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一旦陸遭西方制裁 英國金融界自保SOP出爐

俄國大軍去年大舉進入烏克蘭領土,雙方隨即爆發衝突,美國爲首的主要西方強權國家紛紛對俄羅斯祭出經濟制裁的懲罰,因爲此禁令出臺太快,當時也讓許多國家與跨國企業措手不及且來不急因應。

英國遊說團體UK Finance的制裁與出口管制主任Neil Whiley表示,該計劃涉及分享其它制裁架構,也包括針對俄羅斯的各項經驗教訓,同時,討論對中國大陸實施任何限制後,可能會產生的影響性。

多位金融業人士指出,銀行間正在擬定緊急計劃,防止西方各國和中國大陸之間的地緣政治緊張情勢升級。不過,若中國大陸一旦遭到制裁後,預計應該不會有立即性的變化。

Whiley解釋,代表企業中有匯豐銀行、巴克萊銀行以及摩根大通等,差不多有300家公司的UK Finance,這次清查的項目包括資產擁有權與掌控權的透明度,以及中國產品該如何被輕易給追蹤到。

另外,也有討論西方各國與中國大陸之間跨產業的商業關係,例如科技等高風險等級的供應鏈,試着強調如果真的制裁中國大陸的話,可能會導致適得其反的效果。

會有以上的危機處理討論,背景是因爲西方各國對臺灣的地位與中國大陸宣稱的有所差異、各國愈來愈多的出口管制,以及中國大陸刺探情資遭到指控,以及北京政府對企業安檢所進行的打壓等。

Whiley表示,UK Finance在這幾個月期間,召集英國以及海外大型銀行每兩星期開一次會,然後起草一份多達數萬字的文稿。不過,路透社表示,無法看到這份文件。

據悉,此草案早於8月就完成,並在最近幾周已跟西方政府聯繫窗口一齊分享。負責金融制裁項目的美國財政部與英國外交部,還有巴克萊銀行均未迴應。至於摩根大通,則是不願置評。

路透社指出,這些銀行家討論的領域很廣,從重大的網路攻擊事件,甚至到解放軍出兵臺灣都有,或將引發對中國大陸更多的禁令。若悲觀考慮與中國大陸的地緣政治,最大型的幾家金融業者,正在確認對大陸的的曝險風險是否可以承受得住。

有位銀行業者指出,就是因爲俄羅斯去年遭經濟制裁後,不少企業在當地的資產瞬間遭到凍結,資產與金錢都難從俄國轉出。所以,這些業者要認真看待,中國大陸萬一哪一天也被制裁該怎麼辦。

身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大陸,依舊是西方供應鏈的中心。例如,中國大陸海關資料顯示,歐盟跟大陸之間的貿易逆差,從2021年2,084億美元,已擴大到2022年2,766 億美元。

英國金融界與中國大陸也有密切合作。舉例來說,英國最大兩家銀行匯豐與渣打,大部分獲利來源是亞洲,故這兩大銀行業者,也被逼着要跨越地緣政治斷層線(fault lines)。

目前,有銀行業者正在規劃,如何因應中國大陸和臺灣之間更多的緊張局勢,以及對金融市場造成的後果,包括匯市以及股市等。路透社8月曾獨家報導過,解放軍對臺對武的可能性愈來愈大,包括倫敦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在內的保險交易所,還有部份保險公司已提高保費,並縮減有關臺灣風險的一些保險項目。

考量到美國對中國大陸在半導體科技以及外交事務等全方面封殺,禮德律師事務所(Reed Smith)表示,企業希望能確保,爲了與中國大陸實體長期合作,合約與協議內容應該包含強而有力的制裁條約。

不過,卻有律師認爲,歐美嚴格制裁俄羅斯的事件不會發生在中國大陸身上,理由很簡單,因爲各方與中國大陸都有商業現實面的實際考量,應該不會使用外交政策來決策與中國大陸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