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古建築蘊含的歷史文化訊息

原標題:故宮古建築蘊含的歷史文化訊息

位於北京市中心的故宮(今故宮博物院),又名紫禁城,在明清時期爲帝王執政和生活的場所。故宮古建築羣數量衆多,造型宏偉,保存完整,爲北京中軸線建築羣的典型代表。

故宮古建築不僅體現了古人卓越的建築智慧,還被古人賦予了極爲豐富的文化內涵,具體包括建築佈局中的“五行”理論、建築命名中的儒家思想以及避暑、禦寒理念等。本次講座,我們將通過對故宮古建築與古人相關文化理念之間關係的梳理,幫助大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理解古人的故宮營建思路,從而進一步瞭解故宮建築的歷史脈絡。

“五行”之變

故宮古建築的佈局與“五行”理論密切相關。所謂“五行”,即古人將其對宇宙的認識通過“金”“木”“水”“火”“土”五種要素及變化來反映。

“五行”首先與方位存在密切聯繫。其中,“金”代表西方,“木”代表東方,“水”代表北方,“火”代表南方,“土”代表中間。《春秋繁露》載:“是故木居東方而主春氣,火居南方而主夏氣,金居西方而主秋氣,水居北方而主冬氣……土居中央,爲之天潤。”該觀點闡明瞭“五行”特點以及其與“五方”的具體關係。“五方”在對應“五行”的同時又與“五色”有聯繫:東方對應青色,西方對應白色,南方對應紅色,北方對應黑色,中央對應黃色。《禮記正義》載:“色,謂天龜玄、地龜黃、東青、西白、南赤、北黑也。”通過以上種種,古人形成了關於“五行”“五方”“五色”對應關係的認知。

故宮的整體佈局與“五行”相對應。如故宮的東區有南三所,爲皇子們生活的場所,而皇子處於人生成長階段,猶如春天成長的幼苗,因而該區域的建築功能與“五行”中的“木”對應;故宮的西區有慈寧宮,爲皇太后養老的場所,而皇太后往往被視爲處於人生圓滿階段,猶如秋天成熟的果樹,因而該區域的建築功能與“五行”中的“金”對應;故宮南部爲午門,其城臺爲紅色以顯示封建王朝皇權的威嚴,“紅”在古代多爲火焰的顏色,因而與“五行”中的“火”對應;故宮的北部有欽安殿和天一門,其中欽安殿內供奉道教水神――真武大帝,天一門的名字則源於“天一生水”,因而與“五行”中的“水”對應;故宮的核心區域爲外朝三大殿,爲皇帝執行政治權力的場所,寓意統治國土,且三大殿的平面形狀就爲“土”字形,從而與“五行”中的“土”對應。

古人認爲,“五行”之間存在“相生”關係。根據《白虎通疏證》等文獻記載,相生關係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古人對故宮的規劃佈局,與“五行相生”的理論有密切聯繫。比如故宮重要宮殿前布有貯水銅(鐵)缸。這些宮殿建築離內金水河、宮井等水源較遠,一旦遭受火患,宮殿前的缸中水就是主要的水源。缸之所以採用金屬而不用其他材料製成,其主要原因就與古人信奉“金生水”理論有關。又如故宮北部爲御花園,內種植大量樹木,北方對應“水”,因而有利於“水生木”,這也是御花園佈置於此的原因之一。

古人還認爲“五行”之間存在相剋(即此長彼消)關係。《五行大義》載:“克者,制罰爲義,以其力強能制弱,故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應地,故宮的平面佈局與“五行相剋”理論相符合。比如,故宮三大殿區域(即外朝)是不種樹的。對此,民間傳言解釋說這是爲防止刺客藏匿其中。這種說法乍一聽來似有道理,但實際上皇帝的生活區如養心殿、御花園等都種植有很多樹木,且高大茂密。由此來看,該說法不確。還有觀點認爲,古人於外朝不種樹的原因是爲了烘托帝王威嚴的氣氛,這種說法也不妥當。我們考察明清帝王在故宮以外舉行各類重要活動的場所,如天壇、太廟、社稷壇等,這些活動現場同樣需要威嚴莊重的氛圍,但這些地方的建築羣周邊卻種植了很多樹木。古人“紫禁城外朝不種樹”的做法,實際與“五行”中“木克土”理論相關。在古人的認知中,紫禁城外朝處於“五行”中“土”的方位,如果在太和殿廣場上廣植樹木,就會犯“木克土”之忌。

