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自覺、愛磨蹭?可能是你的培養方式不對!
小時候,大人們常感嘆:“這孩子咋就不自覺呢?”許多家長對此深有同感。
比如,有位父親在講座上提起他的女兒,聰明伶俐,卻少了份自律。寫作業時,總是磨磨蹭蹭,明明作業不多,卻總要拖到深夜。
父母即便再忙,也得抽空視頻監督,有時甚至要反覆催促,孩子才勉強坐到書桌前。
這樣的場景,對不少家長來說,想必並不陌生。
孩子寫作業的磨蹭,像是一場持久的拉鋸戰,考驗着父母的耐心和孩子的自律性。這時,家長們或許會疑惑:孩子的內心是否因此焦慮?我們的督促又是否真的奏效?面對這些問題,家長們常常感到困惑。
尹建莉老師,曾分享過自己女兒的經歷。
有一次,女兒夢見作業未完成被老師批評,驚醒後焦慮不已。尹建莉沒有責備,而是給出了兩個選擇:要麼熬夜完成,要麼第二天向老師說明。
女兒稍作掙扎後,選擇了完成作業,從此,她的寫作業態度有了顯著轉變。
這種轉變,並非偶然。
自律並非天生,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培養的。家長的干預、引導,甚至適當的“逼迫”,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那麼,如何通過適當的“逼”助孩子養成自律呢?日常生活中,家長的教養方式至關重要。
從教育角度看,自律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爲,自律的孩子更易養成良好習慣,在集體中脫穎而出。他們展現出更強的意志力和專注力,能更積極地面對挑戰,勇敢解決問題,不易退縮。
家長們常感慨,孩子們爲何不能像我們當初那樣懂事自覺?
實際上,時代變遷、環境差異,讓孩子們在更復雜的環境中成長。這也意味着,他們面臨的誘惑更多,分心的可能性更大。
在此背景下,家長若只是簡單嘮叨、責備,往往適得其反。
制定明確的規則,是幫助孩子養成自律的有效方法。
相比反覆嘮叨和無休止的責備,明確的規則更易得到孩子的認可和遵守。清華大學的學生中,不少人擁有詳細的時間規劃表,從早到晚,每個時間段都安排得井井有條。這背後,是他們對規則的認可與執行。
因此,家長在制定規則時,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讓他們參與其中,達成共識。
此外,家長自己也要成爲孩子的榜樣。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潛移默化,家長的自律行爲往往比語言更有說服力。當孩子從父母身上看到自律的成效時,他們會更願意嘗試,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然而,僅靠外部規則和榜樣作用,孩子的自律還不夠持久。
最重要的是,家長需幫助孩子找到內驅力。內驅力是個體內在的動機,決定了一個人是否能持續努力,直至實現目標。沒有內驅力的自律,如同無根之木,難以長久。家長可以通過設定適度的挑戰目標來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
一個需要付出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更能激發孩子的潛力,促使他們自我驅動,追求更高成就。
教育學家斯賓塞曾說,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自律的人,而非讓人必須被管教。
真正的教育,不是簡單地告訴孩子該做什麼,而是幫助他們在經歷中成長,逐步形成自我約束的能力。這需要家長給予孩子有價值的指導和監督,而非一味的控制和強壓。
綜上所述,適當的“逼”孩子一把,可以幫助他們看清利弊,找到自我成長的方向。
但是這種“逼”,並非提出過高要求,而是根據孩子的能力水平,給予適當刺激,激發他們的內在動力,促使他們更積極、主動地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挑戰。
在培養孩子自律的過程中,家長還需注意把握好“逼”的度。
因爲,適當的環境刺激可以促進孩子成長,過度的壓力則可能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