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金融詐騙動搖國本 理財觀念應下向紮根

詐騙集團常冒名知名人士,並以虛假臉書粉絲專頁或廣告內容誤導投資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年詐騙案件層出不窮,手法更一再翻新,可說已動搖國本。依警政署統計,近六年每年詐欺案件都維持2萬件以上,其中又以投資詐欺比重居高不下,且穩居受害人年齡24歲至64歲的詐欺手法第一名,政府對此應拿出更積極有效的作爲因應。

內政部統計的六大主要詐騙手法,包括假投資詐騙、網路購物詐騙、解除分期付款詐騙、網路交友詐騙(愛情詐騙)、猜猜我是誰(親友詐騙)和假檢警(公務機關)詐騙。其中假投資詐騙的金額往往最大,且讓民衆防不勝防,近期的澳豐基金即是最佳例證。

握有1,000億元規模的澳豐金融集團日前宣告倒閉,引爆臺灣史上最大金融詐騙案,國內受害投資人高達上萬名;就連義隆電、寶齡富錦、臺端、宏致、時報、新復興、巨有科技、欣天然、南光、創爲精密等上市櫃企業,也踩到澳豐地雷。

從澳豐的例子來看,旗下約有40檔基金、票券等金融商品,整體資金規模約新臺幣1,000億元,且相關商品的購買門檻10萬美元起跳,表面上看來等同規模不小的投資公司,因此其宣稱提供高額、穩定報酬,每年年化報酬率可達8%至10%,投資人也不容易起疑。

此外,澳豐公司登記是在賽普勒斯,投資人對該公司實際情況難以查證,僅能靠其他投資人「口耳相傳」。一直到澳豐無法付息,並在官網公告「澳豐金融集團自願放棄經營」和「澳豐金融集團旗下力量基金清算」,投資人才驚覺踩雷。

類似澳豐的情況並非特例,一直到現在仍有不少境外投資公司宣稱提供高於定存的穩定收益來招攬投資人,就算金管會一再呼籲,國人投資未經註冊的境外商品,面臨損失時恐求償無門,仍擋不住投資人追求高報酬的慾望,坊間的股友社、炒股社團也是同樣道理。

對此,政府也攜手大型網路平臺業者打擊投資詐騙廣告,根據金管會最新統計,自今年4月10日至7月28日止,金管會及證券周邊單位通報Google及Meta的投資詐騙廣告合計5,479件,其中已下架95.51%。其中投資詐騙廣告態樣,以冒名金融機構或名人、誘人加入LINE羣組最普遍。

其中詐騙集團冒名方面,最常見冒名金融機構、證券期貨業董事長、財經名人或知名人士,並以虛假臉書粉絲專頁或廣告內容誤導投資人;誘人加入LINE羣組,則主要是投放廣告內容假稱可提供飆股名單、股票投資分析等,誘使投資人點選連結加入LINE羣。

就此金管會也多次邀集Google、Meta及相關部會研商投資詐騙廣告搜報機制,並與兩大網路平臺業者達成「政府通報、快速下架」共識,並由證券周邊單位協力搜報違反投信投顧法或僞冒名人的投資詐騙廣告。相關單位也透過實體及網路數位等多重管道,加強宣導防詐。

但從相關數據不難發現幾個現象,首先是冒名詐騙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特別是現在網路無國界,且難以查驗身分,單靠主管機關監視、平臺業者下架,只是治標不治本,解決了一個假帳號,後面可能還有千千萬萬個冒名帳戶難以防範。

其次是投資人對理財的需求殷切、但理財觀念不足,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時,往往輕忽了可能的風險,纔會相信會有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名人會傳授明牌,進而冒着可能拿不回本金的風險去盲目投資,且這類投資人通常連自己投資商品的內容是什麼都不太清楚。

最後則是科技進步下,各種投資訊息較過往更加混亂,包括跨境商品的真僞,或是日後生成式AI的深僞技術會不會讓所謂名人在網路的身分更難辨認,或是相關技術有沒有可能讓不法集團冒名投資、移轉財物,都是主管機關在打詐、防詐時要更重視的議題。

隨着時代進步,詐騙的方式也不斷在演化,從過往的電話、簡訊推進到網路、社交平臺和通訊軟體,政府的防詐也從之前阻止民衆臨櫃轉帳等,深化到避免投資人有不合常規的投資行爲,例如投資來路不明的海外商品,以高會費加入股友社。

殺頭生意有人做,政府就算再盡力,想從源頭消滅詐騙集團,可說是不可能的任務。且新一代的金融投資詐騙,某種程度上被詐欺者已從過往的被動化爲主動,即是透過民衆「求財」心態,誘導其主動投資,因此重點還是在提高對民衆的防詐和理財教育,纔是治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