古人非常重視故宮的防火。文淵閣位於故宮東部、文華殿以北,建於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爲藏儲《四庫全書》的閣樓。乾隆皇帝下令建造文淵閣時,考慮到藏書最怕火患,採取了各種防火辦法,除了參照寧波天一閣的“純用磚L”(即採用磚牆砌築)之外,還受到古代“五行相剋”思想的影響:“五行”中“水克火”,考慮到“水”通常用黑色表示,“火”用紅色表示,爲避免藏書的文淵閣發生火患,於是乾隆皇帝下令把文淵閣瓦頂顏色設爲黑色,以滿足文淵閣的所謂“克火”的需求。

儒家思想

我國古代的儒家思想提倡德政、禮治和人治,追求德行的完善和人的道德價值實現,主張“義以爲上”的道德取向,重視主體與客體之間的適宜性和協調性。在故宮古建築命名中,儒家思想有着相當廣泛的體現,尤其以“內聖外王”“三綱五常”爲典型代表。

“內聖”指的是品德修養達到聖人的境界。故宮古建築命名亦體現“內聖”的要求,養心殿爲清朝雍正及以後皇帝的寢宮,而“養心”一詞,出自《孟子・盡心章句下》中的“養心莫善於寡慾”。這句話之意即有意識地控制慾望,這是古代儒家思想中修心養性的至高境界。養心殿內有三希堂,是乾隆皇帝的書房。其中,“三希”意爲“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此語源自北宋周敦頤的《通書・志學》,意即士人希望通過自己努力成爲賢人,賢人希望通過進一步努力成爲聖人,聖人則希望通過努力成爲知天之人。乾隆帝以“三希”命名書房,意在鼓勵自己不斷進取,達到“內聖”境界。又如乾清宮西側的弘德殿,在明代爲皇帝召見臣工之處,清代則爲皇帝辦理政務及讀書之處。“弘德”意爲“弘揚高尚品德”,源於《周易》的“君子以厚德載物”。弘德殿前抱廈掛有“奉三無私”匾額,後室掛有“太古心殿”匾額,後東室掛有“懷永圖”匾額。這些匾額的命名,都是皇帝提倡修心養性,不斷自我提高的理念體現。

古代儒家思想中的“外王”,指的是具有強大的執政能力、能夠執行王道。故宮古建築命名中的“外王”文化,具體體現之一就是前朝三大殿之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太和”“保和”之名,源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乃利貞”。此語中“大”即“太”之意,“太和”寓意宇宙間萬事萬物和諧統一。“保合”意爲神志專一以保持萬物和諧。“中和”之名則源自《禮記》中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這句話是在勉勵皇帝辦事不偏不倚,遵守中庸之道,這樣天下萬事萬物才能興旺發達。另一體現是故宮內廷後三宮的建築命名,“乾清宮”“坤寧宮”“交泰殿”的名字均源於《周易》。“乾清宮”對應“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意爲宏大的乾元(天)之氣,是萬物生長和發展的源泉和動力,而這種動力不斷貫穿於上天運行的道法中。“坤寧宮”對應“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意即有了偉大的坤元(地)之氣,大地上萬物生靈得到了滋潤生長,這就是對上天表達出來意願的呼應。“交泰殿”對應“天地交,泰,後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意即天地之氣相交互動,有利於萬事發展;君王往往利用這種規律來裁定執政法規,來管理天下百姓,期待國泰民安。在故宮建築的命名中,古人就是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寄託其“外王”的理念。

“三綱”是古代儒家思想中處理君臣、家庭關係的準則,亦可見於故宮部分古建築的命名。如皇極殿,這裡是乾隆帝歸政後臨朝受賀之所,“皇極”之名體現的是“三綱”之“君爲臣綱”。又如螽斯門爲西六宮門洞之一。其中,“螽斯”一詞源於《詩經・周南》,原句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螽斯是一種昆蟲,古人以其繁殖力強來喻多子多孫,以“螽斯”爲門名,體現了故宮命名中受到的“三綱”影響。再如慈寧宮爲皇太后安度晚年之所,其名中的“慈”寓意皇帝對皇太后的尊敬,“寧”則寓意平靜安寧的生活,亦是“三綱”影響的體現。

“五常”被古人用來代指仁、義、禮、智、信品質,故宮古建築的命名也運用此理念。故宮內多座建築名稱中含有“敬”字,古人認知中的“敬”一方面代表恭謙有禮的態度,另一方面代指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這都是符合古人“五常”要求的。故宮命名出現多組帶“敬”字的情況:位於建福宮建築區的敬勝齋,“敬勝”寓意勤勉不怠;位於武英殿建築區的敬思殿,“敬思”寓意慎重思考;位於重華宮建築區的崇敬殿,“崇敬”寓意崇尚恭敬等。

