恩施玉露製作技藝

蒸出來的才叫恩施玉露,大部分綠茶是炒青茶

7日清早,“青睞”一行準時出發。車子沿環城西路前行,當產業園區與林立的高樓漸行漸遠,窗外景色切換成綿延青山,小小村落點綴其間,清新宜人。劉刈告訴大家,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有八個縣市,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結果,常住人口有345萬多人,有28個少數民族,土家族佔全州總人口的47.5%,是人口數量最多的少數民族。苗族則主要分佈在利川、來鳳、宣恩、咸豐等地,其他少數民族相對分散,有的人數很少。

車進山裡,坡陡路狹,劉刈笑言,這樣的路況也展示出當地複雜的地形,因爲恩施境內主要山脈有武陵山、巫山、大婁山、大巴山,主要河流有長江、清江、婁水、唐崖河等,其中長江橫貫巴東,切割穿巫山形成雄壯的巫峽。所以,恩施地貌呈現階梯狀特徵,地表切割深,溝壑縱橫。

山道彎彎繞繞,山腳下的層層坡道,哪怕小小一角,也被開成小菜園,種着辣椒、扁豆、玉米等作物,掛着果實,十分誘人。穿過一座古色古香的侗族風情寨,成片鬱鬱蔥蔥的茶園映入眼簾,在雲霧間縹緲,生動而有靈氣。恩施玉露茶的原產地——芭蕉侗族鄉到了。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恩施玉露製作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潤邦茶業董事長張文旗笑容滿面地迎出來,帶領大家參觀、講述。他介紹,“恩施玉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茶,它的生產工藝保留着自漢魏以來古老的蒸汽殺青技藝,“蒸出來的才叫恩施玉露,大部分綠茶是炒青茶,玉露茶比較典型的工藝環節是蒸汽殺青。從製作工藝來說,一般綠茶要經過4道工序,恩施玉露重要工序有12道。蒸汽殺青這一技藝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最完整地保留茶葉中富含的葉綠素、氨基酸、蛋白質等原始物質,從營養價值來講,‘蒸青’也是最科學、最優化的一種加工方式。”

站在車間門口,張文旗如數家珍。他講述說自古以來,“蒸青”就是恩施玉露獨有的製茶工藝。清代恩施玉露已成中國名茶,張之洞與辜鴻銘對此茶十分鐘愛。“中國的茶葉遠銷日本以後,日本一直保留蒸青的工藝,而且日本頂級的茶葉就叫玉露,寫法和我們的玉露兩個字一模一樣。”

200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張文旗接觸到恩施玉露的悠久歷史和獨有的蒸青工藝,當他了解到因爲加工工藝複雜、費時費力,上世紀80年代,恩施玉露幾近銷聲匿跡。他內心的“茶葉夢”立刻被點燃,當即決定留在大山深處復興恩施玉露。他覺得,“曾經那麼有歷史文化和經濟、產業價值的一款古茶,如果不把它恢復出來,當了解它的工藝的這些人過世以後,後面的年輕人可能聽都沒聽說過,更不可能把它發揚光大。”

來到芭蕉鄉,張文旗首先遍尋製作恩施玉露的老人,爲他們提供條件恢復恩施玉露傳統手工製作技藝,使地道的恩施玉露重出江湖。然後又花了三四年時間實現技術上的突破,研發使用現代化設備進行標準化、規模化生產,實現恩施玉露從手工製作到機械化加工。2008年,張文旗投資1600萬元開發定製了符合恩施玉露的加工設備,使恩施玉露的人均日生產能力比過去提高了50倍,持續進入標準化、規模化、連續化生產時代。同年7月,恩施玉露被評定爲“湖北第一歷史名茶”。2014年,“恩施玉露製作技藝”列入國務院頒佈的“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潤邦茶業公司被授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恩施玉露製作技藝傳承基地”。近年來,恩施玉露成爲市場上有競爭力的產品,更是頻頻現身國際舞臺,成爲傳播中國茶文化的載體。

鮮爽含硒令人醉,爭相嘗試“七湯點茶法”

