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縮水 十一黃金週大陸出境遊客銳減
荷包縮水,十一黃金週大陸出境遊客銳減。(藍孝威攝)
9月29日起,中國大陸開始長達8天的「黃金週」假期,以慶祝中秋節和十一國慶兩大節日。這也是長達三年的疫情之後,中國民衆迎來的第一個旅遊長假。
今年8月,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佈第三批恢復出境團遊及機票酒店服務的國家名單。自此,中國公民可出境及團遊的國家從3月份的60個,擴展到138個。但儘管海外旅遊市場持續回暖,但無論是東南亞還是歐美並未能迎來中國旅客在疫情鬆綁後、第一個長假的「報復性出遊」。
而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自由亞洲電臺分析,中國遊客稀少可能與美中關係緊張,以及中國人的「荷包」縮水有關。
海外遊人數不如預期
紐約JetBrave旅行社的工作人員David Chen表示,機票價格昂貴、航班較少是阻礙中國旅客赴美的主要原因。他們接待中國人赴美旅遊的業務已下降了50至80%:「只是看到機票價格貴,聽說好像和美國出發簽證(有關),那我們再有市場,也接不到客人。介紹風景秀麗或是開發線路,別人看到也很動心,但是人來不了。」
如今已轉行自媒體的「弘哥」2012年就開始接待中國遊客。他說,中國赴美旅遊人數在2016年達到高峰,之後便逐年減少,而在2018年是「斷崖式的往下掉」。他說,「2020年就徹底沒了,一直到現在幾乎就是非常少量的,小家庭、個人等,零零散散的。」
中高收入階層出國遊願望下降
報導稱,除了機票、簽證等客觀原因,人民幣兌換美元持續貶值也加劇了中國遊客購買機票及入住境外酒店的成本。「弘哥」認爲,真正導致中國赴境外旅遊人數稀少的主因還是經濟。
他說,中國經濟下滑對之前出境遊客的主力羣體,包括中產階級或中高收入階層、退休老人及一小部分想給孩子出國開眼界的父母來說,影響尤爲嚴重:「中國的中高收入階層因爲收入不穩定,他們好多並不是說沒錢了,確實也有一些家庭破產或收入降級,但很多人是不安全感在提升,所以首先砍掉的就是遠距離的出境旅行,控制開支。」
而以接待小團遊客爲主的旅行社「至尊假期」工作人員Helen Zhou也說,目前大部分中國人都是來美國送孩子入學,然後順便旅遊:「中國旅遊人數,不光是受疫情影響,之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也少多了;現在疫情後,大團應該沒恢復,但我們做小團隊的應該是還可以。」
中國出境旅遊市場與政治「息息相關」
與中國國內的人羣擁堵狀況相比,東南亞旅遊市場的反差卻異常強烈。雖然中國遊客此前熱衷的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早在今年3月就已經開放,但此次「黃金週」卻沒見到多少來自中國的旅客。
關注到這一現象的當地媒體認爲,中國遊客減少可能與簽證辦理時間過長、航班太少及治安欠佳有關。而中國經濟不景氣也導致民衆更加看緊荷包,選擇較爲便宜的國內旅遊。
在美國多年從事旅遊工作的「弘哥」則認爲,中國的出境旅遊市場與政治息息相關。伴隨美中關係緊張,目前中國涉及財政或金融等敏感機關的公務人員需要上交護照,即便銀行行長也不能隨便出國或必須報告出國原因及去向。
他指出,中國出境旅遊人數減少還反映出更深層的問題:「世界不再需要中國遊客,這是一個特別危險的信號。中國遊客已不再是原來行走在世界的錢包了,而且印度和越南等新興國家的崛起,已經填補了中國遊客的空白。從行業角度來說,如果未來慢慢恢復的話,中國遊客再出來旅遊的成本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