防暑之術

北京夏季炎熱,在故宮的建設和用具佈置中,古人有意識地採用了多種避暑方法。故宮古建築的屋頂採用挑檐做法,並使用厚重的牆體,都有利於建築內部的避暑。故宮內的冰窖建築,有利於藏冰納涼。另外故宮內使用的古代“冰箱”,既能冰鎮瓜果,還能起到“空調”作用。

故宮古建築的挑檐做法具有隔熱作用。故宮古建築屋頂檐部向外挑出(一般爲柱高的1/3左右),並略帶上翹的弧度,形成優美的曲線,這種做法稱爲挑檐。這種做法在夏季有利於避免陽光在正午時間照入室內。在夏季的北京地區,正午的太陽高度角約爲73度。屋檐往外挑出的一定尺寸,使建築外部的陽光照射達到某種特定的效果:在夏天且早上溫度較低時,太陽高度角很小,陽光能夠照射到建築內部;隨着室外溫度升高,太陽高度角逐漸增大,陽光照射室內的範圍逐漸減小;到了正午時分,太陽高度角達到約73度,陽光只能照射到檐柱外面,因而減少了傳入建築內部的熱量。上述整個過程猶如對建築的一個系統的降溫過程,使得炎熱的夏天屋內始終保持一絲涼意。

故宮古建築的牆體很厚,如太和殿牆體厚達1.45米,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在夏季有利於建築內部的防暑。牆體厚,一方面增加了外部熱量傳遞到建築內部的距離,從而使建築傳熱進入內部較少。另一方面,牆體材料不變、厚度增加,熱阻大、傳熱係數小,也有利於隔熱。牆體的構造做法亦有利於隔熱:兩側爲整磚砌築,中間則爲碎磚、碎石填充,古建工程稱“填餡”。這種斷面構造不僅節約材料,而且利於隔熱――外部熱量通過磚石材料的傳遞過程中,碎磚石之間的空隙,能夠有效阻擋熱量在顆粒之間的傳遞,從而減少進入建築內部的熱量。

冰窖是用於貯藏冰塊的建築。古人一般在冬季從河湖中採取冰塊,藏於冰窖中。其用途之一就是作爲第二年夏季消暑納涼之用。故宮在歷史上曾有冰窖5座,現存4座。各冰窖坐落在隆宗門外西南約100米處,建築的形制完全相同。各冰窖均坐落於院牆內,南北向佈置,外表呈現爲硬山屋頂、灰瓦面樣式,內部則爲半地下室形式,室內外地面高度差約2.0米。每座冰窖建築內部長約11米、寬約6.4米。古代沒有能源驅動的製冰設備,冰窖所存冰塊均採自天然,史料中稱採冰爲“打冰”。冰塊採自紫禁城周邊的河湖。冰塊的大小亦有規定。《大清會典》載:“取其明淨堅厚者,以方尺有五寸爲塊。”冰塊採出後存於冰窖,第二年天氣變熱時冰塊被取出,供宮廷人員消暑使用。明代劉侗、於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載:“立夏日,啓冰,賜文武大臣。”

故宮裡還使用古代“冰箱”,以乾隆御製款掐絲琺琅冰箱爲例,其箱體爲木質胎底,裡面鑲嵌一層鉛皮,外表面則採用掐絲琺琅工藝。箱體高45釐米,上下均爲正方形平面,上外口邊長72.5釐米,下外口邊長約63釐米,壁厚約3釐米,呈口大底小的鬥形。箱體底部一角有一個小圓孔,爲冰化時泄水之用。箱體的兩邊各有2個提環,做成雙龍戲珠形,美觀堅固。箱體露在表面的五面爲纏枝寶相花紋,底部爲冰梅紋飾,工藝細緻,色彩豔麗。這種冰箱的使用方法是:在冰箱內放入冰塊,蓋上面板;在箱座架子內放入接水盆,與箱體底部出水口位置對應。箱體內的冰塊融化,產生涼氣,並由面板上的錢紋孔向上冒出,逐漸散發到室內空間,使得室內降溫。冰塊融化後的水,從出水孔流出,進入水盆,以避免地面積水。另箱內中部可放架空擱板,擱板下部爲冰塊,上部可放西瓜、荔枝、葡萄等時令水果,讓冰塊既可冷凍瓜果,又能繼續發揮“空調”製冷的作用。

