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美國倒債是「史詩級災難」?專家:或許是好事

現在距離葉倫警告的最後期限只剩不到兩週。如果美國府會兩黨仍無法化解談判僵局,那麼到6月1日,美國就可能發生技術性違約,屆時利率可能飆升、股市和債市恐將崩盤,隨着資金逃向任何找得到的避風港,全球金融體系將陷入動盪。此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警告,一旦美國倒債,今年夏天美國可能多達800萬人失業,而國內生產毛額(GDP)可能崩跌6.1%,經濟將陷入深度衰退。

這很嚇人,但其實比較有可能發生的,是華府在最後一刻達成協議以避免美國倒債。除非白宮同意控制支出並減輕稅負,否則共和黨人不會支持提高目前已經高達31.4兆美元的舉債上限。

有些專家卻指出,如果事情往「壞處」發展,或許對我們纔是好事,這可能正是現在全球經濟亟需、可以讓人驚醒「劇烈晃動」:借貸不會就這麼一直地增加下去,而沒有任何後果。

過去20年來,全球的債務和赤字暴增,就好像欠下的這些錢永遠不必還一樣,浮濫的資金引發通膨、助長各種資產泡沫、將資本導向可能是最沒有成效的投資,並導致各國政府陷入負擔不起的龐大支出計劃。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的數據,目前全球債務總額已從2010年代初期的200兆美元暴增到300兆美元。到2030年估將達到400兆美元,且還將不斷地增加。

不僅僅是政府,企業舉債也堪稱史詩級的,世界各地的企業總共欠下87兆美元,佔全球GDP高達97%。消費者債務也達到差不多的水準。換句話說,我們正生活在一個被債務淹沒的世界裡。

其後果顯而易見,儘管各國央行接連大舉升息,但通膨仍然高漲。幾乎不用成本借來的錢推升各種資產價格,從網路股到加密貨幣、房地產、股票和債券都出現泡沫。資金多到讓殭屍企業也能存活,而一些「不事生產」、幾乎不可能帶來適當報酬的產業也能取得資金。最糟糕的是,政府變得越來越腫大,透過借貸而非加稅來擴張,並迎合選民那些不切實際的擴大支出要求。

但派對再美好也總有散場的一天,我們不可能永遠、不斷地借更多錢,欠下的債務總有一天要還,帳簿總有一天必須重新平衡。6月初可能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即便它勢必會造成一些痛苦,但痛苦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