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匾額上的“門”字,爲何書寫都不帶鉤?背後的真相滑稽又殘忍

去過故宮的朋友,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故宮每一道門匾額上的“門”字,右下角都是直挺挺地向下,沒有帶鉤。

古時候,門的繁體字爲“門”,如果不帶鉤的話,左右正好對稱,也符合古人的中正對稱的審美。難道古人真是爲了美學而故意寫錯的嗎?

其實不然。

這一錯誤的寫法,暗藏着古代帝王的封建迷信。明朝時期,還有一位書法家因爲門字的書寫被朱元璋冤殺,十分殘忍。

匾額上“門”字不帶鉤的書寫,最早源於南宋。

南宋之前,至少在漢朝時期,門字的書寫都是帶鉤的。漢朝之前,秦朝的篆文、周朝的金文和殷商的甲骨文,門字的書寫沒有鉤。

自漢朝起,尤其是漢末出現了楷書,自此“門”字帶鉤的書寫,幾乎成了約定成俗。

南宋時期,首都剛剛從汴梁遷都臨安。有一天,玉牒殿(專門存放皇室家譜的地方)失火,火勢之大,將殿門和文件資料都燒燬了。

宋高宗趙構知道後勃然大怒,開始追究相關責任人。大臣們面面相覷,最後有大臣上奏解釋說,“因門字有鉤,帶火筆,故招火厄”。

明朝人馬愈在《馬氏日誌》中也記載了這件事。“宋都臨安玉牒殿災,延及殿門,宰臣以門字有腳鉤,帶火筆,故招火災,遂撤額投火中及熄。後書門額者,多不鉤腳。”

意思是說,面對趙構的質問,宋朝的宰相將本次失火的原因歸咎於“門”字寫的不對,因爲帶了鉤,是火筆,招致了火災。這一解釋,趙構竟然信以爲真。

爲此,宋高宗趙構命人將以前的所有匾額都拆掉並燒燬,重新制作了不帶鉤的“門”字匾額。

到了明朝,更有一件滑稽的事。

明朝開國初期,朱元璋勵精圖治,修建了很多宮殿、官舍和城門。其中有一個叫做“集賢門”的官舍,專門用以集攬天下英才。

官舍修建好後,朱元璋找到“國朝第一”的書法家詹希原,命其爲大門匾額題字。

詹希原,字孟舉,號逸庵。明代書法家,他善寫大字,獨步當代。

掛匾那日,朱元璋親自揭幕,當他看到匾額上的“門”字時,大爲惱怒。原來詹希原寫的“門”字帶鉤了,惹怒了朱元璋。

朱元璋的意思是,“門”字帶鉤,堵住了賢士們的言路。集賢門本來是招賢納士的,這樣一個“門”字太不吉利。

於是命人將匾額拿下砸碎,並讓刑部以“居心不良”的罪名,將詹希原斬首示衆。

到了清朝,匾額上“門”字的書寫,依然不帶鉤。

尤其是乾隆皇帝,他最是認爲,門子上帶了鉤,猶如魚鉤一樣,很容易颳着自己的龍鱗。自己貴爲天子,絕不允許有傷害天子的做法。

爲此,他還特意下了一道聖旨,不允許故宮匾額上任何門字帶鉤。

由此,如今我們在故宮看到的不帶鉤的“門”字,皆出於此。

其實在古代,除了“門”字,學者們爲了更好的寓意,將常規的漢字特意書寫成“錯字”,也是常有的事。

如,位於西湖之畔的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觀魚”,其中的字碑是康熙的御筆,康熙在書寫時,特意將“魚”字下部的“四個點”,寫成了“三個點”。

因康熙信佛,他爲了不殺生,特意將四點變成三點。在古代,四點代表“火”,爲了避免魚在火上烤,康熙特意少寫一點,變成三點“水”。

還有在山東曲阜的孔府,有這麼一則對聯。上聯爲:與國成休安富尊榮公府第;下聯爲:同天並老文章道德聖人家。

其中,上聯中的“富”字,書法家在書寫的時候,特意將“富”字上的一點去掉了,寓意“富貴無頭”;下聯中的“章”字,下邊一豎直通頂端,表示“文章通天”。

這一特意“錯字”處理的方式,不僅體現了孔府特殊的門第身份,也讓後世遊人爲之稱讚,爲之叫絕。

讀者們,關於“故宮門匾上的錯字”,大家怎麼看?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