跟隨張文旗走進恩施玉露博物館,他指着展品自豪地說,“2018年4月28日,國家主席接待外賓,在武漢東湖會晤,湖邊品茶時,品了兩種產自湖北的茶,一種利川紅茶,一種恩施玉露。國事活動用茶,恩施玉露成爲茶界‘網紅’。”

富含硒是恩施玉露的一大特點吧?有人好奇地問道。“對,”張文旗笑着補充,“北緯30度,這是地球上很神秘的一條緯度線,從浙江的龍井、江蘇的碧螺春、安徽黃山的毛峰,一直到四川雅安的蒙頂茶,包括湖北的恩施玉露,中國歷史上的名茶基本分佈在北緯30度上下。而硒含量豐富,是恩施這片土地賜予的養料,長在這片土地的所有作物都富含硒。我們經常總結恩施玉露說它有‘三高’的特徵:第一是海拔高,1299米。第二是樹齡高,一兩百年的樹齡。第三就是它的硒含量高。”

穿過古色古香的長廊,一面牆上展示着“中蒙俄萬里茶道”,當時駝隊穿越行走的還原場景,令人眼前一亮。張文旗坦言,18世紀到19世紀中期,中國的茶葉走向世界各地,有一條重要的陸路,是從武漢漢口一路向北,穿過長城,貫穿蒙古,經西伯利亞通往歐亞大陸腹地,直到聖彼得堡,再繼續延伸,通往歐洲各國。這條200多年前的“萬里茶道”,不僅打開了國際貿易通道,它堪比“絲綢之路”,是一條象徵着文明、友誼的文化紐帶。

從唐代煎茶、宋代點茶、明代的茶寮,到恩施茶俗,巴鹽古道,以及不同年代木製手搖揉茶機,直到恩施玉露歷史上第一套機械化加工生產線,一路圖文並茂、實物豐富的藏品,令大家沉浸式瞭解了恩施玉露的發展史。這些博物館裡的展陳物品很多都是張文旗的收藏,令人感受到恩施玉露未來會走得更穩更遠。

告別博物館,大家一起欣賞、品味恩施玉露傳承人帶來的茶道表演,“恩施玉露茶源自本地種,我們的茶園現在屬於保護性質,不施肥不打農藥,屬於綠茶裡面的貴族,需要密封好,冷藏存放。一般我們使用玻璃杯、純淨水沖泡,採用上投法,水溫70-80攝氏度時,投放3-4克茶就可以了,玻璃杯可以很好地展示湯色青、葉底綠的特徵。大家看這個茶湯的顏色很淡,我們有一句話形容綠茶叫做‘色白者爲上’。我們知道茶葉裡的氨基酸帶來鮮味,茶多酚帶來澀味,咖啡鹼帶來苦味,沖泡茶時氨基酸、茶多酚、咖啡鹼析出的比例不一樣,我們喝到的茶的滋味就會有區別,所以在沖泡的時候可以通過水溫、投茶的比例,以及沖泡的時間調整茶的滋味。大家看,這個茶我泡的時間比較長,出現了比較標準的黃綠色,但茶湯非常清澈。”茶藝師用公道杯均勻分茶給大家品嚐,同時娓娓道來,每個人湊近杯子時都情不自禁深吸一口氣,紛紛讚歎,“茶葉的舞姿真好看!”“真是沁人心脾啊!”

年輕的茶藝師又開始展示宋代“七湯點茶法”,只見她輕柔地調製茶膏,分次加水之後,用竹筅在茶盞間來回擊拂。她邀請大家體驗,嘗試以“畫M字形或畫N字形的手法”打出泡沫。“青睞”團友躍躍欲試,逐一上手一試。不久,茶盞裡的茶水好像冰淇淋一般絲滑起來,“古人的‘點茶’能很好地檢測茶葉品質,如果茶葉內含物質豐富,點出來的泡沫就會比較多、比較細膩、比較白,而且‘點茶’也很有觀賞性,我們點完以後在上面作畫,總會吸引很多人觀看。”茶藝師說着用小勺慢慢將乳狀茶沫挑出,分給大家。茶沫入口,頓覺舌齒之間茶氣很足,回甘良久。

