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扮相最像毛澤東是在《開國大典》時期,早期與晚期都差距較大
目前,人臉比對軟件相對成熟,這爲我們辨識人臉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輔佐工具。
對於像筆者這類臉盲的用戶來說,這類軟件,無疑是一個極大的福音。
這種技術,最常見的使用手法,是在微信上的小程序內,搜索一下“AI體驗中心”,便能看到許多能夠進行人臉識別的小軟件。
必須注意一下,有部分軟件,會有導入圖像時,出現“敏感信息”的字樣,比如,對領袖的圖片,一般都會顯示出這樣的拒絕,但沒有關係,總有一款軟件,適合你選用。這家有限制,完全可以換一家。
在“人臉比對”時,注意一下,必須找到足夠多的樣本,這樣便能夠有更公平的發現。
筆者之前,用古月的照片與他扮演的毛澤東圖片進行比對,因爲對古月的照片選取樣本的不足,得出的結論,是古月與他扮演的毛澤東之間並沒有什麼高相似的地方。
當時在有限的比對數據情況下,古月與人物原型的最高相似度不超過51%,在軟件的約定俗成維度內,這屬於兩者不具有相似性的一個區間範圍。
但是接下來,筆者抱着不甘心的動機,繼續選擇古月給筆者帶來震驚的《開國大典》中的劇照進行比對,不得不說,“人臉比對”還是顯示了它的誠實。
因爲《開國大典》在筆者看來,劇中的古月惟妙惟肖地展現了毛澤東的神韻。
之前,筆者用《開國大典》中的新修復版海報上的圖片進行了比對,結果不如人意,軟件判斷兩者相似度較低。
爲此,筆者重新到《開國大典》的劇照裡選取當時給筆者留下強烈印象的鏡頭,來進行比對,這時,我們看到“人臉比對”結果,是證明兩者具有高度相似性。
我們接着用更多的《開國大典》的劇照來進行比對,可以看出,古月在劇中的表演,都順利通過了“人臉比對”的審覈,認可兩人具有高度相似性。
我們再選取一張中年時期的古月照片,與人物原型進行比較,令人吃驚的發現,軟件也認同了兩個人是同一個人。
這簡直是一個奇蹟,這說明古月在沒有化妝造型的情況下,他與人物原型也有着較爲關聯的相似度。
這充分說明《開國大典》是中國領袖影片的一個劃時代的轉折點,在這部影片裡,古月的扮相終於能夠擔當得起大銀幕下觀衆的審視嚴究。
可以說,正是從《開國大典》起,中國的領袖片才真正地進入到塑造人物的階段,而進入這個新水域,古月的支撐作用功不可沒。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開國大典》的成功與編劇的大膽創新有着較大的關係。
這部電影共有四位編劇:張笑天、張天民、劉星、郭晨。
這四位編劇各有擅長,才組成了一個珠聯璧合、強強聯合、1+1大於2的編劇聯合體。
編劇中的張笑天以汪洋肆恣的大膽創新而在文學創作中,開拓過一片新天地。
張笑天
據他自己介紹,《開國大典》中的韶山沖的老鄉來到中南海的一段戲份,即來自張笑天的創意。
可以看出,以作家身份走進編劇行列的張笑天在塑造人物時能夠天馬行空,別具創意,這一段精巧的構思,賦予了電影以寫意式的歷史深度。
張天民
曾經創作過《創業》的張天民更擅長於戲劇化的構造,雖然他編寫的劇本質量不夠平衡,特別是他更容易侷促在人爲戲劇化的弊端困窘中,讓他的影視創作較乏新意,但是,他在影片裡的加盟,無疑使這樣一部歷史紀實片裡貫穿着足夠的戲劇化主體脈絡,而這種在跨時空的歷史事實的展演中保持“形散而神不散”,在張天民的《創業》裡可以看到他的高超的掌控能力。
當然張天民在《創業》續篇《希望》中,卻暴露出他濫用電影的戲劇化功能而喪失生活自然情態的嚴重缺損。顯然張笑天比張天民更帶有一種構思衝擊力與創作新思潮活力。
《開國大典》裡的另一個編劇劉星,當時是總政話劇團的編劇,他給影片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對領袖人物的平等化審視新觀念。而這部電影的創意,也來自於劉星的最初動議。
劉星當時按照中國歷史紀念日的時間表,爲迎接國慶四十週年這個重要的節點,他創作了電影劇本《開國大典》。
他當時帶着這個劇本首先去西影廠投石問路,他顯然覺得,西影廠曾經拍攝過屬於二層級歷史人物最爲生動的歷史影片《西安事變》,會依然保持着對歷史巨片的創作興趣。
當時西影廠的廠長吳天明不在廠內,一位副廠長連續給了劉星幾個反問,歸結到一點,就是這樣的影片能賺錢嗎?
