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在武康路,美國人在小紅書

最近,有兩個地方很熱鬧。

一個是上海,來了很多韓國遊客。另一個是小紅書,來了很多美國“難民”(TikTok Refugee)。

01

飛機不到倆小時,免籤最多可待30天,韓國遊客打個“飛的”浩浩蕩蕩地就到了上海。“週五下班去中國”的話題一度登上韓國的社交媒體熱搜榜。

小紅書博主感嘆武康路韓國人多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他們帶着特有的時尚氣息出現在武康路、豫園、外灘、迪士尼……排大長隊也要嚐嚐中國羊肉串、奶茶、火鍋,在位於新天地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拍照打卡,回家還要扛走兩箱青島啤酒。

韓國遊客到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舊址拍照打卡 圖片來源:新民晚報

韓國遊客帶青島啤酒回國 圖片來源:大衆日報

這裡一切好吃的、好玩的接着又出現在韓國博主的vlog裡。上海的小資和韓國的精緻在此刻毫無違和,一拍即合。

社交軟件上韓國遊客關於上海旅行的視頻

在這一旅遊風潮的影響下,上海服務業從業人員的韓語水平飆升。有火鍋店每個服務員都會一些簡單的韓語,甚至配備了專門的韓語翻譯。有的門店設計了帶有韓文的菜單,因爲發現韓國顧客喜歡,還特意調用了一批帶有“涼涼”“芭比Q了”字樣的冰涼貼。

02

當韓國人在上海流連忘返的時候,大量美國網友迫於TikTok被禁的威脅也在尋找新的精神旅遊地。小紅書,被發現了。

來了,來了,他們帶着#TikTok Refugee(TikTok難民)的標籤,帶着翻譯軟件和塑料中文來了。

交朋友有見面禮。見面禮之一:貓咪小狗。曬出自家的寵物照片,似乎成爲了一種打招呼的社交模板。封面萌寵一出現,滴滴——,身份認證通過,是可以聊聊的nice guy。

美國網友在發帖打招呼時,會先曬出自家貓咪的照片。這種方式也被網友戲稱爲“交貓稅”(pay cat tax) 截圖自小紅書。

見面禮之二:作業互通有無。外國人本着“中國人數學都好”的認知,中國人本着“外國人英語自然好”的確信,在學業上互幫互助,即便讀懂英文的數學題並不比解題容易。

美國網友緊急求助數學作業

當然,也不排除以後是要對暗號的:

——宮廷玉液酒?——eBay Bar eBay。

英文對暗號

交朋友要有禮節。有外國人呼籲“保持尊重”“這是在中國人的地盤上”,有人倡議發帖自帶中文。

美國網友發出號召

美國網友發出了禮貌號召:咱們現在是在中國人的地盤上,希望大家別破壞友好熱情的氛圍。

外國“小紅薯”呼籲發帖自帶中文

美國朋友帶着“打擾了”的禮貌姿態,自然收穫了小紅書原住民的熱情歡迎。博主們開始在視頻裡增添英文字幕,在直播間用英文介紹產品。做人嘛,都是相互的。你疼疼我,我體貼體貼你。

美國網友就這樣拖家帶口,攜貓帶狗,和中國網友跨“牆”會師。從寵物、作業、衣着、美食,聊到“中國人爲什麼愛喝熱水”“中國人相信外星人嗎”,他們興奮地把疑惑和好奇一股腦地倒出來。

“每個中國人都好甜好熱情!我已經交了仨朋友互相學習英文和中文。”

“我喜歡小紅書!帖子裡的中國人超好玩兒的,而且還都在用痞老闆的表情包。”

“那邊的人又好又有趣。”

美國網友評論

以往是誰營造了信息繭房?誰造謠誹謗抹黑中國?誰戴着“言論自由”的面具,用“國家安全”的幌子矇騙民衆?不言自明。

緊接着,馬斯克母親入駐小紅書被關注,意大利的市長來打招呼被本國網友在評論區“追網線”告狀……40多國的海外appstore下載榜首都被這個紅紅的圖標占領。

現在,拜登政府正在考慮如何讓TikTok不會在本週日(1月19日)被禁。看看,民心所向。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民心相通,原來可以這麼具象又“抽象”。

03

無論是線上平臺,還是線下世界,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真正走進中國、走近中國人。

“歪果仁”朋友們,你們會發現,我們不僅有京劇有長城有書法,我們還有冒着熱氣的生活、幽默有趣的靈魂和友好包容的善意。

“我們歡迎各國人士到中國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認識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這是外交部的官方表態,也是中國人民喜迎八方來客、廣納四海賓朋的熱情心聲。

來源:中國新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