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失智症月 「記憶的掛號信」感受失智者生命厚度
臺灣失智症協會「記憶的掛號信」特展,今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開幕記者會。記者許政榆/攝影
9月是國際失智症月,今年國際失智症協會提倡「Never Too Early,Never Too Late」,強調「現在就是最佳時機」,呼籲民衆在預防、延緩及友善等面向應把握時機。臺灣失智症協會響應國際失智症月, 9月15日至9月21日於臺北松山文創園區舉辦「記憶的掛號信」特展,包括4大主題展區、30則真實生命故事、12位失智者現身互動,民衆與失智者面對面交流,親自感受不僅有失去,生命的厚度與真摯感情依然在。
今年72歲的黃先生,過去在臺電任職,50多歲時陸續出現憂鬱、沒元氣,原以爲是憂鬱症,以爲在60歲退休後會好轉,太太周小姐也決定在50多歲時,辭掉工作陪伴先生,但先生陸續走失、記憶力不佳,甚至隔空抓藥、以爲家裡有人,經就醫才確診年輕型失智症,退休後,周小姐讓先生維持打桌球習慣,到近3年才退化影響到語言功能,且目前走路平穩,堪稱年輕型失智症的「模範生」。
臺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學術組副教授級主治醫師徐文俊表示,年輕型失智症於65歲以前發病,相較老年型失智症,病程發展更快,初期大多是壓力大、睡眠障礙、憂鬱、焦慮等表現,常被誤認是憂鬱症,或是工作能力不佳,因此時常延誤就醫,平均耗費一年半纔有辦法確診。
徐文俊表示,面對超高齡社會,失智症議題是一大重點,而在職場環境中,更應該提前預防年輕族羣進入失智症,不同於員工中風可能臥牀癱瘓,失智症是慢慢退步,企業可思考在職場上如何給予資深員工協助,不是因爲確診失智症就讓員工辭退,而是安排陪伴員協助、或是職務再設計、轉換職場,像是改爲內勤文書工作,讓失智者減少錯誤,持續運用他的才幹、專長,保留職場價值。
徐文俊提醒,老年型失智症的家庭,可能是80多歲才失智,兒女大多也已退休,有一定後援可以協助,但年輕型失智症患者可能大多還在職場工作,配偶還在工作,小孩甚至還在求學,一但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離開職場,成爲社會、家庭負擔,對於配偶來說,除了小孩教養以外,更要扛起家庭經濟重責,狀況會比老年型失智症家庭更不好,更需要外界協助。
「失智症是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展覽規畫四大主題展區,從失智者與照顧者的視角出發,帶領民衆體會那些因爲失智症而失去的、仍保有的和重新獲得的點點滴滴。
一,故事分享:走進失智症家庭的心靈之旅。透過失智者及家屬親自表述的文字與影音,深入瞭解失智症家庭的生活,感受他們的力量與勇氣,同時展區中設計了寫信的區域,邀請民衆檢視內心投遞出記憶的掛號信。
二,知識傳遞:解開失智症的謎團,提升您的失智識能。展中將透過紙本及線上測驗工具帶動大家進一步認識失智症、破除迷思以及瞭解可能潛伏的警訊,現場提供健康生活行爲處方籤,積極鼓勵促進預防及延緩失智。
三,失智展能:把握當下,生命依然精彩每日由失智者與民衆分享他們的職人專長、喜愛活動及人生哲學。在難得的互動時間中,一起體驗與共感,將料理、園藝、音樂等活動賦予不同的意義。
四,專家座談與紓壓時光:瞭解失智大小事。由專家分享認識、延緩、預防失智症的方法與知能,以及如何透過社會資源的運用幫助自己及身邊的人。展期中亦規劃照顧者紓壓活動,透過芳療幫助紓解照顧壓力與辛勞。
臺灣失智症協會「記憶的掛號信」特展,民衆好奇測驗極早期失智症篩檢量表。記者許政榆/攝影
今年66歲的周小姐(左)與72歲的黃先生(右)爲年輕型失智者家庭,周小姐照顧先生長達11年,至今先生仍可以打桌球、走路平穩,堪稱年輕型失智症的「模範生」。記者許政榆/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