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漲價潮下:船司兩月發3輪漲價函,賣家轉身擁抱空運丨出海深觀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歐雪 深圳報道

“今年以來,海運價格就一直在漲。”

一名外貿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之前以爲5月的海運漲價幅度已是今年最大,現在看來說不準什麼時候纔會回落。

上海航運交易所數據顯示,6月21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繼續走高,上漲5.5%至1829.22點。

其中,與上週相比,漲幅最高的是波紅航線、東南亞航線、美東航線、地中海航線、美西航線,分別漲9%、7.4%、6.1%、5.4%、5.3%。

據航運平臺Freightos估計,跨太平洋需求預計將在8月份達到峰值,運費可能會繼續攀升。

與此同時,海空運輸成本差距創下近兩年新低,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轉向空運,尋求更爲迅速和可靠的物流解決方案。

海運價格或繼續攀升

從頭部船司來看,近幾個月馬士基、達飛、赫伯羅特紛紛發佈了漲價函,根據航線不同漲價不同,部分航線漲幅接近70%。

記者走訪深圳不同船司時也發現,今年4月份以來,漲價函至少發了3輪,運價上漲300多美元至1500多美元不等,運營效率也大打折扣。

“現在都不敢提前報價太早,不知道下個月又是什麼行情。”美森物流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只能讓客戶早點備貨,價格能低一點是一點。

與船司的苦日子相比,港口受到的影響會相對少些。

鹽田港董事兼總經理李安民向記者表示,公司控參股港口收入主要來自港口裝卸費。公司目前未發現生產經營受到全球海運價格波動的直接影響。

同時,據接近小漠國際物流港的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港口主要依賴滾裝船進行貨物運輸,並且已經與多家船運公司和汽車製造商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運輸成本被提前鎖定,所受影響不大。

不過,該消息人士也表示,目前船隻前往歐洲的航行時間有所延長,這導致了整體運力出現緊張狀況。此外,短期內市場上滾裝船的運費也呈現出上升趨勢。

據航運平臺Freightos最新發布的週報顯示,從亞洲到北美西海岸和歐洲北部的運費價格升至約7000美元/FEU,比1月和2月觸及的2024年高點高出40%—50%;亞洲至東海岸的運費超過8000美元/FEU,較2月高出20%。

值得注意的是,跨太平洋需求預計將在8月份達到峰值,運費可能會繼續攀升。北美和歐洲7月份將宣佈上調額外附加費和綜合費率上漲附加費(GRI),這可能會將一些航線的運費水平推高至約1萬美元/FEU。

Freightos進一步估計,未來幾個月某些航線的運費可能會上漲至9000美元。儘管晚些時候關稅風波和港口罷工等負面影響將逐漸消退,但紅海危機仍舊嚴峻,這意味着國際貨運的高成本問題很難在短時間內看到解決的希望。

賣家涌向空運

目前,一些商家的業績已經明顯感受到海運價格波動的衝擊。

今年一季度,儘管致歐科技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但淨利潤率略有下降。獨立董事方擁軍指出,這主要是因爲海運費上漲和尾程運費增加所致。

此外,一位跨境電商賣家告訴記者,由於海運運力緊張,公司發往歐洲的貨運週期將延遲15-21天左右,因此歐洲及英國市場部分SKU會出現缺貨。

“高昂的運費或許還能承受,但若貨物延遲到達,那纔是真正的大問題。”這位賣家直言。

記者瞭解到,隨着海運費用一路飆升,全球貿易的海空運輸成本差距創下近兩年新低。

市場研究機構Rotate的數據顯示,全球海運費用目前僅爲空運費用的六分之一,這標誌着自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現象以來,空運與海運價格差距首次縮小至如此程度。從歷史數據來看,空運價格通常比海運高出12至15倍。

綜合來看,海空運輸成本差距的縮小促使不少商家重新考慮物流策略,紛紛投向空運的懷抱。

聯合運通的副總經理鍾國東向記者透露,當前海運市場正經歷濃厚的觀望情緒,而空運訂單量卻在穩步上升。

鍾國東表示,海運成本的顯著增加使得急於交貨的賣家更偏向於選擇空運。作爲主營空運的物流公司,聯合運通今年的業績同比增長了40%,空運訂單是這一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記者瞭解到,得益於海運的“溢出效用”,目前我國航空貨運也供不應求,多數賣家急得拿貨找飛機。

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已累計新開及加密9條國際貨運航線,進一步滿足了深圳高新技術、跨境電商以及生鮮冷鏈等適空產品的空運需求。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深圳機場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21.3%,其中空運跨境電商業務量同比實現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