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壯大新型消費 滿足多樣需求
(原標題:【光明時評】壯大新型消費 滿足多樣需求)
【光明時評】
作者:丁兆丹(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在2024年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新型消費是一大亮點,爲此開設了3個分會場。帆船遊艇分會場充分展示體育休閒生活方式,推出船艇展演、駕乘體驗等活動;免稅購物分會場打造沉浸式體驗新場景;國際健康分會場設置了明眸健康、調理養護、深度養愈等多條旅遊觀展推薦路線。
當前,我國消費市場快速回暖提升,個性消費、網紅消費、綠色消費、跨境消費等各種消費形式迅猛發展,引人注目。新型消費蓬勃發展,折射出我國消費市場的韌性與活力。近年來,各地順應數字化消費趨勢,在穩固傳統消費的同時,持續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形成直播電商、即時零售、社區團購等一批新業態新模式,爲消費市場注入新的動力,更好滿足人們的美好生活需要。
新型消費以數字化爲核心驅動力,以新興技術爲實現手段,以網絡購物、移動支付、線上線下融合等爲主要業態和模式。新型消費代表了我國消費市場的新趨勢,也傳遞出消費提質擴容的明確信號。培育壯大新型消費,不僅有利於釋放消費潛力,還具有拉動就業、促進消費投資良性循環等多重意義和價值。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引導。近年來,我國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發展壯大區域消費中心,推廣新型信息消費示範項目等,助推新型消費持續快速發展。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培育壯大新型消費,實施數字消費、綠色消費、健康消費促進政策,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遊、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也提出,要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多地積極響應一系列部署安排,加快佈局建設多層級消費中心,培育新型消費示範城市和領先企業。比如北京提出高質量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建設國際消費體驗區,打造環球主題公園等旅遊消費集聚區、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國際消費樞紐等。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須積極培育新的消費增長點。隨着居民消費從生存型、大衆型向發展型、品質型轉變,線上消費、智能家居、共享經濟等新型消費快速增長,電商直播、即時零售、在線訂單等新消費模式越發活躍。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9.15億人,在線旅行預訂用戶規模達5.09億人,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4.14億人。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培育壯大各類新型消費市場主體,不斷提升新型消費競爭力,積極發揮數字技術對新型消費的賦能作用,優化新型消費網絡節點佈局,創新融合式、沉浸式、交互式、體驗式等消費場景,推廣一批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和新服務。新型消費領域中,要特別關注縣鄉村和中小微企業等下沉消費市場,通過加快推廣農產品“生鮮電子商務+冷鏈宅配”“中央廚房+食材冷鏈配送”等服務新模式,最大限度激發市場活力,滿足更多羣體的多樣化消費需求。
培育壯大新型消費,不是忽視或者放棄傳統消費。新型消費與傳統消費並不對立,兩者相互支持、相互融合、相互賦能。對於傳統生產經營主體來說,要善於洞察機遇,抓住數字化轉型發展契機,利用先進技術加強跨界融合、線上線下融合等,打通傳統消費中的卡點堵點,如採用“實體店+直播”新銷售模式、運用電子商務賦能產供銷鏈條、利用網絡技術進行產品定製等,以更好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樣化、定製化的需求。
新型消費增長潛力和發展空間巨大,但挑戰猶存。推動新型消費可持續發展,應持續強化以消費者爲中心的理念,不斷完善市場監測、用戶權益保護、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等機制,營造更加便捷高效舒心的友好型消費環境。按照包容審慎和協同監管原則,加快完善新型消費相關法規制度、監管規則,規範創新監管方式。尤其要加強對共享經濟、虛擬商品和服務等新型消費領域監管,加強質量監督,健全評價機制,讓人們消費更安心、舒心、放心。在全社會倡導綠色健康可持續消費理念,涵養消費新潮流新風尚,推動新型消費良性發展。
《光明日報》(2024年04月19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