禦寒之法

爲了幫助居住在紫禁城中的帝王后妃抵禦冬天的寒冷,故宮中採用了豐富的取暖設施或保暖用具,如火地、手爐、火盆、火壺等。

火地即爲紫禁城古建築的地暖系統。火地由位於窗戶外面的地下操作口、窗戶裡面的地下爐腔、室內地面磚下面的火道組成。其基本操作過程是,宮廷服務人員身處操作口,將柴火或木炭置入爐腔內燃燒,炭火產生的熱源沿着火道路徑擴散,並由地下的出煙口排出,其間加熱地面磚,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熱和熱量向上輻射的規律由下至上進行傳導,從而保持室內的溫暖。操作口布置於室外,此舉不僅不影響室內人員的生活,還便於服務人員觀察室內的供暖效果,以及時增減炭火。在冬天以外的季節室外操作口不需使用時,通常會蓋上一個蓋板,以防止小動物鑽入。火爐產生的熱量(夾雜少量煙霧)在地下擴散後,仍會從地下的專門小口中排出,該出煙口位於室外臺明階條石的下部。出煙口採用銅錢紋鏤空磚雕堵塞,既美觀實用,又能防止小動物鑽入。這種做法也反映了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築智慧。

古人常用的手爐一般爲銅質或琺琅質。其體積較小,內裝有炭火,可手捧或放入袖內以便取暖。如故宮藏黑漆描金開光山水圖手爐,長約18.4釐米,寬約12.9釐米,高約14釐米(不含木質提樑)。其造型如同兩朵對接的雲朵,側面周圈則以黑漆爲底色,以我國傳統彩漆描金法繪出山水樓閣、綠樹飛鳥等圖案。此手爐側壁含內外兩層,內層爲銅膽,以貯木炭;外層爲木胎,以髹彩漆。手爐的蓋面,爲銅絲編織而成的罩網,主要功能是通風換氣。使用此手爐時,往爐內加燃炭,炭火產生的熱量(高溫)傳到銅內膽,銅內膽再將熱量傳給木外膽(適溫)。使用者的雙手捧爐即可感到溫暖舒適。

火盆是故宮取暖用具之一,其材質多爲銅或掐絲琺琅,內放燃炭。如故宮藏掐絲琺琅八吉祥紋火盆,口徑約52釐米,高約21釐米,三足底。火盆面周圈以天藍色琺琅釉爲底,面上飾以輪、蓋、罐、傘、螺、魚、花、腸等八種吉祥紋。火盆搬運相對方便,可用於前朝(辦公區)及內廷區域(生活區)。由於故宮前朝沒有火地,火盆成爲取暖的主要用具。根據《乾隆六年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載,時年(公元1741年)十二月初三,太監高玉等交“銅火盆大小五十八件、火盆罩大小三十四件”。該檔案又補載: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正月初九日,太監高玉等傳旨:“太和殿、中和殿着添火盆,照着養心殿現安之,火盆樣式放大些成造。”太和殿、中和殿均爲皇帝舉行重要禮儀活動的場所,乾隆帝要求增加火盆,目的是滿足冬季在殿內舉行活動時的取暖需求。

火壺是一種用於給水“保溫”的用具,故宮藏銀提樑方火壺即爲實物之一。此火壺長約0.33米,寬約0.2米,高約0.25米,主要組成部分包括:前方的壺嘴、中間的壺體(帶提樑)、後方的手柄。壺體頂面有兩個圓形的開口,前面的爲送炭口,後面的爲注水口。送炭口下面連接豎向內膽,內膽底部爲柵欄式,可使燃盡的炭末落入壺底。壺體正面有出炭口,用於清除壺底的炭末;出炭口表面有鏤刻紋飾,既美觀,又能通風助力炭火燃燒。內膽與壺體之間有較大空間,用於盛裝熱水。而由於燃炭供熱,火壺中的熱水可保證達到使用者所需的溫度。

清代畫作《弘曆歲朝行樂圖》中,火壺即位於乾隆皇帝旁邊的茶架之上。新年的室外比較寒冷,火壺就是爲皇帝提供熱水的實用器物之一。此圖中的火壺,其提樑與火壺底座連爲一體,且爲金質,集豪華與便利於一體。火壺坐落在底座上,形狀爲扁長方體;正面左下方有鑲金邊的長方形出炭口,與正上方頂面的送炭口對應;頂面後部的注水口精巧細緻。

這裡我們需要補充一點,上述介紹的蘊含古人各類理念的故宮建築及用具,其中大部分在過去是用於服務封建帝王及其親屬的。現在它們成爲故宮豐富歷史文化的寶貴實物資料,其中蘊含的古人建築理念、文化認知等歷史訊息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