Day2

行程:咸豐—平壩營鎮王母洞村—當門壩村—馬家溝村

非遺項目:尋訪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

土家吊腳樓傳承千年的獨特技藝被他編作順口溜,帶徒傳藝

8日清晨,“青睞”一行向咸豐開拔。劉刈告訴大家,吊腳樓,又稱“半乾欄式建築”,是鄂西、湘西、黔東南等少數民族所居住的一種傳統民居。土家族吊腳樓由古時人們爲避猛獸襲擊而採用“空中住房”的民居演變而來,當地吊腳樓多依山傍水,也有的臥巖藏林,講究順應風水,樣式富於變化,或縱向遞進,或橫向成落,多的九進,少的四進;多則七落,少則一落,如今的亭、臺、樓、閣、榭、廊,都能從中得以體現。

土家族吊腳樓的正房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懸空,靠柱子支撐,“佔天不佔地,天平地不平”是它的總體特徵。從建築結構上看,它主要有基礎的“一字形”“曲尺形”“凹字形”佈局,“一字形”一般爲“四排三間”,以柱樑承重;“曲尺形”是在“一字形”正屋主體一頭加轉角成“一頭吊”,這種“一頭吊”形式也叫鑰匙頭、單吊式。依次類推,依照地形地勢,還有修建成兩頭吊的雙吊式,當地人叫“撮箕口”“三合院”,也就是一個“凹字形”了;而修成“回字形”的叫“四合水”“四合院”。

此外,在建築手法上土家匠師們常常採用減柱法,用不落地的騎筒承託數根樑枋,像傘一樣密集,因此正屋與廂房相連的轉角,兩列排扇之間豎一根“沖天炮”柱頭,也叫“傘把柱”;廂房有內側出廊、前端出廊、前左右三面出廊、四面迴廊之分,土家人把廊叫作“龕子”,“龕子”越多,所需高度越大,吊腳樓越顯高大。

大家在車上討論熱烈,這時土家族吊腳樓營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萬桃元打來電話,告知他已經在高速路出口等候了。與萬師傅見面會合時,他矯健的身形令人吃驚,很難想象他竟然68歲了。萬師傅騎着摩托在前面帶路,賽車手一樣的身影在山路上漂移,翻過一道道山樑,時隱時現。導航不時“失語”,萬師傅一騎絕塵,每到岔路口,當地文化館的車便停下等我們,以防走錯路口。

隨着白雲轉啊轉,丁寨鄉到了。萬師傅帶領“青睞”一行先到他的生產基地參觀,遠遠看見大空場上堆放着很多木材,有剛採伐下來進行晾曬的,有經過粗加工成柱成枋的,從簡到繁,由粗到細,錯落交疊,場面壯觀。

萬桃元說,建一棟普通吊腳樓,幾十個青壯年勞動力一起往往也需要花上一年半載,建稍微龐大複雜的吊腳樓少則一兩年,多則三五年。從選屋場到備料破土動工,講究很多、工序繁雜,絲毫不能馬虎。比如,土家人選屋場,以“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爲最佳方位,然後通過架羅盤,準確定位。“開篙畫墨”是修建吊腳樓的核心技藝,掌墨師帶徒就是以此技藝水平檢驗徒弟能不能獨立完成一棟吊腳樓的修建。

踩着泥濘和滿地木頭刨花,進入深加工現場,木匠師傅說,建造吊腳樓是就地取材,這些原木的精細加工最爲複雜,比如柱頭就分立柱、騎筒,枋片包括穿枋、鬥枋、挑枋等等。師傅要事先在頭腦中計算好,在需要“打眼”的位置鑿出眼榫。榫卯技藝是指兩個構件上採用木頭凹凸拼接的形式,凸出來的部分稱爲榫,凹進去的部分叫做卯,榫卯契合,陰陽搭配,公母關係,從而使木頭與木頭完美相接。數十種不同的結構接合千變萬化,令人歎爲觀止。

