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上兵伐謀」給臺灣的啓示(黃徵輝)

上兵伐謀出自孫子兵法,意指戰場以謀略取勝纔是上策。(本報資料照片)

上兵伐謀出自孫子兵法,意指戰場以謀略取勝纔是上策。伐謀讓人聯想到絞盡腦汁想出一個妙計,如此便能順利解決衝突,不必動刀動槍。又因伐謀是思想攻防,所以無須花費巨資購買軍火,世間一片祥和。

如此解讀伐謀其實是個錯誤。

伐謀的着力點在改變對手擬定的謀略,讓他不敢打、不想打、無法打、沒有能力打,或是打錯方向、打錯目標,最終我方能以最少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

上兵伐謀正確的闡釋是「攻伐對方決策階層的謀略」。這是一體的兩面,一面是研擬一個妙計,成功騙過對手,讓他無計可施;二是採取某些做法,清楚告訴對手:你的計謀不會得逞。再簡單講,一個是情報欺騙,另一是行動摧毀,共同的目標是達成:改變對手擬定的謀略。

如今兩國相對,無論是政治、經濟,或領土衝突,問題嚴重到必須使用戰爭才能解決,這時還有什麼妙計可能騙過對手?《三國志》諸葛孔明的空城計,算得上伐謀的千古一絕,然而那畢竟是小說。現實世界,如今「指管通情」如此發達,情報欺騙的成功機率不高,因而伐謀主要靠行動摧毀,手段有兩種:

一、摧毀行動重心:所有行動都有重心。重心一偏,整個行動都會垮掉。換言之,某個行動「少了它就成不了事」,這個它就是重心。例如兩伊戰爭期間,火砲專家布爾博士以幫助伊拉克政府促進經濟爲名,設計一款能夠發射衛星的超級大砲。此大砲命名「巴比倫」,重逾兩千噸,長150公尺,號稱能夠將兩噸重的衛星送入太空,或是六百公斤的砲彈打到一千公里之外。

巴比倫大砲是人類有史以來製造最巨大的火砲,由於它的威力過度強大,1990年3月22日,布爾博士在寓所外被特工使用滅音手槍連開五槍,當場結束了生命。布爾博士的死亡也終止了巴比倫大砲的研發計劃,這是典型摧毀行動重心的案例。

二、摧毀計劃念頭:我方採取某些行動,讓敵方清楚地看到計劃的難處,一是成功的機率很低,或即使成功,也難以承擔所付出的代價,因而打消了執行計劃的念頭。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是名存實亡的共主,諸侯羣雄爭霸,晉國想要併吞齊國,但因不瞭解齊國現況,故派特使前往一探虛實。齊王畏懼強大的晉國,以國宴款待特使。宴會進行到一半,特使要求用王使用過的酒具斟酒,齊王慨然允諾,特使一仰頭便幹了。侍者正要給雙方斟酒,不料坐在下方的臣子厲聲制止,喝令侍者給國王換一支新酒杯再斟酒。這小動作暗示特使玷污了齊王的酒杯。這讓特使很不高興,接着假裝酒意想當衆跳舞,並請樂師奏「成周之樂」。成周之樂是天子之樂,諸侯國沒有資格演奏,特使存心刁難。沒想到未等齊王示意,管音樂的太師就冷冷地拒絕了。

特使提出的兩個要求都是「以下犯上」,目的在測試齊國上下如何看待晉國。回國後特使建議晉王不可出兵,原因是齊國的臣子或百姓都不懼怕晉國,若堅持進攻,即使獲勝,代價也會很大。這是成語「折衝樽俎」的由來。齊國利用一頓酒席,明確表達舉國上下絕不會屈服的戰鬥意志,成功打消了晉王併吞齊國的念頭。

現實世界,伐謀講的是實力,沒有「打」的本事就沒有「謀」的籌碼,而且謀可能也要透過殺人流血,而不是全然和平的手段。沒有實力,也不努力強化自己實力,壓根就沒有談判斡旋的空間,只能靠拖延戰術苟且偷生,無奈地等待投降受俘的命運。

身處衝突的過程中,無論你的原始動機爲何,歷史最終的評價僅僅是根據結果。和平救國到頭來若沒救成,後世會歸類爲投降派,受千夫所指。即便心底的確有投降的念頭,難道不想爭取較優渥的歸順條件?果真如此,一面要積極厚植抵抗的實力,一面須擺出寧死不屈的態勢。否則,能夠免費到手的東西,誰願意付出代價?(作者爲海軍前艦長)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