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百年,世紀滄桑鑄輝煌(上篇)
2024年10月25日,中國海洋大學將迎來百年華誕!
從1924到2024,春秋流轉、歲月變遷,風雨兼程中,她始終與這座城市一起走過。
漫步如今的海大魚山路校區,我們依舊能夠感受到一種厚重感,它來自於歲月的積澱、一個世紀的歷史傳承,也蘊藏着一代代在這裡留下印跡地名人學者、莘莘學子,對這片文化熱土地所投入的熱愛之情。
私立青島大學時期
現中國海洋大學校魚山校區內,一部分建築是德國俾斯麥兵營舊址,一部分是青島日本中學校舊址,兩種不同殖民主義國家的建築融合成了如今園區的主要部分。
俾斯麥兵營
俾斯麥兵營是繼伊爾蒂斯兵營之後,德國在青島修建的第二座大型兵營。自1903年1號營房開工至1909年4號營房竣工,歷時7年。除了4座大型的營房,還設有士兵活動中心(禮堂)、軍官公寓、士官公寓、槍炮修理廠、馬廄等附屬建築,是一個巨大的建築羣落。
新建成的日本中學校
1914年,日軍第一次侵佔青島後,隨着日本僑民的激增,日本當局爲在青的日僑子弟興辦了具有相當規模的初、中級學校,其中日本中學是比較有名的一所。
日本中學舊影
1919年,今海大魚山路校區被選爲新的日本中學校址,在已拆除的原清軍炮兵營的基礎上,開始建造中學的新校舍。1920年3月5日舉行新校舍奠基儀式,1921年6月21日校舍竣工。
日本中學舊影
從此,這裡長期作爲日本中學的校舍,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這處魚山路校區的標誌性建築,纔回歸國人的管理,成爲國立山東大學的校舍。如今魚山路5號,兩側渾圓厚重的大石柱,也自此成爲後來的海大魚山路校區一校門。
日佔青島後,將“俾斯麥兵營”改爲“萬年兵營”。1922年中國政府收回青島後,這裡成爲了中國陸軍第五師第十旅的營房,營房也隨青島山的命名而改稱青島兵營,這片建築也是海大最初建校的校址。
1924年5月,由膠澳督辦公署支持、實業界集資籌辦私立青島大學。自此,這裡又歷經國立青島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青島海洋大學、中國海洋大學等的變遷,成就了從兵營到學府的百年傳奇。
高恩洪
中國海洋大學前身爲私立青島大學,1924年初,當時的北京政府由直係軍閥吳佩孚執政,直系將領高恩洪出任青島膠澳商埠督辦。高恩洪是山東蓬萊人,曾任北洋軍閥政府的教育總長、交通總長等職,對教育事業尚爲熱心。同年五月,青島富紳和教育界人士劉子山、孫廣欽等,向高恩洪建議創辦青島大學,高恩洪欣然同意。
兵營舊址
青島大學的創辦,首先要解決校舍問題。高恩洪選定的校址是德國人佔領青島時所建的俾斯麥兵營,此時兵營駐有膠防司令部。高恩洪讓其移防它處,膠防司令王翰章不允,官司打到直魯豫巡閱使吳佩孚那裡。吳遂下令駐軍移駐濰縣,兵營專作創辦大學之用。
1924年青島大學校董會成立紀念
私立青島大學(校門正對的建築是今天中國海洋大學魚山校區海洋館)
1924年5月,私立青島大學籌備處成立,延請梁啓超、蔡元培、張伯苓、黃炎培等24位學界名流爲名譽董事。校董公推高恩洪任校長,聘請孫廣欽爲校務主任,李貽燕爲教務主任。
高恩洪帶頭捐款一萬元,地方士紳也紛紛解囊,籌措到了創辦大學所需的資金。至同年9月正式開學,校長由高恩洪兼任,面向全國招生,1924年9月20日,私立青島大學開學。
1924年10月25日,私立青島大學補行開學典禮,並定本日爲私立青島大學成立紀念日。
1924年10月25日,首屆學生入學後月餘,私立青島大學在本校大禮堂補行開學典禮。
當天,私立青大校門扎有松柏牌樓,滿綴萬國旗,彩燈高懸。九時,學校校董以及各界名士均已到校。與會者計有六七百人。
十時許,典禮開始。學生列隊步入禮堂,來賓隨後入場。膠澳商埠督辦、校長高恩洪等入場就座。典禮開始後,全體唱國歌,向國旗校旗行禮。禮畢,高校長致訓詞。他在訓詞中講:
“本埠地綰南北,舟車四達,山水幽雅,氣候中和,於此設立大學發展文化,最爲相宜。……本埠爲東部要區,沿海重鎮,自然亦可成立一大學區域,既可承繼禮儀之邦榮譽之歷史,又可爲國土重光之紀念。……本校爲新創之學校,諸生爲新來之學生,一切當以實事求是,日新又新爲前提,一洗各地不良之陋習,蔚成本校特有良好之校風,爲全國青年之模範,爲將來國家有用之長才。”
接下來,校務主任孫廣欽報告學校籌備情形及成立後之情況。隨後全體起立唱校歌。