萬桃元還邀請大家去家中做客,其中兩間房儼然一座小型博物館,他製作的各式吊腳樓模型令人印象深刻。一路參觀,萬師傅的打油詩出口成章,得到大家喝彩,比如他讚美吊腳樓:土家建築數千年,獨有吊樓實可研。轉角複雜沖天炮,美觀大方四圍挑。他還說,吊腳榫卯樓重樓,橫擔日月東西遊。飛檐翹角伴雲天,推窗亮格望九州。

土家人修建吊腳樓,還把土家族的民俗民風貫穿始終,比如,“敬山神”就是上山伐木前舉行的第一個祭拜儀式。而且,在修建吊腳樓的很多工序中,經常要“說福事”,寓意主家祈福吉祥。萬桃元15歲跟隨他的外祖父屈勝學木匠手藝,口傳心授加自學,深得精髓和奧秘,很快就能獨自掌墨,帶領匠人獨立完成一棟吊腳樓的建造,再加上他還會說修造房屋的各種福事、會擇良辰吉日,成了遠近聞名的木匠師傅。

萬桃元年輕時學藝建高樓,老來帶徒做總結。土家吊腳樓上千年的獨特技藝被他編作順口溜,帶徒傳藝,口授心訣,徒弟們現在也能將這一技藝運用自如。在萬師傅看來,一切大小木頭製品,都有它的規律、層次、內涵、訣竅和實踐經驗,值得總結流傳。他說,匠人,要以德爲先、以藝爲本。對待非遺技藝,最好的保護是在實踐中、在生活中。

吊腳樓就是我們村的“故宮”,最好的保護就是在裡面生活

爲尋覓原汁原味的土家族吊腳樓,當地村支書帶領“青睞”一行深入田間地頭,去一探究竟。

端陽小雨也來助興,小心翼翼走下溼滑的土坡,一個小型吊腳樓羣落映入眼簾,古樸挺拔、翼角揮飛,宛若一位守望故鄉的老人,背依山坡,面臨良田,靜謐而生動。

村支書介紹,這座吊腳樓修造於清代,一直承襲居住使用。他坦言,土家先民喜獨處,但也羣居,他們聰明地將各自的房屋修建在一個視野開闊、地勢相對平緩的地帶,這樣很自然地形成了大的院落或廳井。在院落和廳井裡,他們爲了所處空間的安全性與私密性,又靈活地建起圍牆、庭門、階梯,這樣就在採光、通行、安全上得到了極大改善。走進吊腳樓,一個男孩迎出來,他在附近鎮子上中學,端午放假回來,他說自己從小在這個房子里長大,冬暖夏涼。爺爺出門了,他邀請大家進屋參觀。一隻小奶貓從老宅裡屋鑽出,男孩靦腆地笑,說小貓才兩個月,像活的毛線球一樣黏在人們腳下,惹人喜愛。

踩着吱吱呀呀的木樓梯上到屋頂,原來是一個龐大的整體空間,不住人,用於擺放雜物,巨大的柱、枋與交錯的屋檐,以及屋頂的玻璃透光設計,令人讚歎匠人的智慧和修造技藝精湛。村支書說,土家吊腳樓的挑有“翅角挑”“板凳挑”等多種形式,這樣的飛檐翹角,更顯挺拔跳躍。

踩着山間小路,大家又來到山窪窪深處的馬家溝村。一處前院落、後天井的組合式吊腳樓羣落坐落在山坡平地,除了以單軸線向縱深延伸,還在橫軸線上又多建三五棟,錯落有致地排列着,難得一見。村支書說,在一次對中國傳統村落的調查中,他們在山上發現一座石碑,根據石碑記載推測,這個吊腳樓羣落超過200年了。這家的先祖從湖南遷過來,一路看一路選,在這裡安家居住。戰亂時還在對面山洞修了石屋,現在還可以看到。

轉過一個坡,又見一戶吊腳樓人家。院子當中有一棵紫薇,廊下的大柴鍋咕嘟咕嘟冒着熱氣,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包糉子,一個老婆婆和年輕的女子在堂屋忙着殺雞、備肉,準備餐飯……這滿滿煙火氣的生活圖景讓整座山都生動起來!

