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論超額儲蓄升逾三兆的隱憂 ──從1986年談起

工商社論

依主計總處日前公佈的資料,我國今年的超額儲蓄首度升破3兆,五年來(2016~2020)累計已逾13兆,這筆資金相當於中央政府年度預算的6倍,其規模之龐大可謂空前,這筆龐大的資金若不被引導到實體投資,對臺灣經濟將帶來極大的風險與隱憂。

談超額儲蓄先要明白何謂儲蓄,儲蓄這個詞彙容易讓人聯想到存摺裡累計了多少存款,然而國民所得統計所談的儲蓄沒有累計的概念,它不是存量統計,而是流量統計,所謂儲蓄指的是今年的所得減掉今年的消費所賸的餘額,例如今年我國的國民所得毛額(GNI)有20兆,加上國外經常移轉收支淨額後,減掉國民消費後的餘額7.7兆,這就是國民儲蓄,這筆錢愈多固然代表家庭愈富裕殷實,但也反映有大筆的資金被閒置,省吃儉用固然是美德,但是當人們都少開銷而多儲蓄,將會使得商業活動清淡,經濟趨於蕭條。

面對這麼多的儲蓄,這麼多的閒置資金,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銀行把這些錢導入企業投資或公共建設,讓閒錢協助企業取得擴廠的資金,也讓閒錢投入改善生活環境行列,如此一來,閒錢就不再是閒錢了。國民所得統計爲了解有多少閒錢投入實體投資,以儲蓄減投資加以衡量,此即所謂「超額儲蓄」,若這個數值爲負表示儲蓄太少,若爲零表示儲蓄已全數導入投資,是最佳狀態,若爲正值表示儲蓄太多,適度的超額儲蓄對經濟無害,惟過多的超額儲蓄就令人擔憂了。

何以這麼說,因爲這些閒置資金不用之於此,必用之於彼,不導入實體的企業投資、買設備、建廠房,必流向房市、股市而炒股、炒房。流向實體投資可以累積資本存量,有助於生產力,而流到股市、房市會把房價股價炒高,把這兩個資本市場弄得火熱看似繁榮,卻是隱憂重重而危機四伏,一旦失控,繁榮須臾便成了泡沫,而泡沫破滅的結果就是信心潰散,就是經濟蕭條,1930年代大蕭條、1990年臺股崩盤,2001年網路泡沫幻滅、2008年次貸風暴席捲全球成了金融海嘯,無一不是熱錢、閒錢追逐資本市場,終至泡沫崩潰所致。

就以1990年爲例,臺灣自1984年超額儲蓄快速升高,連續四年超額儲蓄率超過10%,1986年甚至超過20%,這個紀錄迄今仍未被打破,1984~1990年累計的超額儲蓄高達2.7兆,佔彼時GDP的六、七成,這正是「臺灣錢淹腳目」的年代,這麼多資金流入房市、股市,股價、房價隨之狂漲,看似繁榮的經濟實則危機四伏。以股市爲例,1988年初股價指數僅3,000點,次年秋天即升破萬點,再以臺北市的房市爲例,1988年初平均每坪不過14萬元,至1989年底已達31萬元。就在資本市場空前繁榮之際,1990年初疲態已現,短短半年股價從萬點跌破3,000點,經濟爲之重挫,社會爲之恐慌,多少人破產負債至今餘悸猶存,閒錢過多對經濟的危害,於此可知。

1990年距今已過30年,超額儲蓄的循環似有捲土重來之勢,2009年升破1兆,2014年登上2兆,今年首破3兆,我們把2009年至2020年的超額儲蓄加總起來已達24兆,已超過我們一年的GDP了,這麼龐大的超額儲蓄顯然不能用疫情海外資金匯入來解釋,因爲在今年疫情之前,從2009~2019年也已累積了21兆了,疫情、海外資金匯入確實讓超額儲蓄升高,但此前沒有疫情、沒有海外資金匯入也已達到空前新高,這說明其間有結構性問題存在,什麼問題?那就是投資太少,尤其是民間投資動能太弱。

相較1990年代(1990~1999)臺灣平均投資率26.6%,2000年代(2000~2009)已降至23.0%,最近十年(2010~2019)更降至22.0%,雖然政府去年說臺商回臺投資,會讓今年投資大爆發,但情況並不如預期,主計總處日前已把今年民間投資成長率調降至1.47%,事實上,若非半導體大廠持續投資,早已是負成長了。須知,臺灣投資動能趨緩已非一年半載的事,而是長期的問題,既是長期的問題,又如何能寄望於一、兩年就出現什麼大爆發呢?政府官員用詞浮誇的毛病有必要改一下,否則必被人看輕。

觀察最近十年亞洲鄰國的投資率,韓國31.2%、新加坡27.3%、日本23.4%、香港22.7%,我們雖與日、港相去不遠,但和韓國、新加坡卻有天壤之別,尤其是與我國產業型態相彷的韓國,我們的投資率落後近十個百分點,而這又不是一、兩年的統計,而是十年的統計,這數字所反映的臺韓差距,政府毫無察覺,仍成天以四小龍之首沾沾自喜,顯示謀事者的深度廣度皆有不足之處。

我們認爲,臺灣當前超額儲蓄過多所引發的總體效應與1986年似曾相識,今天股市、房市的熱絡彷彿又回到當年的情景,政府自應未雨綢繆,以免重蹈覆轍。然而,長期而言,解決之道仍在於擺脫兩岸的意識型態,致力於改善投資環境,方能有成。看看韓國投資率如此之高,我們如此之低,執政當局能不害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