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臺海發現大陸氣球 皆氣象探測用

國防部表示,在臺海周邊所發現的中共氣球,絕大部分屬氣象探測用,而非美國所發現的偵察氣球。圖爲大陸四川省溫江國家氣候觀象臺的探空氣球。(新華社)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臺灣近年數十次觀察到中國大陸軍用氣球飛入臺灣空域,頻率高達「平均每月一次」,次數遠比以往所知還要多。國防部情報助次黃文啓少將昨天表示,到目前爲止,在臺海周邊所發現的中共氣球,絕大部分屬於氣象探測用,這類探空氣球體積小、重量輕,飛行到一定高度之後會自動爆裂,雖然雷達回波相對較弱,但並非偵測不到;迄今尚未看到中共在臺灣周邊使用如同侵入美國領空般、同樣精密的偵察氣球。

黃文啓在國防部例行記者會表示,根據美國公佈的間諜(偵察)氣球資料,共同特性是具有體積大、有操控能力與推進能力,臺灣周邊出現氣球大多無法控制情報偵察路線,很難進行情報蒐集工作,尚未發現中共使用精密的偵察用氣球。

黃文啓說,飛過臺海周邊的氣球都會盡各種管道偵搜,不會像《金融時報》報導沒有偵測到,但是各國氣象單位定期施放的探空氣球,因飄動範圍、方向有不確定性,但氣球只要進到臺海周邊範圍,國軍都會予以掌握。他並強調,因爲西向盛行風關係,過去偵測的氣球都是在臺灣外海,不是在臺灣上空。

至於國軍是否曾摧毀過氣球,黃文啓說,到目前還沒有遇到有威脅性,必須要用武力摧毀的目標。他說,國防部針對氣球包括偵測、鑑別、處置3個程序,偵測到氣球后會予以區分,如果確認目標屬於具有高度威脅的,處置手段當然包含進入或接近領海時加以擊落,但目前爲止,尚未遇見具威脅性且必須使用武器摧毀的目標;至今亦未發現中共在臺灣周邊使用如同侵入美國領空般、同樣精密的偵察氣球。

黃文啓並強調,擊落偵察氣球與國防部長邱國正日前提到的「第一擊」定義有所差別,因爲偵察氣球並不具武力威脅,與應對提高武力威脅的處置方式是不同的。

黃文啓說,國軍每年偵測到中共氣球的數量都不一定,因爲西向盛行風關係,確切數量不方便說,大概就是對岸在盛行風時期,所釋放氣象氣球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