看見村支書帶着一隊人馬進門,婆婆、兒媳婦忙不迭地端來熱茶,撈起剛出鍋的糉子招呼大家坐,又洗桃子、切西瓜,兩個女人進進出出忙個不停。老漢笑着讓客,手裡繼續包着糉子。鄉民的熱情淳樸,令大家十分感動。這樣的遇見、這樣的氛圍,大家感嘆,真是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

村支書也很開心,他說之前在對老房子進行修復保護的時候,他對村裡人說這些吊腳樓就是我們村的故宮,最好的保護就是在裡面生活。老百姓聽了,擺長桌宴慶賀,高興得不得了。夕陽西下,年輕人都回來了,吃過團圓飯,鄉民在院壩裡跳起擺手舞……這生活的場景,陶醉動人!

Day3

行程:恩施

非遺項目:縣級傳承人田若蘭指導體驗土家織錦西蘭卡普

國家級傳承人楊勝偉指導體驗恩施玉露傳統手工製作技藝

銀線交織金絲,第一次自己織出自己的“西蘭卡普”

因爲前天觀看過恩施民族歌舞大秀《西蘭卡普》,大家對“銀線交織金絲,一生即是永恆”這一愛情故事背後的“西蘭卡普”平添了更多期待。9日上午,當“青睞”一行走進恩施州西蘭卡普生產基地的大門,立刻被懸掛的形形色色織錦吸引住,“好漂亮啊!”

“西蘭卡普”是什麼?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傳承人田若蘭熱情介紹,“西蘭卡普”是一種土家織錦,在土家語裡,“西蘭”是“鋪蓋”的意思,“卡普”是“花”的意思,“西蘭卡普”即土家族人的花鋪蓋。西蘭卡普是恩施非常有代表性的非遺技藝。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過去土家姑娘出嫁時,最重要的就是長輩做的嫁妝,鋪蓋作爲‘剛需’就這樣幾千年流傳下來。大家看C位的這幅,它就來自民間,是最傳統的鋪蓋。它由三組不同的圖案組成,左邊是八面花,中間是桫欏丫,右邊是燕子,都是大自然中的動植物圖案,三幅圖案接起來,寓意着‘接福’,表達了土家老人對女兒滿含的愛意。”田若蘭講述說,土家織錦的傳統圖案有三個特徵,一是幾何線條的構圖方式;二是對稱的構圖手法;三是沒有漸變色,全是對比強烈的色彩搭配。此外,在保護技藝的同時,八鉤紋、對蝴蝶紋、磨架子花等西蘭卡普的經典紋樣同樣也被列入保護名錄,“它的紋樣構圖非常抽象,它是把具體的事物抽象化,把立體的事物平面化。”

厚重淳樸的西蘭卡普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爲時尚新品?展廳裡擺放的各式產品令人意外。田若蘭笑言,一直以來她都是在被市場推動着努力,比如材料更多的應用絲線,紋飾也加以創新,像韭菜花、太陽花等紋樣設計,這些嘗試得到消費市場的青睞,這樣實踐創新的成果還爲李冰冰定製了走秀服裝。

“過去傳統手工織作一尺五的西蘭卡普需要15天,後來我們研發出幾代平織機、斜織機。進入市場生產力是法寶,後來還研發了第一臺大型機械製作,效率極大提高。這個是可以摺疊的斜織機,比較輕便,更易於研學體驗。”田若蘭說着,搬來十幾臺斜織機,打開調試好,指導大家親手體驗土家織錦。

在純木製的斜織機上操作,才體會到傳統技藝真是不簡單,牽線時經緯的順序,穿梭時的細心,挑織時的手腳並用,憑心所記的紋樣……大家在織機前埋首忙碌着。最終,當默默耕耘的“最佳學員”捧出人生第一次自己織出的“西蘭卡普”成果,得到老師和團友們的交口稱讚。

