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推動產業生成式AI

工研院院士會議出席代表合影,包括史欽泰(前排左起)、陳興時、林本堅,工研院長劉文雄、施振榮、工研院董事長李世光、虞華年、林耕華、王康隆、楊振通,以及工研院法務長王鵬瑜(後排左起)、副院長鬍竹生、副院長張培仁,蕭慈飛、杜書伍、陳其宏、劉克振、童子賢、吳明賢、李謀偉,工研院執行副總暨總營運長兼AI策略長餘孝先、工研院行銷長林佳蓉、協理蘇孟宗。工研院/提供

工研院今年舉辦第12屆院士會議,針對「生成式人工智慧(GAI)」對臺灣的影響、商機與人才培育等議題進行討論。工研院院士認爲,GAI潛力大,是臺灣產業不可錯過的機會,應善用臺灣ICT整合的優勢,從三路全力推動,從發展「跨產業通用型GAI服務」如客服等起步;積極投入製造業、醫療等「產業專用型GAI」應用;進而打造適合臺灣的「在地化GAI應用商業模式」。

同時,工研院院士也呼籲政府,積極落實AI的管理,並借鏡歐盟、美國等國家的作法,積極應對AI帶來的智權、人才、社會等議題。期望透過GAI協助產業升級或創造新的商業模式,成爲臺灣的新競爭優勢。

今年工研院院士會議的主題爲「以GAI引領變革:挑戰與機遇」,對於臺灣應如何掌握GAI商機,工研院院士建議,首先要從發展「跨產業通用型GAI」開始,也就是優先發展風險可控、效益明顯的AI應用,例如企業客服互動系統、公司內部資料庫運用,或是在醫療數據出現異常時,自動示警。

其次是針對臺灣的優勢產業,例如製造業、醫療產業等,搭配微型化的AI模型,以及企業內部自建的大型語言模型(LLM),積極發展「產業專用型GAI」應用,降低成本、提高企業機密安全性,進而增進產業競爭力。

還有是因應國情,發展適合臺灣的「在地化GAI應用商業模式」,並走向國際,例如結合物聯網(IoT),積極開發高齡社會的應用科技,或是瞄準廣大華人客羣,發展以繁體中文GAI爲主的AI技術,充實中文資料庫,藉此搶攻全球商機。

工研院院士也建議政府 ,儘快立法以落實AI的管理,同時考量GAI強大的運算能力,網路數據中心的水電用量也大,臺灣可借鏡歐盟、美國等國做法,宜規範設備能源效率及水資源回收與再生。

此外,建議政府對AI的道德與倫理規範,或全民對AI的正確認識與使用方式等,需要規劃完整的策略與教育宣導。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