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善用大獲利、大配息、大減資的現金

工商社論

本報4月1日的頭版頭條報導,全體上市上櫃公司2021年的獲利,創下4兆2,980餘億元的歷史紀錄,而且寫下從未見過連續三季、每季獲利突破新臺幣1兆元的成績,2021年全年與2020年相較高出將近1.8兆元,年增率高達75.5%。

2020年爆發新冠疫情時,許多專家與企業領袖擔憂臺灣將會遭經濟封鎖重創,結果全體上市櫃公司在風暴中演出漂亮的逆轉勝,成功將危機化爲轉機,全年繳出2.45兆元的稅後純益,跌破一大羣專家的眼鏡。2021年初,又有一大羣專家認定2.45兆元將成爲臺灣上市櫃公司獲利的天花板,不料上市櫃公司再接再厲,再創75.5%的年增率。

仔細分析這一波臺灣上市櫃公司獲利創新高的內涵,我們可以看到幾個重大的趨勢。首先,增長的產業相當分散,優異的成績是集體奮鬥的成果,例如去年第四季獲利季增前五大產業爲運輸、電器電纜、生技、營建、與觀光業,年增前五大爲化工、觀光、鋼鐵、電器電纜與運輸,如果以個別公司來觀察,2021年稅後淨利較2020年翻倍增長的公司,家數高達321家,佔所有上市櫃公司家數的18.17%,這顯示臺灣上市櫃公司的總體經營能力獲得顯著的提升,不會過度集中在少數產業或是龍頭企業,平衡增長的樣態,有助於整體經濟長期持續的發展。

我們從龍頭企業的角度來看,也會看到平均、多元的樣貌。去年獲利超過1千億元的公司有八家,龍頭臺積電創下5,965.40億元的獲利紀錄,長榮、陽明、萬海三家海運公司合計也貢獻了5,076億元的獲利,另外有富邦與國泰兩家金控龍頭,以及鴻海、聯發科,八間獲利超過千億元的公司合計貢獻1.63兆元的獲利,分散在海運、金融、半導體與電子製造業。

其次,企業獲利的金額雖高,卻不存在「泡沫」的疑慮,我們回顧1985至1990年的大投機潮,上市公司獲利的增長與本土房地產價格暴漲互爲表裡,「資產股」與擁有資產的金融股的暴漲,最終引爆股市與房市的投機泡沫。但是將近四十年後的今天,臺股上市櫃公司總市值在2020年初爲39.1兆元,2022年2月的高點增值到62.8兆元,兩年股市總市值增長60.6%,甚至比獲利增長還低,這是臺灣股市理性運行的結果,上市櫃公司大股東、機構投資人、以及本土散戶態度謹慎,沒有因爲獲利增長就瘋狂追逐,可以看出我們深刻記取1990年前那一波大投機潮的教訓,大股東與投資人都以穩健成熟的專業心態迎接獲利增長,沒有泡沫疑慮,長期動能可期。

第三,去年超高的獲利成績是在新臺幣強勁升值下繳出的,相較於1985至1990年那一波匯率升值,曾經造成大量出口產業倒閉,如今臺灣上市櫃公司的體質更爲健全,因應匯率變動的能力更強,更重要的是產品擺脫低毛利的惡性循環,尖端的半導體制造業持續創造三成到五成的毛利率,傳統成衣、或是科技組裝業的毛利率也都能維持在雙位數,這是臺灣產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成就。

在創造高獲利的亮眼成績後,臺灣上市櫃公司的股東與經營團隊,必須進一步思考的重大議題,是如何運用獲利創造的充沛現金,爲企業轉型升級鋪墊出更穩健的增長之路。及至上週已經有1,569家公司宣佈今年的股息,累計超過新臺幣2兆元的現金股息要分派給股東,另外,市場專家以獲利的六成派息來估算,今年全體投資人可能將獲得2.5兆元的現金股息,這筆充沛的資金如何再投資,無疑是全體投資人智慧的考驗。

此外,今年由於長榮、友達、國巨等龍頭公司宣佈重大現金減資方案,統計年初至今有18家上市公司宣佈現金減資,總金額創下歷年新高,累計將退還超過570億元給股東,上市公司現金減資是資產負債表結構調整的結果,股東獲得減資的現金後,也跟現金股息分派相近,必須仔細思考如何選擇增長動能較強的企業進行再投資。

不只是股東獲得歷史巨量的現金,上市櫃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現金部位也大幅提升,近年臺灣各產業的上市櫃公司現金部位不斷增加,三年翻一倍的比比皆是,充沛的現金拿去償還利率幾乎等於零的銀行貸款,並不是最佳的財務決策,尋找高成長的標的進行再投資、加速進行併購、甚至擴大買回庫藏股都是相對較佳的選擇。

再創造天量的獲利之後,一向穩健保守的臺灣投資人與上市櫃公司經營團隊,必須思考如何維持增長動能,善用資產負債表及銀行帳戶裡的現金,選擇高成長的標的進行再投資。我們當然要謹記當年投機泡沫的教訓,卻也不能故步自封緊抱無收益的現金,從上市櫃公司到大股東到投資散戶,都應該發揮集體智慧,爲自家企業與整體產業找到未來十年的成長標的,再創臺灣上市櫃公司的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