就在一行人沉迷“買買買”時,記者與田若蘭進行了一場訪談,她笑容裡滿滿是奮鬥的回憶。最初,作爲一個回鄉創業的女工,田若蘭看到家鄉傳統手工藝西蘭卡普的慢慢消失,產生了保護土家文化遺產的念頭。她註冊了相關品牌,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這種獨特的文化獲得新生。經營並非一帆風順,產品質量不符合訂單要求,人才流失嚴重……但她堅持不懈,最終通過技術創新解決了這些問題,併成功將技術傳授給下一代。這些保護非遺和民間文化的經歷,猶如織布機上盤起來的一捆捆絲線,纏繞、跳躍,被慢慢拉開,拉伸到一個人的一生。

“揉捻”“滾團”,上手體驗恩施玉露獨特手法

品嚐過醃薰臘肉、神豆腐、小土豆等富有恩施特色的風味菜餚,“青睞”一行來到恩施職業技術學院恩施玉露製作技藝傳承基地,專程拜訪國際硒茶大師、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恩施玉露第十代傳人楊勝偉大師。

上世紀70年代初,楊勝偉撰寫的《玉露製作技藝》,確立恩施玉露工序和工藝體系並制定出工藝規程、奠定恩施玉露理論基礎。新世紀後,楊勝偉凝聚近60年心血著述《恩施玉露》,首次提出恩施玉露的“工藝溫度閾”和“偶數法則”概念,具有里程碑意義,被譽位“現代蒸汽殺青之父”。

60年癡心做茶,80歲高齡時,作爲東湖茶敘國事用茶恩施玉露的全程主持製作者,楊勝偉再次登上人生巔峰。走在校園裡,遠遠看到87歲的楊勝偉大師佇立在樓下等候,大家十分感動,“楊老師可愛可敬!”“精神矍鑠哦!”

走進工作間,幾位年輕的傳承人正在焙爐、蒸青竈等操作檯旁忙碌,你來我往,饒有秩序。楊老笑着說,“學院領導凌晨得知‘青睞’到訪的消息,連夜找了幾個茶農從茶園採來鮮茶送到傳承中心,幾位傳承老師清早趕來,正在按照工序做茶。大家零距離體驗一下,恩施玉露傳統手工製作技藝。”

只見一片片鮮葉均勻攤放在蒸屜中,經過40多秒的蒸青,搧幹水汽後,被拋撒在近180攝氏度的焙爐上。楊勝偉走上前,雙手分別握住一團茶葉,不停向空中拋撒茶團。大家圍攏過去,爭相上手一試,“好燙呀!”有人驚呼。“假設溫度一掉下去,茶葉就變得很乾硬,出現斷脆,所以要保持高溫恆溫。”楊勝偉說,“相比一般茶葉製作中的炒青、烘青等工藝,‘蒸青’是恩施玉露特有的工藝。它採用高溫蒸汽去除鮮葉中酶的活性,以保留茶葉顏色、提升香氣。”如此,經過攤青、蒸青、搧幹水汽、炒頭毛火、揉捻、鏟二毛火、整形上光、焙火提香、揀選等工序,製成的恩施玉露外形“緊圓挺直如松針”,具有幹茶翠綠、茶湯清綠、葉底嫩綠等品質特點。

“5斤鮮葉純手工製作10個小時,才能產出一斤毛茶。那爲什麼還要做呢?就是因爲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各民族祖先一輩一輩人創造出來的,我們要傳承它。”楊老展示懸手揉搓的手法,令人眼界大開。他又讓大家觀察對揉手法,“做茶每一步都有它的道理,你們看爲什麼兩個人的手要交叉?這樣做,第一是使茶葉形成一個圓柱狀不分離的整體滾動,第二是便於大家使用合力。爲什麼又要拋開茶葉?這樣做是使茶葉條索均勻。用時髦的話說,就是熱力和手工機械力互相作用,一邊加熱,一邊施以手工的機械力,纔會形成緊圓的條索……”楊老的講述極具啓發,令人讚歎,正是經過這樣千餘次的手工揉捻,茶葉變爲松針的形狀,吐出清香。

