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媒:小米電動汽車帶來的啓示!
4月15日,韓國媒體《電子時報》發表文章稱,中國智能手機公司小米於上月28日舉行了新款電動汽車“SU7”的發佈會。小米一直以低價、功能豐富的智能手機爲基礎擴大市場,在新型電動汽車上也強調了設計、性能和低廉的價格。中國消費者也在27分鐘內簽約5萬輛,一天內訂單約9萬輛,對市場產生了巨大沖擊。小米的策略是設計性價比高的產品,通過零部件的大量採購和批量生產快速進入市場,這在電動汽車領域也得到了遵循。未來小米新款電動車將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備受關注。
但由於發展週期較快,完整度的提高仍存在問題。預計距離全面生產和交付客戶還需要一段時間,在剩餘時間內,提高車輛穩定性、車輛完成度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的部分將成爲小米電動汽車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小米原本生產智能手機、物聯網設備、家電產品等,在進入電動汽車市場的過程中,與北京汽車的合作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評價認爲,小米-北京汽車-寧德時代、比亞迪的合作體系,使曾經是信息通信技術(ICT)企業的小米生產汽車成爲可能。這類似於美國菲斯克或中國華爲現有的委託生產模式,也類似於蘋果和索尼未來合作生產電動汽車的模式。小米的生產採取代工廠生產的方式,是介於自產和委託生產之間的一種中間形式。租用北京汽車生產設施,構建小米基於自動化的生產流程。預計未來可能會導致工廠採購和工廠擴張,具體取決於市場成功與否。
過去蘋果也曾探討過委託生產模式。還曾與主要整車嘗試合作,但最後放棄了。當時有報道稱,蘋果要求製造商對硬件缺陷或事故負責,就像智能手機一樣。
在未來的電動汽車競爭中,設計和可用性、以ICT爲中心的車輛設計和優化生產預計將全面交織在一起。隨着價格競爭的加劇,預計性能和價格將需要通過融合“車輛設計和優化生產”來考慮,而不是簡單的委託生產。
未來爲了在電動汽車市場競爭,韓國需要ICT企業與汽車、電池企業進行有機合作,比如小米-北京汽車-寧德時代/比亞迪的合作模式。期望韓國企業在電動汽車市場不斷變化的競爭環境中取得良好表現,這與智能手機競爭的歷史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