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讀周報/罹癌正在年輕化…濫用抗生素、女性青春期過早恐為原因之一

飲食與生活習慣讓年輕人罹癌機率較長輩高。(圖/imgimage)

文/陳韻涵輯

世界衛生組織旗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攜手美國癌症協會調查50國數據,結果發現其中14國的20歲到49歲青壯年罹患乳癌、腸癌等癌症的發病率增加,這可能與肥胖、飲食習慣改變和過量使用抗生素有關。

《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研究團隊9月在日內瓦舉行的「國際抗癌聯盟」大會中宣佈,25歲到49歲腸癌病患過去10年的發病率,在24國呈現上升趨勢;同時期內,乳癌死亡率下降約10%,但發病率每年成長1%。

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乳癌發病年齡層下降的趨勢最早可追溯到1990年代。1990年到2019年,全球早發性癌症的發病率增加79%,而年輕人罹癌死亡率增加29%。另據《刺胳針》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美國1960年代中期到1970年代出生的X世代,以及1980年代到1990年代中期出生的千禧世代,罹患17種癌症的機率穩定增加。

癌症年輕化引起各界關注,國際抗癌聯盟呼籲醫師留意,避免輕忽年輕病患的癌症徵兆。

●原因1/肥胖促使關鍵激素異常

腫瘤學者認爲,年輕人罹癌主因多與遺傳和基因突變相關,但已有愈來愈多的年輕病患並未出現明顯的遺傳因素。奧萊利表示,尚不清楚年輕人罹癌的原因爲何,但年輕人較能承受高強度的治療。

目前最直接的病竈原因是肥胖和代謝綜合症,這會誘發全身性的發炎症狀、關鍵激素異常,進而提升罹癌風險。研究指出,18歲到40歲的肥胖者罹患18種癌症的風險增加。「刺胳針」研究指出,美國年輕人癌症發病率增加的17種癌症中,有十種與肥胖相關。

●原因2/生活方式改變也會影響

一些研究者提出,超加工食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引發腸炎症且傷害DNA。(圖/BBC)

哈佛大學病理學教授荻野周史表示,生活方式改變與罹癌率變化息息相關,部分基因變異固然會增加罹癌風險,但環境影響也會造成加乘效果。他說:「我們已知攝入過多的糖分和加工食品會讓血糖偏高,增加罹患糖尿病和癌症的風險。」

●原因3/微塑料可能與腸癌有關

紐西蘭基督城醫院的結直腸外科醫生佛雷澤去年發出全球警訊,呼籲結結腸癌專家擴大研究早發性腸癌與微塑料的關係。佛雷澤與研究夥伴在這篇「微塑料會誘發早發性結腸癌嗎?」論文中提到,微塑料顆粒可能破壞腸道黏液層,而這層黏液原本可以保護腸壁不受食物中的病原體和毒素侵害。

佛雷澤指出,「微塑料和奈米塑料可能會使黏液層出現『孔洞』而變得容易滲透,若能證明這點並找出顆粒大小,那就像碳粒與肺病間的關聯。」

其他研究人員推測,超加工食品中的食用色素和乳化劑等成分,可能促進腸道發炎,進而傷害去氧核糖核酸(DNA)。由於結腸、胃連接消化及免疫系統,腸道變化不僅與腸癌直接相關,還可能影響乳癌和血癌等癌症的發展。

●原因4/抗生素破壞免疫系統

另有研究指出,過度使用抗生素也可能是導致早發性癌症的原因之一。研究發現,過去幾十年來,全球抗生素用量顯著增加,各年齡層皆然。

抗生素可消滅大量細菌,大幅改變腸道微生物羣,卻會造成不良影響。長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已證實與肺癌、淋巴瘤、胰腺癌、腎癌及多發性骨髓瘤等癌症相關。

美國腸胃腫瘤醫學專家艾琳‧奧萊利說:「腸道細菌經過演化天擇,用來『監督』免疫系統,它能幫助人類免疫系統識別異常細胞和外來物質,預防惡性腫瘤形成。過量使用抗生素,可能導致免疫監督功能無法有效發揮。」

過量服用抗生素會殺死腸道共生細菌,荻野與全球夥伴在過去十年間的研究發現「具核梭桿菌」(Fusobacterium nucleatum)可能促使腸癌發展且抑制免疫反應。

荻野指出,早發性癌症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睡眠、肥胖和病人從小到大的習慣。他指出,大多數人都有某種形式的結腸桿菌,但當人們攝入大量超加工食品,腸道細菌就會變得更活躍,表明飲食對罹癌機率的重要性。

奧萊利說:「看到年輕人罹患胰腺癌和其他器官癌症的機率上升,令人憂心」。學者仍無法確定爲何部分人會罹患早發性癌症,奧萊利呼籲科學家「探究早期階段發生什麼事、爲何這麼早發病」,避免未來可能發生的全球公衛危機。

●有此研究/青春期來得早 愈易罹患乳癌

一名放射科醫師正在檢查乳房X光照片,過去20年,年輕女性罹患乳癌比率激增。(圖/取自網路)

過去20年來,50歲以下女性的乳癌發病率增加至少15%;雌激素受體陽性乳癌(簡稱ER+乳癌)是最常見的乳癌,ER+代表女性癌細胞受體會對雌激素產生反應,而ER+乳癌則是受此激素影響產生的腫瘤亞型。

美國《國家廣播公司新聞網》報導,ER+乳癌幾乎全是年輕女性罹癌率激增的原因,部分醫師懷疑,此趨勢與美國愈來愈多的女性月經初經提早有關。

美國杜克大學健康中心腫瘤醫師湯瑪斯說:「女性在一生中會接觸到許多雌激素,這可能是其中一大原因,但我們不知道爲何看到這種情況愈來愈早出現。」

學者推測,箇中原因有許多,包括肥胖、飲酒、遺傳和荷爾蒙節育措施,但青春期提前在女性罹癌風險中的作用,讓更多人留意。幾十年來,青少女的青春期年齡持續下降,尤其是亞裔和非裔。

華盛頓大學斯特曼癌症中心醫師託利奧拉說:「這項工作仍在早期階段,但我們確實從先前的研究中,發現某種可能造成這種情況的生殖因素可能與罹患乳癌相關。」

《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開放版》3月一篇研究指出,1950年到1969年出生的女性,初經平均12.5歲來,11歲前來初經的人不到9%,但2000年到2005年出生的女孩平均12歲來初經。

婦科腫瘤學者特普林斯基說:「若初經11歲前來,罹患乳癌的風險會更高,且現在女孩初經來潮的平均年齡持續下降。」

關於癌症,需要知道的事。(資料來源/美國癌證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