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國民黨先找回感動力(馮國豪)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資料照,周志豪攝)

馮國豪

臺灣民意基金會公佈「政黨認同發展」民調,藍綠基本盤又出現巨大變化,3個月前,民進黨認同者爲30.5%,現在是33.8%,上升3.3個百分點;而3個月前甫勝選的國民黨認同者飆升至31.6%,現在僅剩是23.1%,銳減8.5個百分點,創下國民黨政黨認同史上單次最大跌幅。3個月前,藍認同者比綠認同者僅多1.1個百分點,如今形勢翻轉,綠認同者反而比藍認同者多10.7個百分點,變化之大令人咋舌。

其實嚴格說來,這3個月期間民進黨沒有做什麼了不起的大事,依舊缺蛋、物價上漲,只有賴清德當選黨主席前到各地召開20場說明會被黨員罵到臭頭,當選後陪着蔡培慧在南投不斷掃街,設法與黑金畫清界線。坦白講國民黨也沒有犯大錯,只有在南投縣立委補選提名林明溱但卻遭到挫敗,其次就是2024年總統人選一直未能拍板定案,接着就是最近兩天「選策會」引發的爭議。看起來這兩大政黨並沒有做太多的改變,但最大的差別就是民進黨傾聽民意試圖找回「感動力」,而國民黨除了高喊「下架民進黨」外,看不到如何讓臺灣民衆或支持者感動的力量。

什麼是「感動力」?《互助論》的作者克魯泡特金在年輕時曾爲感動爲何物陷入困惑。他的哥哥於是寫信告訴他:「你先不管感動爲何物,你就相信感動是『善』的東西在你的心裡活動。」作家黃春明說:「如果你心中常有這種善在心裡爬動,你就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如果社會上多數的人,都有善的力量,這個社會就有一股善的力量對抗不公不義的事情。」

九合一敗選讓民進黨驚覺,長期執政已失去了讓民衆感動的力量,所以賴清德選擇重新走入民間,傾聽黨員與民衆聲音,儘管被罵,也要找回善的力量與感動的力量;但國民黨卻相信九合一的勝選是因爲「下架民進黨」策略正確、相信是黨中央的「英明神武」,而忽略了曾經感動人民那股力量,忽略了那股「善的力量、期待對抗不公不義的力量」,所以國民黨中央不解「爲什麼民衆對李全教與傅崐萁反應這麼大」,以至於選策會名單出爐不到兩天就終止運作。

接連的勝選讓國民黨已經忘了這些感動力,不妨看看高虹安與張善政,前者努力挖掘前朝施政弊端,試圖讓市政重回正軌;後者提高團隊的工作效率,迅速回應民衆需求,不到百日就在民調中高居六都首位。這就是善的力量、就是感動力。國民黨面對大選還不思團結,不知道要建立互信,提出如何善治天下的方略贏得民心,怎不令支持者心焦?

國民黨中央高層不要再躲在臺北的冷氣辦公室思索黨的決策與未來,到民間接受黨員與民衆的洗禮吧!讓民衆與黨員好好痛罵一下,高層諸公才知道民衆要什麼,也才知道什麼是「感動力」。距離立委與總統提名還有2、3個月,如果國民黨願意走入民間社會,將每週中常會拉到各縣市舉行,可能會有15-20場次傾聽民意的機會,國民黨先找回感動力,才能找回失去的民調數字。

(作者爲退休大學教師)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