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元旦上路 首批3.5萬人收通知書

司法院4日於國定古蹟司法博物館舉辦「我是國民,也是法官─國民法官制度特展」,司法院長許宗力(前排中)南下主持開展儀式,邀民衆觀展,體驗國民法官如何審案。(司法院提供)

籌備已久的國民法官新制,將於明年元旦上路。司法院長許宗力4日率千名司法人員到臺南參加路跑宣導,並於國定古蹟司法博物館宣佈「我是國民,也是法官─國民法官制度特展」開展。他表示,這是司法史上首次人民可參與刑事審判的里程碑,可說是規模最大的「白話文運動」,希望能讓判決更接地氣。

司法院指出,各地方法院均已陸續完成「備選國民法官複選名冊」,預計全國約12萬人明年將有機會受抽選擔任國民法官,其中第一梯次備選國民法官通知書函,已於本月1日寄發,對象包含居住在桃園、花蓮、雲林、屏東、臺南、橋頭等地院轄區的備選國民法官,預計有3萬5000多人收到通知書函。

司法院表示,收到備選國民法官通知,明年有可能被抽選爲「候選國民法官」,民衆只需注意,未來若收到來自法院的「候選國民法官到庭通知書」,纔有需要回復或到法院參加選任,屆時再依通知書記載方式處理即可。

許宗力昨指出,國民法官希望讓一般人與職業法官一起審案,讓審判反映多元生活經驗、價值與視野,明年元旦起,年滿23歲的國民,在設籍地居住滿4個月以上,就有機會被抽選擔任。

許宗力說,希望國民法官法庭審判長以素人也能聽懂的語言,說明法律觀念,且法官、檢察官或辯方律師在法庭攻防,也要以白話文字讓國民法官瞭解,縮短人民與司法距離。

國民法官將分2階段實施,第1階段2023年上路,針對殺人案和故意犯罪致人於死案件審理;第2階段2026年上路,納入重大刑案、重大犯罪,熟悉制度後,未來重大貪污案也可能納入。許宗力說,司法院將在試辦5、6年後檢討調整,未來若立法者許可,也不排除實施陪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