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何以普羅大衆對通膨如此有感?
工商社論》
根據主計總處統計,我國今年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3.05%,創半年以來最大漲幅,而2、3月CPI年增率分別降至2.43%和2.35%,惟仍然遠高於通膨警戒值2%,雖然1、2月CPI摻雜着農曆春節之季節性因素,但今年前三個月CPI平均漲幅高達2.62%,物價上漲仍相當顯著,使民衆苦不堪言。
若與世界主要國家今年前兩個月的CPI平均漲幅相比,歐元區漲8.6%、美國漲6.2%、南韓漲5.0%,臺灣物價上漲幅度(2.74%)並不算高。另外,根據S&P Global今年3月的預測值,2023年全球CPI年增率5.25%,較2022年之7.60%已下降2.35個百分點,因此全球通膨在美國帶頭升息下,似乎已經趨緩,那麼爲何臺灣民衆仍對通膨這麼有感呢?
究其成因,首先,臺灣經過季節調整後的CPI年增率自2021年8月以來,已經連續20個月超過警戒值的2%,因此雖然漲幅不算高,但是物價持續上升,導致民衆之通膨預期不斷維持在高檔,而透過通膨預期,更有可能讓通膨自我實現,因此這樣的通膨預期往往比通膨本身更可怕。央行自然深知此一道理,所以即便經濟前景不樂觀,卻依然選擇在美國聯準會3月升息一碼後跟進升息半碼。
另一方面,根據主計總處於2月22日召開的所得評審會預測,2023年CPI上漲率爲2.16%,較上次預測值上修0.3個百分點,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邊境解封帶動跨境旅遊擴增,進而推升國內相關服務價格,又加上外食費用與房租漲勢延續,所以導致此一結果。略高於2%的CPI上漲率看似溫和,但令民衆擔心的是近期肇因於服務類商品價格持續攀升而導致的物價上漲,服務類商品價格具有易漲難跌之僵固性特質,一旦價格上升,之後恐怕就再也回不去了。
此外,再依主計總處分析,如果按所得層級CPI年增率來看,今年低所得(可支配所得最低20%)家庭1到3月平均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87%,而中所得(可支配所得中間60%)家庭1到3月平均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60%,同時高所得(可支配所得最高20%)家庭平均CPI較去年同期上漲2.54%,可見中低所得家庭1到3月平均CPI較上年同月漲幅高於高所得家庭,主要原因在於漲幅較大的食物類支出,其在中低所得家庭佔比(權重)遠高於高所得家庭,而所有家庭中,中低所得者就佔了80%,爲所謂的「普羅大衆」,他們對物價上漲的感受度也就特別高。
尤有甚之,再根據主計總處統計,2021~2022實質經常性薪資皆屬於負成長,分別爲-0.04%以及-0.15%,而今年1至2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幅更高達0.34%,創近十年同期最大減幅。實質薪資成長率等於「名目薪資成長率扣除通貨膨脹率」,當名目薪資成長率追不上通貨膨脹率,就會造成實質薪資成長率爲負值,也就是受薪階級雖然表面上領取更多薪水,但能夠購買的物品反而減少,因而導致日子越來越苦。
再加上近年來臺灣經濟表現雖然相當不錯,但受僱人員報酬率卻節節下降,例如2019年受僱人員報酬率尚有46.04%,但2021年卻只剩下43.03%,這反映了臺灣經濟成長果實有「資本家拿得多、受薪階級拿得少」的現象。上述實質薪資負成長以及受僱人員報酬率下降,在物價連續上漲的情境下,臺灣民衆對通膨的存在當然特別有感。
最後,雪上加霜的是,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決議4月電價調漲,平均漲幅爲11%。雖然在顧民生的大前提下,9成以上的民生用電、84%小商家不調漲,但是產業高壓用電大戶調漲17%、商業低壓用電調漲10%,可能都會反映在未來商品售價上,這種電價上漲的連鎖漲價效應,將會對今年臺灣的通膨率造成推升的現象,也會更加深民衆之通膨預期,政府不可等閒視之。
總而言之,連續的物價上漲,導致民衆之通膨預期持續在高檔,以及服務類商品價格具有易漲難跌之僵固性特質,再加上物價上漲對中低所得者影響相對大,且實質薪資負成長及受僱人員報酬率下降,都是臺灣民衆近期對通膨如此有感的主因。政府應強化對通膨及預期通膨的瞭解,甚至可以考慮進行民衆通膨預期的調查,以利推動消弭民衆通膨預期的有效施政措施,讓人民得以在物價平穩中安居樂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