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明卸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曾是南京首位女市長

摘要:周紅波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

周紅波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 資料圖

據“新華日報”微信公衆號消息,中共中央批准:周紅波同志任江蘇省委委員、常委和南京市委書記,韓立明同志不再擔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職務。

周紅波此前任三亞市委書記 資料圖

周紅波此前任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公開履歷顯示,周紅波,男,漢族,1970年10月出生,廣西桂林人,黨校研究生學歷,農業推廣碩士學位,199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2年7月參加工作。周紅波曾在廣西、海南任職,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委常委、秘書長,南寧市委副書記、賓陽縣委書記,南寧市市長,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等職,2021年1月起任海南省委常委、三亞市委書記。

公開簡歷顯示,韓立明,女,漢族,1964年9月生,江蘇常州人,江蘇省委黨校研究生學歷,高級政工師,198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8月參加工作。

韓立明是江蘇本地成長起來的幹部。縱觀她的從政履歷,一直都在江蘇工作,其中有22年都在家鄉常州。她曾在共青團、紀檢、組織、政法等多個系統任職,經歷豐富。

1984年,20歲的韓立明畢業後進入鎮江師範專科學校,做了5年教師。1989年她回到常州,歷任共青團常州市委副書記,常州市廣播電視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常州市鐘樓區委副書記、區紀委書記,常州市武進區委副書記、常務副區長等職。2005年,她來到常州下轄的溧陽市工作,歷任市委副書記、代市長、市長、市委書記等職。

2011年5月,韓立明離開常州,轉任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1年後轉任常務副市長。2016年1月,韓立明首次主政地方,接替調任徐州市委書記的張國華成爲南通市市長。據媒體報道,韓立明是南通在1949年後首任女市長。

“作爲南通首個面向《憲法》宣誓就職的市長,我深深感受到的,是責任、更是使命,是信任、更是重託,是激勵、更是期待。”2016年1月,韓立明當選南通市市長時,曾發表題爲《爲南通百姓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再作新貢獻》的講話。在那次講話時,韓立明提到,自己將加倍付出,“不求今日明拍手,但求他日暗點頭”。在講話中,韓立明還提到當選溧陽市市長時的講話。她說,“我清晰記得10年前,當選溧陽市市長時講過的四句話:‘幹活幹事、務實落實、親民爲民、勤政廉政’。10年來,我努力照此行事,一刻也不敢忘記。”

韓立明對南通感情頗深,2018年離任時,她曾發表署名文章《畢竟南通不虛到》,作別這座待了近7年的城市。她在文中寫道,在南通的7年,她“見證了GDP連上三個千億臺階,見證了中心城市建成區從140平方公里拓展到225.8平方公里”。她還寫道,“我也會保持不換手機號碼的習慣,維繫好與同志們和南通人民的情感紐帶。因爲工作關係建立的微信羣,逐漸都要退出,我會在朋友圈裡靜靜地’潛水’,默默地關注着南通、惦記着大家。”

2018年4月,韓立明轉任泰州市委書記。主政泰州,讓韓立明成爲泰州1996年設立地級市以來的首位女性市委書記,當時在江蘇地級市中也是“獨一份”。

赴任泰州時,韓立明帶了一塊匾額。在2018年4月19日下午泰州全市領導幹部會議上,韓立明說,自己把在南通辦公室掛着的“當官不想發財、爲民不遺餘力、辦事不圖回報、工作不帶私心”的匾額帶到了泰州、記在了心裡。她還說:“在此,我也要跟大家打個招呼,到泰州來工作,職位高了、離家近了,如果有人打着我的旗號來辦事,請大家一律不信、不幫、不辦。”

韓立明不再擔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職務

主政泰州後,韓立明提出要突圍“中游”。當時,曾有媒體提及泰州的城市發展,在外界看來,泰州的百姓一直過着相對悠閒的“水城慢生活”,雖然地方貧富差距不大,但人們的進取心也同樣不太強烈。這一區域的民衆性格反映在經濟社會發展上似乎也是如此。長期以來,泰州的經濟發展一直呈溫和上升態勢,只不過,近幾年才迎來快速增長期。“泰州地理位置居中,但思想不能居中;發展處於均線,但標準不能是均線。”在2018年5月的一次會議上,履新泰州僅20天的韓立明在會上講話時,提出泰州要克服“甘居中游”的心態,興起新一輪解放思想的熱潮。

2019年10月,韓立明從政30年來,首次來到江蘇省會南京履職,出任市委副書記,併兼任江北新區管委會主任。當月25日,她獲任代市長,在談及今後主政方向與自我定位時,韓立明用了三個比喻:專注社會治理,當好“ 城市管家”;致力轉型發展,當好 “施工隊長”;狠抓工作落實,當好“ 南京工匠”。她再次提到曾經的表態,“ 不求今日明拍手,但求他日暗點頭”。

2020年1月,韓立明去代轉正。履新南京97天后,韓立明成爲南京首位女性市長。2021年4月,韓立明仕途再進一步,晉升南京市委書記。不過,韓立明並非南京首位女性市委書記,現任上海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黃莉新,曾在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擔任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

2021年1月,韓立明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2020年預計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48萬億元,可比價增長4.5%左右,增幅居GDP超萬億元城市前列,經濟規模自改革開放以來首次躋身全國大中城市前十強。“過去5年,南京的城市首位度、競爭力顯著提升。”韓立明提到南京的發展目標,未來5年,要成爲“常住人口突破千萬、經濟總量突破兩萬億元”的超大城市。

今年6月,韓立明在《學習時報》發表題爲《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到,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動能。韓立明指出,“我們要堅持產業立市、製造強市不動搖,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奮力推動產業強市建設大突破。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地位,大力促進石化產業‘減油增化’和鋼鐵產業全流程數字化,推動傳統燃油車產能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羣發展,打造萬億級軟件產業地標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高地,推動處於較快增長期的智能製造裝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成長爲支柱產業。秉持以未來產業開創產業未來的思路,瞄準工業人工智能、未來網絡、6G等領域,多方向多路徑開展技術預研,爭創國家未來產業先導區。”

去年6月,南京發佈“產業強市三年行動計劃”,進入以“做強產業”爲指揮棒,引領城市發展的新週期。其中,重工業是南京產業的底氣,目前正向附加值較高的先進製造業發展、推動新興製造業向技術前沿邁進。目前,南京有6個年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規模的創新型產業集羣。2023年,南京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佔工業比重42.2%,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務收入超過8000億元,智能電網達到3000多億元,增速分別爲8%、7%,智能製造裝備、新能源汽車、新型材料、生物醫藥增速達到兩位數。

10月28日,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南京調查隊聯合發佈2024年前三季度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前三季度,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124.43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0%。四大支柱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1%。同時,高技術製造業保持良好增勢,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同比分別增長23.7%;9月當月,醫藥製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產值分別增長11.3%、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