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貧患者血荒不慌 高醫為患者申請「紅血球成熟劑」
今天是世界海洋性貧血日,高醫表示,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需仰賴長期輸血,維繫體內紅血素濃度,但近年臺灣血庫常缺血。今年健保署通過給付「紅血球成熟劑」,高醫也爲患者申請到健保給付。
健保署今年剛通過紅血球成熟劑的給付,高醫今天新聞稿說明,小兒血液腫瘤科在第一時間爲院內海洋性貧血症患者完成申請,27歲的吳先生已注射過2次紅血球成熟劑,輸血間隔時間已從4周縮短爲3周,也讓他更有時間從事其他活動。
高醫指出,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須仰賴長期輸血以維繫體內血紅素濃度,避免衰弱無力、甚至死亡。過往重度海洋性貧血症的治療選擇較單一,在健保署通過給付紅血球成熟劑新療法,可望讓重度海貧患者減少對輸血和排鐵劑的依賴。
高醫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邱世欣說明,海洋性貧血症是一種由於先天基因缺陷,導致紅血球中血色素異常遺傳疾病。病患無法將足夠氧氣送到全身,進而影響器官運作,患者也經常處於臉色蒼白、頭暈無力狀態。
邱世欣說,目前全臺約有400名重度海洋性貧血症患者,除了少數遇到適當捐贈者可進行骨髓移植外,大多數患者一生都要定期接受輸血治療;然而長期輸血會使鐵質沉積於心髒、肝臟、胰臟、內分泌及其他器官,引起心臟衰竭、肝功能損傷、糖尿病等器官傷害。
高醫特殊血液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佩瑾表示,紅血球成熟劑調節造血後期的紅血球成熟,讓患者可以跟一般人一樣、在體內即可自行產出成熟的紅血球,改善無效造血現象。
林佩瑾說,排鐵劑可能造成腸胃不適、噁心等副作用。整體而言,治療既費時又辛苦;患者對輸血和排鐵劑的依賴逐漸降低,可間接減少鐵質堆積及併發症,不需回診、耗費大量時間等待輸血,提升患者及照護者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