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水臭到爆好尷尬 中醫點名2聖品:幫身體除溼氣
有些人的汗味非常臭,可能與愛吃高油脂食物、常喝酒有關。(示意圖/達志影像)
炎炎夏日到了,許多人出門沒多久就汗流浹背,不過透過汗水,其實也能看出身體狀況,甚至是疾病警訊。醫師表示,有些人汗味較重,可能與愛喝酒、吃高油脂食物有關,平時可以吃薏仁等,有降低臭味的效果,另外若有夜間盜汗問題,首先要排除環境過熱、衣服穿太多等外在因素,如果還伴隨其他身體症狀,就有可能是淋巴癌或甲狀腺亢進等。
中醫師彭溫雅在YouTube節目《健康2.0》指出,流汗以中醫角度來看,屬於心之體液,運動後大汗淋漓,是心氣往外的表現,若汗流得太多,身體還伴隨發冷,表示毛孔無法收縮,使汗不停往外排出,就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這就是所謂的「氣虛」,可以吃人蔘等補氣食物改善。
有些人的汗味重,則是與飲食有關,此稱爲「溼熱體質」,民衆若愛喝酒、吃高油脂的食物,汗的味道就會比較臭,嚴重還可能影響到他人,平時可以透過食物調理,減少吃這類食物的次數,或食用臺灣特產的薏仁,具有除溼氣的效果,喝利水的食物「豆漿」也能改善身體溼熱程度,汗味就不會再這麼重。
還有些人是流黃汗,汗水會在衣服留下漬,是典型的「陰陽失調」,可以在炒菜或煮湯時加入一些枸杞,但建議不要泡茶喝,因爲枸杞屬於茄科,富含脂溶性維生素,入菜吃的效果比較好,另外有的人不太會流汗,這是身體不好的表現,這類人的心氣不足,所以流不出汗,夏天時可適量吃羊肉,有助調理氣血。
家醫科醫師陳欣湄進一步補充,有的人晚上睡覺時容易被熱醒,或早上醒來發現全身是汗,這就是所謂的「夜間盜汗」,但上網搜尋原因後,都會查到與腫瘤有關,但民衆先別恐慌,首先要確定是否受外在因素影響,例如環境過熱、衣服穿太多、在睡前吃辛辣食物或飲酒,這些都會使人體在晚上出現流汗狀況,若已排除以上因素,就要小心身體潛藏「系統性問題」。
陳欣湄醫師提到,夜間盜汗最常見的4疾病,分別是「淋巴癌」、「更年期」、「甲狀腺亢進」、「脊椎損傷、中風」,但這些疾病通常都伴隨其他身體症狀,以淋巴癌或淋巴腫瘤來看,除了夜間盜汗外,有時會合並體重減輕、莫名發燒等,出現相關症狀時應立即就醫。
女性在經歷更年期時,也會出現夜間盜汗狀況,合併熱潮紅,有的人還會出現焦慮、憂鬱情緒,若屬此類就不用太擔心,患有甲狀腺亢進者,汗也會流得很多,但通常會伴隨睡不着覺,有些人心跳與血壓會上升,另外,有些人是患多汗症或特殊脊椎損傷、中風,都可能出現持續流汗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