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復興區:讓孩子們享受豐富優質的課後服務

“課後服務一定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瞭解……”8月9日上午,邯鄲市復興區實驗小學課後服務教師團隊與來訪的幾家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負責人,一起研討如何完善新學期非遺類課後服務項目。

“本校老師和社會志願者承擔了朗誦、聲樂等30餘種課程,同時引進了油畫、籃球等服務項目。”復興區實驗小學副校長孫海霞介紹,目前該校共引入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15家,開設拓展性服務項目22項,豐富了學生的選擇。

“爲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課後服務,僅靠學校師資力量遠遠不夠。”復興區教體局副局長孫振軍說,針對課後服務內容單一、社會志願者隊伍不穩定等問題,去年以來,他們探索實施抓組織保障、經費保障、政策宣傳、資金管理、機構遴選、服務質量、監督管理的七步工作法,建立了財政基本保障、家庭適當分擔的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制。

財政基本保障,即對自願參加基礎性課後服務的學生免收費用,教師補助所需經費從區財政覈撥的課後服務補助中列支。

家庭適當分擔,即對自願參加拓展性服務的學生,實行服務性收費和代收費。其中,本校教師或社會志願者提供的服務,執行較低收費標準;遴選引進的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服務,由家長自願選擇,按照備案收費或市場價格標準的約50%收費,並向社會和家長公示。

去年,復興區通過遴選,將具備入校服務資格的53家機構列入“白名單”。經學校、學生、家長三方選擇,目前共有33家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在39所小學開展素質拓展性課後服務,共涉及270多個項目。

“新建學校雖然只有起始年級,但課後服務質量必須有保障。”8月9日,復興區美好小學教務處主任張靜波正忙着收集新學期課後服務意向調查表。去年9月,該校剛剛建成投用,通過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學校開設了籃球、足球等興趣班,今年將增設乒乓球、羽毛球等課後服務項目。

針對課後服務資源城區強、農村弱的問題,復興區依託集團化辦學,採取城鄉結對形式,幫扶、考覈一體進行,引導優質學校服務資源向農村學校、新辦學校傾斜。

“無論如何改革,首先要確保課後服務的公益、普惠屬性,找到服務價格和質量的平衡點。”孫振軍說,該區教體局與遴選機構簽訂協議,明確入選培訓機構培訓費用3年內不得漲價,且不允許收取學費以外任何費用。同時,對進校機構採取動態監管,每月從收費、管理、教學等方面進行測評,連續兩個月考覈不合格的機構,責令退出課後服務項目。

數據顯示,今年上學期,復興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參與基礎性服務學生佔比99.8%,參與拓展性服務學生佔比89.6%,其中參與由校外機構提供的拓展性服務的學生佔比35.6%。今年年初,復興區“七步工作法——賦能課後服務提質增效”入選教育部2023年中國基礎教育實踐創新典型案例名單。

(原標題:來自一線的改革故事丨讓孩子們享受豐富優質的課後服務)

(來源:河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