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閨蜜去看演唱會她處處佔我便宜”:遠離你身邊的這類“窮人”

1

看到一個熱帖,讓人忍不住唏噓。

題主和閨蜜商量和各自的男友四人一起去蘇州看演唱會。

因爲題主男友在蘇州有房子,題主便主動提出讓閨蜜與她男友一起來同住。

但令題主沒有想到的是,善意提出的建議並沒有讓閨蜜感到滿足。

閨蜜先是提出讓題主男友開車一同前往。題主原先並不打算開車,但聽了閨蜜的建議後,想着既是男友的車,那麼便一同分擔下油費。

但閨蜜聽後,並不接受題主的建議,於是決定各走各的。

題主原本想着週六的演唱會,早上出發便夠了,但閨蜜想着週五下班就出發。於是她便問題主週五那晚她和男友住哪裡。

題主聽罷很是詫異,她無法理解爲何自己還要解決他們週五晚的住宿問題。

儘管心裡有些不快,但題主還是答應了閨蜜和他們一樣週五出發。

過了幾天,題主看見高鐵開票了,就好心提醒閨蜜抓緊時間搶票。

不曾想,這時的閨蜜又反問題主“不是說開車去的嗎?”

閨蜜邊問邊解釋,自己單位月底有活動,不確定搶票時間能不能走,如果退票又比較麻煩。

聽完閨蜜的這段話,題主明顯有了情緒。自己替閨蜜解決了住所問題,時間上也遷就了她,可是閨蜜一再的得寸進尺讓題主十分惱怒。

記得《社會交換理論》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情關係最本質的隱藏邏輯是,要有對等的價值交換。”

可惜的是,總有人想借着人情這個幌子,理直氣壯地佔盡他人便宜。

2

看過一個帖子。一位網友收到了五年沒聯繫的同事的結婚邀請。

原來網友在多年前曾與這位同事有過短暫的3個月的工作關係,後來這位同事便辭職離開了。

同事辭職後,網友就同她吃過一次飯。

細算起來,至今已經六年沒見過面,五年沒有過任何聯繫了,期間甚至連朋友圈的互動都沒有過。

但令網友意外的是,這位同事如今居然發來了結婚請帖,而且婚禮是在另一座城市舉辦。

更讓網友無奈的是,題主在微信上委婉地表達了自己在婚禮當天無法到場後,這位同事卻明晃晃地問道:“那你只有在微信上表示一下了”。

當網友獻上祝福言語後,同事更是直接地說到:“有紅包嗎?人不來心意可以來。”

記得胡雪巖曾說:“天下沒有白佔的便宜,所有的便宜之後都是深坑。”

總有一類人往往只看得見擺在眼前的利益,卻沒看見利益之外的利害關係和後果,最終只會自食惡果。

因爲,哪怕他們佔到了小便宜,卻也讓人見識了他們狹隘的格局。

3

作家蘇心早些年,每天都是搭坐公交車上下班。

搭過公交的網友都知道,公交進站時間難以預估。如果想要不遲到,只能提早出門;如果錯過了合適的班次,就只能打車了。

一次,蘇心在站臺等公交的時候,一位不經常碰面的男同事開車經過時停下,招呼她上車,一同去單位。

男同事彬彬有禮地說道:“姐,以後你每天就這個時間等我就行,我順便拉着你,也不麻煩,省得等公交車了。”

蘇心雖然也覺得搭順風車舒適,但卻不願讓他人白白花費精力接送自己,於是便主動提出付車費,卻不想被男同事堅定回絕了。

後來,蘇心想出了一個好點子。

她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去購買一張加油卡,然後搭車時便告訴同事:

“有人送我一張加油卡,反正我家也沒車,給你用吧。”

男同事聽罷,很高興地收下了加油卡。

就這樣,蘇心很愉快地搭了一陣子同事的車。

《禮記》中說: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不論何種關係,最基本的原則在於互惠互利,有來有往。

作爲成年人,千萬不要爲了蠅頭小利,放棄未來的大片森林。

只有學會節制,學會取捨,纔是成年人最智慧的抉擇。

願意捨棄眼前的小便宜,去換得更大更長遠的價值,纔是真正明白生活的人。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