隨後,楊勝偉和他的徒弟們使用“摟、端、搓、扎”四大手法,分別演示了第七道工序——整形上光,令大家實實在在體驗到頂級手工茶的來之不易。從一片新鮮葉子,完成緊圓、挺直如松針的“世傳絕技”背後,除了登峰造極的技藝,其實是歷史文化底蘊的積澱和匠人匠心的堅持。一次短暫的體驗,似一場長程的浸泡,令人回味無窮。

Day4

行程:董家河

非遺項目:省級傳承人盧碧川展示非遺儺願戲

大山裡最平凡的堅守,令普通的地方小儺戲團熠熠發光

10日清晨,“青睞”一行驅車奔赴董家河的路上,劉刈分享了儺戲的緣起背景。他強調說,恩施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數民族與漢族共生共榮的多民族聚居地,巴渝文化、巴楚文化及周邊地帶文化相互交融、兼收幷蓄,形成了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民族特色。恩施土家族儺戲是在遠古先民的原始宗教、特別是祭祖活動的原始歌舞基礎上產生的。早期受到中原文化,特別是巴楚文化的直接影響;後期在元、明、清地方小戲發展高潮中,又受到了其他戲劇的影響,才逐漸形成爲獨具特色的一種民間戲曲形式。

作爲一種奇特的原始文化現象,儺戲在三千多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極其豐富的文化積澱,爲人類學、民族學、宗教民俗學和藝術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被譽爲“戲劇的活化石”。2008年,恩施儺戲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劉刈直言,作爲地方小戲,它的價值更在於它是綿延千年的一種文化事象。

經過長途跋涉,到達山巒深處的鶴峰,燕子鎮董家村儺願戲傳承人盧碧川率戲班已經等候多時。一陣鑼鈸聲響起,專場演出開始了。80歲的盧碧川親自扮演土地公公,與土地奶奶、二將軍、三將軍輪番上場,一唱一答,詼諧幽默,一場配合天衣無縫的表演徐徐展開,特別純粹。

演後交流時,盧碧川給大家揭秘說,儺戲在鶴峰稱爲“儺願戲”,是以還願爲依託、以儺壇爲載體,以祭儀形式出現的一種戲曲藝術。它是“儺”文化中的一種特定形式,直到今天的演出依然保留着還願的習俗,“誰家願望實現了,比如孩子考上大學了,就會請儺壇演出。”

燕子鎮董家村儺願戲班稱壇,班主稱掌壇師,儺壇約8人至10多人不等。它有一套完整的祭儀,簡稱"正八出",具體名目是《發功曹》《迎神接駕》《白旗掃臺》《大紮寨》《開山》《出土地》《祭將》《立標勾願》,它的形態多爲裝扮角色(人、神、鬼、怪)的歌舞。

儺願戲舞蹈動作原始樸素,但也有簡單的程式要求,其表演動作主要表現在手勢、步伐上。生、旦、淨、醜各行都有自己的唱腔,在每一場表演中,人物的穿衣戴帽,以及佩戴面具也都有規定。作爲一種古文化事象,在掌壇師的操作下,儺願戲的現場表演顯得神秘曠古。每次演出後,那些有着民族歷史文化色彩的“密碼”,都會吸引人們去“破譯”。

雖然長期以來,儺願戲受到現代文明的衝擊,面臨演員青黃不接、資金有限等困難,但盧碧川依然對儺願戲活躍在山鄉抱有信心。令他記憶猶新的是,2004年5月16日,中、日、韓三國在上海召開儺戲研討會,專家組曾專程來鶴峰看以黃茂庭掌壇師爲首的董家村儺願戲的演出。

