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美國霸權”+“共同防禦”=“結夥打劫”
(原標題:國際觀察|“美國霸權”+“共同防禦”=“結夥打劫”)
新華社北京5月14日電 題:“美國霸權”+“共同防禦”=“結夥打劫”
新華社記者劉贊
美國與菲律賓爲期近20天的“肩並肩”聯合軍事演習日前落下帷幕。菲軍方稱,超過1.67萬名軍事人員參加此次軍演,其中包括5000名菲方人員和1.1萬名美方人員。據報道,軍演範圍涵蓋南海部分海域。
近期南海局勢升溫,同美方的插手介入脫不了干係。菲律賓近來多次派船隻侵闖中國南海島礁,中國海警依法依規對其實施規制、攔阻、驅離。作爲域外國家的美國不僅無端指責中國的海上行爲是“危險”和“進攻性”的,還以《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相威脅,明目張膽地爲菲方侵犯中方主權撐腰打氣,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嚴重危害地區和平穩定。
美國及其盟友慣於打着“共同防禦”旗號侵害他國利益,以此掩蓋其“結夥打劫”的本質。爲維護自身霸權,美國長期在世界各地拉幫結夥,打造針對特定國家的同盟體系,挑動對抗、禍亂世界。與美國結盟的國家實際被捆綁在美國的戰車上,淪爲美國的霸權工具,最終只會反受其害。
美與菲日加強勾連
在南海問題上,美國頻頻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說事,企圖威脅中國。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阿奎利諾今年3月在美國國會衆議院軍事委員會出席聽證會時聲稱,若有菲律賓水手或士兵死亡,菲律賓可啓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第五條,即集體防禦條款。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宣稱,在南海水域任何針對菲律賓飛機、船隻或武裝力量的襲擊都將觸發《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美國在釣魚島問題上也以同樣手法力挺日本,將屬於中國領土的釣魚島納入美日同盟的防禦範圍。拜登4月10日與到訪美國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談後在聯合記者會上表示,美國始終基於《美日安保條約》堅定履行對日本的防禦承諾,該條約適用於釣魚島。
美國與菲日兩國的軍事同盟以“防禦”爲名,但具有明顯進攻屬性。岸田訪美期間,雙方對《美日安保條約》進行“60餘年來最大規模升級”,將雙邊關係定位爲“全球夥伴”,美國支持日本加強進攻能力並強化雙方軍事力量協同合作。菲律賓去年向美方增加開放4個軍事基地,位置靠近中國臺灣和南海。美國最近還首次在菲部署“堤豐”陸基中程導彈系統。據《海軍新聞》網站報道,該系統可能會部署在呂宋島,其射程可以到達中國海岸和中國南海。
美國還將日菲兩國拉在一起,於4月11日在華盛頓舉行了三國領導人會晤。會晤聲明對中國大肆抹黑攻擊,聲稱要在“支持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方面深化三國合作。
對此,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多格-烏伊日前在《馬尼拉時報》網站撰文指出,打造美日菲三邊同盟是美國推進“印太戰略”的關鍵一步,目的是維護美國在這一地區的霸權地位和戰略影響力。馬來西亞新亞洲戰略研究中心理事長許慶琦說,美國正尋求通過鞏固與地區盟友的關係來增強第一島鏈的軍力,以圍堵中國。
拉幫結夥維護霸權
長期以來,在國內軍工複合體等利益集團的驅動下,美國在世界各地樹敵滋事、挑動對抗,以“共同防禦”爲名拉幫結夥侵害其他國家利益。
在東北亞,美韓同盟名義上是防禦“朝鮮威脅”,實際上是美國干預東北亞事務的抓手。美國在半島保持軍事存在,不只是針對朝鮮,也針對周邊大國。比如,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就有監視中俄的意圖。近年來,美韓還共同對臺海、南海局勢指手畫腳。
在大洋洲,美澳防務合作始於二戰期間,但兩國在戰後結成軍事同盟時,澳大利亞並未面臨明顯的外來安全威脅。此後,澳派兵參與了美國發動的多次戰爭,包括朝鮮戰爭、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等。近年來,美澳這兩個域外國家相互勾連,打着“自由航行”旗號頻頻在南海開展軍事行動。
在歐洲,美國不斷強化其主導的北約。北約號稱“防禦性”軍事聯盟,建立初衷是防範所謂“蘇聯入侵”,但在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後並未解散,而是將俄羅斯視爲對手,通過多輪東擴一步步擠壓俄戰略空間。俄烏衝突爆發後,北約源源不斷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並逐步升級加碼,企圖利用烏克蘭來削弱和拖垮俄羅斯。同時,北約還藉助芬蘭和瑞典加入,從北部進一步加強對俄戰略威懾。事實上,冷戰結束以來,北約這個“防禦性組織”在美國主導下到處進行軍事幹涉,對南聯盟、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敘利亞等國採取軍事行動,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嚴重人道主義危機。
近年來,美國對各種同盟關係加以整合,試圖打造規模更大的同盟體系,包括建立美日韓、美英澳、美日澳、美日菲等安全合作機制,還推動“北約亞太化”和“亞太北約化”。所有這些以“共同防禦”爲名打造的軍事同盟在根本上都服務於美國的霸權利益,是美國維護霸權利益的工具。
“美國本來就是通過戰爭常態化來掌握世界霸權的戰爭國家。”日本山口大學名譽教授纐纈厚指出,在亞洲,美國想繼續維持其霸權地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日本、韓國和菲律賓等盟國。
借刀殺人破壞和平
一些盟友有了美國的“共同防禦”承諾撐腰,似乎底氣足了不少。菲律賓總統馬科斯日前聲稱,如果有菲軍人在南海發生的“事故”中死亡,馬尼拉就會啓動《美菲共同防禦條約》。
事實上,“共同防禦”是美國控制盟友的一種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服務於美國的戰略利益而非保障盟友安全,這些盟友往往因被利用而面臨更大風險。菲律賓前參議員弗朗西斯科·塔塔德近日在菲律賓《馬尼拉時報》網站發表文章直言,如果菲律賓在美國支持下與中國開戰,將是“愚蠢的自殺行爲”。
瑞典跨國和平與未來研究基金會創始人揚·奧貝里指出,“北約的基本作用是確保美帝國主義在世界範圍內的影響力並將其盟友控制爲附庸”。美國的盟友都面臨首先遭受衝突影響的風險,它們必須在美國需要時提供士兵和武器,這會損害這些國家的安全。
事實表明,拉幫結夥搞對抗無法解決爭端、帶來安全,只會激化矛盾分歧。通過和平談判尋求各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式纔是真正化解矛盾分歧的正確之道。
印尼智庫東盟南洋基金會主席班邦·蘇爾約諾表示,美國以維護自身在亞太地區主導地位爲目的建立的雙多邊合作框架給地區和平穩定帶來極大威脅。印尼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韋羅妮卡·薩拉斯瓦蒂認爲,美國及其盟友在南海的軍事活動不會給東盟國家和世界經濟帶來積極影響,域外勢力干預只會加劇南海緊張局勢,和平談判是解決南海問題的唯一途徑。
談到如何解決釣魚島問題,纐纈厚表示,日中兩國應加深交流、保持友好關係,在反覆對話中尋找解決方法。“我相信日中友好是兩國最大的安全保障。”(參與記者:劉鍇、王曉薇、鄧仙來、安曉萌、葉平凡、鄭世波、孫磊、姜俏梅、付一鳴、毛鵬飛、蔡蜀亞、劉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