日本駐青總領事、英美駐青領事、俄國代表、德國牧師等相繼講演。典禮結束,值正午時分。 典禮正日(週六)及翌日,學校舉辦諸多活動,藉以誌慶: 白天邀校外人士來校參觀,夜晚舉行師生提燈遊行、學生晚餐會、音樂會、幻術表演、電影放映等。
當天,私立青島大學即確定典禮正日,即10月25日爲學校成立紀念日。
學校開宗名義:"以教授高深學術、培養碩學宏才,應國家之需要爲宗旨。"所設各科學制均爲四年,修業期滿實驗及格者授予學士學位。
學校初創時期的學科設置爲:1924年設置工科、商科;1925年增設土木工程科、鐵路管理科、採礦工程學科、機械學科、電機學科。修業期滿實驗及格者授予學士學位。首屆在15個省市招收學生各40人,其中就有羅榮桓等一批具有先進思想的青年。
羅榮桓元帥於1924—1925年就讀於私立青島大學
1925年5月,直奉戰爭再起,直系敗北,校長高恩洪被逼去職,學校校務受到嚴重影響。校董會推舉山東省議長宋傳典接任校長,勉強維持。奉系得勢後,任青島膠澳商埠督辦的溫樹德強借空閒校舍供軍方使用,又加經費短缺,致使教師、學生開始流失。
學生宿舍
1925年只招收了鐵路管理科學生20人,之後學校情勢每況愈下,1926至1927年未再招生。北伐軍進抵山東後,奉系軍閥敗逃,學校經費逐漸斷絕,不得已於1928年5月停辦,學生均按結業處理。
國立青島大學時期
1928年2月,雪後的青島大學宿舍(北洋畫報社出版)
1928年8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根據山東省教育廳的報告,下令在省立山東大學的基礎上籌建國立山東大學。並由何思源、魏宗晉、陳雪南、趙畸、王近信、彭百川、楊亮功、楊振聲、杜光壎、傅斯年、孫學悟等11人組成國立山東大學籌備委員會,着手籌備工作。
國立青島大學
蔡元培
在籌備過程中,蔡元培先生極力主張將這所大學放在青島辦學,他的理由是,濟南容易遭受戰亂,而青島交通便利,環境優勝,比濟南更適合設立大學,並取得教育部長蔣夢麟的同意。
1929年6月, 國立山東大學籌備委員會奉令改爲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會,除接收省立山東大學外,並將私立青島大學校產收用,籌備國立青島大學。
1929年7月,蔡元培(左)、蔣夢麟來青島召集國立青島大學籌備會時攝於青島海濱大飯店。
1929年6月4日,南京政府行政院第26次會議討論通過了籌建國立青島大學的議案,議案原文如下:
“教蔣部長(夢麟)提:國立山東大學,籌備經費因事實上困難,一切尚待規劃,查該省青島地方,有私立青島大學一所,爲張宗昌逆黨前省議會議長宋傳典所辦,自膠濟經中央接收,該校長早離校他往,現校中狀況紛亂,自不待言。擬將該校取消,其校產歸國立山東大學收用,國立山東大學名稱,擬改爲國立青島大學。查青島交通便利,環境優勝,設立大學,自較濟南爲宜,可否敬候公決案。決案:照辦”。
國立青島大學籌委會致私立青島大學有關接收校舍的函
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決定在原私立青島大學校址(今海大魚山校區)籌建國立青島大學,並在濟南分設實習工廠和農業試驗場。
國立青島大學校舍攝影
1929年6月20日,國立青島大學籌備委員就職典禮全體攝影紀念。
1930年4月,國立青島大學正式成立,任命楊振聲爲校長,設文、理兩個學院,分設中國文學系、外國文學系、教育學系、物理學系、數學系、化學系、生物學系。1931年將教育學系擴充爲教育學院,下轄教育行政系、鄉村教育系。
實習工廠
學生在工廠實習
青島國立山東大學化學社週年紀念
建築中的科學館
校舍附設工廠之一部
校舍農事試驗場之果樹園
楊振聲校長效法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學實行的"兼容幷包、學術自由"的辦學方針,打破門戶之見,利用青島自然環境幽美、氣候宜人之優勢,以自己的聲望和學識,廣聘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如聞一多、梁實秋、宋春舫、杜光壎、黃敬思、湯藤漢、曾省(省之)、黃際遇、王恆守、宋君復等知名教授都應聘執教,國立青大聲譽日隆,蜚聲學界。
聞一多
聞一多先生1930-1932首任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在青期間創作了散文《青島》和詩歌《奇蹟》。
