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雙城論壇或可增加防颱災害經驗交流主題(劉性仁)
2024年的雙城論壇,不妨就以此次上海的颱風爲例,雙方進行各種經驗交流。圖爲2023雙城論壇資料照。(新華社)
日前臺風「貝碧佳」於上海登陸,此颱風爲1949年以來登陸上海最強的颱風,所造成的傷害可想而知;強烈的風雨對於城市的考驗,早已超出人爲預期;滿目瘡痍的上海災情,需要的是有效快速的災後重建效率。隨着臺北與上海雙城論壇的舉辦,或許正可以防颱災害作爲交流經驗的主題之一,進而發揮兩岸人道精神,更能幫助上海災民早日迴歸一般生活的狀態。
雖然上海市防颱也有做相因應的準備,上海市2500餘支搶險隊伍、5.6萬搶險人員、415個防汛物資倉庫也都做好準備,公安部門啓動一級勤務,1.2萬名消防救援指戰員已集結待命;但以經驗來說,臺北市的防颱經驗與應變措施絕對比上海的經驗要多、且完整,更多的是對於市民的防颱宣導與教育工作。
面對75年來最強颱風,最大風力高達14級。此颱風導致航班取消、高速公路封閉,城市街道一片狼藉,從網上的資料來看,令人怵目驚心,更心疼上海市民面對大自然無情的摧殘,許多的故事都發生在這樣的一個大城市中。
臺灣每年都會遇到颱風,颱風是臺灣常見的氣候現象,熱帶海洋因太陽直射造成海水溫度升高,水蒸氣散佈在空氣中,溼度足夠且空氣對流作用旺盛的情況下,就會產生颱風。在臺灣,全年都有可能有颱風的侵襲,颱風所帶來之淹水、山崩、土石流等災害,往往造成民衆生命財產嚴重損失。颱風主要會帶來的災害類型包含風災、大(豪)雨、淹水、土石流、山崩等。這些情況與經驗正好可以和颱風經驗不足的上海分享;就如同臺灣也必須從日本等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經驗中學習到教訓,使能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傷。
對此次上海所面對的強臺,懸掛在屋外的看板、招牌應事先取下或釘牢,以免被風吹落。而工地應加強安全措施,鷹架、圍籬應固定。家庭應準備蠟燭、手電筒、收音機、以及足夠的食物、飲水等。檢查電路、瓦斯管線以免發生火災。河、海邊的居民應嚴防河水氾濫或海水倒灌,及早遷移到地勢較高的地區。最害怕的就是住在高樓層的居民門窗有可能整片被吹走,在臺風中最不可預測的危險是被捲上天空的各類物體隨時可能砸下來。
因此2024年的雙城論壇,不妨就以此次上海的颱風爲例,雙方進行各種經驗交流,一來避免敏感,二來具有價值與必要性,三來兼具人道精神,防止天災肆虐人人有責,如果以媒體目前所公佈的情況來看,雙方已確定今年雙城論壇主題爲「新脈動、新未來」,規畫友善交通、河川治理、文化觀光三個分論壇,另外,將簽署智慧醫療、與野生動物交流兩項MOU合作備忘錄。或許增加颱風災害防治的主題,也是可以思考的方向。
總之,兩岸現今對話溝通的管道少到可憐,雙城論壇的舉辦有其必要性,而北市與上海在面臨颱風等天然災害時,做好預防措施非常重要。這需要經驗的分享與資訊的共享,當然對於颱風資訊的掌握是十分重要的,並準備充分的應急物資,例如食物和水等,備妥手電筒和電池等應急物質;從這次上海的颱風可以得知加固房屋是非常重要;必須確保高樓層的窗戶和門能夠抵擋強風,移除可能被風吹走的物品,並制定避難計劃,確定安全的避難所,同時要確保手機充電並準備好行動電源,瞭解當地的應急聯絡方式,遵守和配合地方政府發出的指示;更要避免外出,儘量待在室內,避免不必要的風險。在臺風過後,應檢查周圍環境,注意潛在的危險,儘速重整家園。期盼2024年的雙城論壇能夠討論更具現實意義的主題,以保障市民生命安全及財產安全爲依歸。
(作者爲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