劉星無語。
這個劇本後來輾轉到長影廠,在長影廠的兩個編劇張笑天、張天民的參與下,終於立項上馬,成爲中國領袖影片的的開山之作。
郭晨
而這部電影中的另一位編劇郭晨,曾經是《人民日報》的記者,藉助工作的便利,他得以採訪大批歷史人物,撰寫了許多人物傳記,他在影片裡的參與,是提供了影片的足夠真實而準確的歷史細節與人物細部。
在編劇的智力疊加與互補的雙重作用下,《開國大典》給予了演員以足夠寬廣的表演空間,古月也憑着他的積累而脫穎而出。
古月在《西安事變》中初次露面,在《四渡赤水》中擔負了主演角色,但我們可以通過“人臉比對”軟件看一下,他實際上與青年時代的毛澤東還是有着較大差距的。
當然,長征時期的毛澤東與開國時期的毛澤東在面容上也差異較大,古月要從青年時代的扮相,突飛至中年時期的人物造型,這中間有着一條巨大的鴻溝。
但古月出色地完成了這樣的跳躍。
實際上,《開國大典》最初選擇毛澤東的扮演者是曾經扮演過同一時期人物形象的張克瑤。
但張克瑤在拍攝時,中風發作,病臥在牀,無奈之下,只演過青年時期毛澤東的古月被推上了前臺。
在《開國大典》裡,古月實現了自己年齡的跨越,更是完成了自己人物塑造上的躍遷。
在接下來的《大決戰》系列中,古月扮演的毛澤東足以擔當起電影裡的核心支撐力量,但從戲劇化的豐富性來說,並不如《開國大典》裡的他的表現。
而在《大決戰》中的人物形象,古月與原型人物的比對分值,也是忽高忽下,可以說,如果說他的造型比較接近《開國大典》時期,那麼,“人臉比對”判定的分值就較高。
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看到這時候的古月在軟件的審視中,並不與原型有着多高的相似性。
但顯然《開國大典》時期的這種高度相似性,給予了古月以更多的向神似方向去努力的機緣與寬容空間。
《肝膽相照》比對
日後,古月扮演角色形象在與人物原型比對時,反而低於《開國大典》時期,我們不妨看一看,有時候看起來很逼真的形象,在“人臉比對”軟件的驗證下,會看到相似度很低。
但這時候的古月顯然有了更多遊刃有餘的發揮餘裕,更從容地演繹出人物的精神與氣質,反而這個時期的古月,在我們的“人臉比對”軟件上顯示分值偏低。
可以說,從古月與人物原型相似度比對的由低位到高位再稍有跌落,可以看出一個演員在神似與形似之間走鋼絲的一個平衡點捕捉的分寸問題。
古月的演繹得到肯定,正是他從形似起步,從神似上着力,雖然他後期的造型在形似上,已經明顯不如巔峰時期的高仿性,但是他在神似的展現上邁出了更大的步伐,成就了一個在藝術形象上不斷上揚的提增脈線。
這就是“人臉比對”告訴我們的古月勝出的秘密。
這裡順便把另一位毛澤東的扮演者李克儉比對一下。
還有一位唐國強,他走的是演技派路線,追求的是他自認爲的神似,我們就不提他了,讓他沉浸在良好的自我感覺中,享受百分之百的相似的虛擬榮光吧,雖然他的分值低到一個旁觀者都覺得頗傷自尊心。
最後,我們還有一點時間,再用盧奇與他扮演的偉人之間進行一次比對,看看結果如何。
哇,盧奇確實很像,機器沒有撒謊。
本文由“文學私秘”原創,揭密文化隱衷,袒現創作要津,把握人性意旨,透視靈魂真相,敬請指正。如要轉載須徵得本人同意,並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