梁實秋
梁實秋1930—1934年曾任文學院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館長,在青開始了《莎士比亞全集》的翻譯工作。
楊振聲
楊振聲主張從嚴治校,一切校務皆應有章可循,實行嚴格的淘汰制,以保證學生培養質量。對於學科發展,楊振聲見解獨到而富遠見,主張文理滲透,並提出要漸次增設海邊生物學、海洋學、氣象學等與海洋有關的學科,爲後來學校海洋、水產等特色學科獨步國內、青島發展成爲國內著名的海洋科技與教育城起了重要作用。
校舍全景
國立山東大學時期
1932年10月8日,南京國民政府將國立青島大學改爲國立山東大學,任命趙太侔爲校長。
國立山東大學大門,此時依舊延續着最初的校門。
蔡元培先生對國立山東大學寄予厚望,他說:
“青島之地勢及氣候,將來必爲文化中心點,此大學之關係甚大。”
而國立山大也沒有讓蔡元培失望,在青島辦學這二十年的時光,是山東大學最輝煌的時期,躋身國內十大名校。學校校園雖不大,但名師如雲,文有聞一多、老舍、沈從文、梁實秋、洪琛、王統照、陸侃如、馮沅君等,理有丁西林、王淦昌、童第周、朱樹屏、束星北等,那時的山大師資力量可謂星光燦爛。
趙太侔
在此時期,師資陣容更爲齊整,老舍、洪深、王淦昌、童第周、曾呈奎等一批專家學者任校,學生培養質量高。
1936年,山東大學任教的老舍。
1932年,國立山東大學全景。
科學館
童第周夫婦在實驗室
1930年至1934年,梁實秋任外文系主任,繼任者是洪深。老舍當過文學院的中文系教授,《駱駝祥子》在這裡誕生。遊國恩、王統照等在此任教。
臧克家於1930年至1934年就讀於國立山東大學文學系。歷史上臧克家數學考零分而被聞一多破格錄取的故事,已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段佳話。
張璽
一批自然科學家也相繼來青島從事教學研究,胚胎專家童第周,生物學家張璽,物理學家王淦昌等各具所長,各有建樹,爲海洋科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35年,國立山東大學平面圖。
1935年,俯瞰國立山東大學。
國民政府准予國立山大設置海洋學系的代電
國立山東大學實行“學年學分制”,學制四年,學生畢業授學士學位。學校先後創辦有學術刊物《科學叢刊》、《文史叢刊》、《勵學》、《刁斗》等。
當時的畢業證書
1937年"七七"事變,抗日戰爭爆發。11月,國立山大奉命遷往安徽安慶,不久又遷往四川萬縣,圖書、儀器、案卷分批運出,損失嚴重。1938年春學校在萬縣復課,不久教育部下令“暫行停辦”。師生分別轉入國立中央大學,圖書、儀器、機械分別暫交國立中央圖書館、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央工業職業學校保管使用。
1946年,國立山東大學在青島覆校紀念合影。
抗日戰爭勝利後,散處各地的校友和教育界知名人士聯名通電,要求恢復國立山大建制。經國民政府教育部批准,1946年春,國立山大在青島覆校,趙太侔再任校長。
國立山東大學舊影,此時的日本中學已收回,這裡成了山東大學的主校門。
1949年,國立山東大學農學院水產系全體員生合影。
覆校後的國立山大,系科設置作了較大調整,新增設了農學(含水產)、醫學、地學等學科;辦學規模再次擴大,設文學院、理學院、農學院、工學院、醫學院,計有15個系,其中新成立了水產、地質礦產、農藝、園藝、電機工程等5個系;並開國內高校之先河,創立了海洋研究所、水產研究所。
《軍民日報》登載國立山東大學開學典禮盛況。
出席國立山東大學覆校紀念典禮的嘉賓與師生合影
1946年10月25日舉行了開學典禮。知名學者王統照、陸侃如、馮沅君、黃孝紓、丁山、趙紀彬、楊向奎、蕭滌非、丁西林、楊肇、童第周、曾呈奎、王普、郭貽誠、王恆守、李先正、劉遵憲、朱樹屏、嚴效復、楊宗翰、鄭成坤、李士偉、沈福彭等應聘來校執教。
明日請繼續關注《海大百年,世紀滄桑鑄輝煌(下篇)》
本組圖文編輯參考源自《私立青島大學一覽》、《國立青島大學一覽》、《國立山東大學一覽》、中國海洋大學官微、山東大學官微、齊魯晚報、青島市志、青島檔案館等;
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衆號、青島城市記憶頭條號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