“我80歲啦,不如把傳承的事多幹一點兒。”盧碧川笑聲爽朗,聲音洪亮。大山裡最平凡的堅守,令普通的地方小戲團熠熠發光,像路邊的繁花一樣充滿勃勃生機。

Day5

行程:恩施

自然考察:龍鱗宮溶洞—唐崖土司城遺址—恩施大峽谷

問水底雲巒誰遺畫本,攀嶺穿峽超越自我

“青睞”恩施行,在深入瞭解非遺文化之餘,還走進大自然去探訪當地有代表性的人文地理。

第一天遊覽的龍鱗宮溶洞令人流連忘返,它獨特的地質地理構造經過科考研究,生成於寒武紀,距今五億五千萬年。工作人員介紹,以前來溶洞要先坐小船穿過水洞,再上岸進入幹洞遊覽。2022年開放成景區後,修建了浮橋、燈光秀,以及40米高的玻璃觀景平臺。

有趣的是,這個溶洞裡面十分開闊,全程都是“進洞爬山”的遊覽模式。沿着棧道爬上爬下,重重疊疊的鐘乳石形成潛龍在淵、天河倒懸、麒麟祈福等獨特景觀。工作人員打開噴泉邀請大家互動,提示說聲音大小決定泉水的升起高度。但見“青睞”團員一聲“吼”,水柱激起十幾米,引得路人驚呼。

與探訪吊腳樓營造技藝安排在同一天的唐崖土司城遺址,位於咸豐縣唐崖鎮,是湖北省僅有的三處世界文化遺產之一。它的遺存佈局集中、整體面積大,令人印象深刻。土司制度是中國元、明、清中央王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委任當地首領擔任“土司”、世襲統治當地人民的一種行政管理制度。主要推行於雲貴高原、青藏高原東北邊緣山地,涉及今湖北、湖南、貴州、雲南、廣西、四川、重慶以及青海、西藏局部。它秉承了古代中國延續兩千年的“齊政修教、因俗而治”的多民族地區管理智慧,不僅有效保障了國家的長期統一,而且維護了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傳承。

爲什麼土司職級並不高的唐崖土司城址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因爲唐崖土司城的歷史遺存保存得比較好,我們今天見到的張王廟、‘荊南雄鎮’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建築和墓葬都是城址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豐富多樣的歷史遺存,不僅具有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還體現了土家族傳統建築文化的精髓和與漢文化的相互融合。”工作人員介紹,唐崖土司城始建於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於明天啓年間,廢止於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的“改土歸流”,廢除土司制度,改爲任命有任期、可調動的流官。唐崖土司共歷16代18位土司,延續了381年。站在距今400多年的古道,眺望遼闊的城址、院落等自然景觀遺存,感受到“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的氣勢,彷彿穿越進一段古老神秘的歷史長河之中。

行程的最後一天,也是最“費腿”的一天,“青睞”一行用7個小時全程走完恩施大峽谷。從頂峰“一炷香”到地心“雲龍地縫”,遊覽天坑、地縫、絕壁、峰叢、巖柱羣、暗河等地質景觀,驚險刺激,十分考驗體力。一天遊遍這座“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館”,“青睞”一行的力量來自身邊的人——大家相互鼓勵,不輕言放棄;還路遇一位85歲的老爺子,他一直向上攀登,爬一會兒歇一會兒,成爲大家的榜樣。

“恩施晨霧白雲裡,長江青山繞郡城”,這是清代學者、詩人黃宗羲《登恩施城樓》中的一句詩,而伴隨着更接地氣也頗爲洗腦的恩施神曲、土家族民歌“六口茶”,“青睞”此次非遺尋訪圓滿結束了。玉露茶、吊腳樓、花鋪蓋、儺願戲、土司城、大峽谷……恩施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自然之美絕不止於此。活動羣內,團友連連感嘆,“山高水遠,夥伴們相互扶持,心中有信心,腳下有力量,一段累並快樂的旅程,令人回味無窮。”“相見都是緣分,有愛的夥伴,愉快的旅程,完美!”

(本活動感謝恩施州、恩施市、鶴峰縣、咸豐縣各級宣傳部大力支持)

策劃統籌/顏菁文/本報記者李喆圖/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