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股整併難 「民民併」恐成唯一解

距離政府推動二次金改已過了廿年,臺灣要能再找到金融整並的活力,寄望「公公並」或「公民並」恐怕很難,「民民並」恐成唯一出路。財政部前部長、政大國際金融管理學院院長蘇建榮,身兼銀行公會理事長的兆豐金控董事長董瑞斌都說,考量員工的意願和文化的整合,推動公股進入金融整並戰場難度極高。

董瑞斌說,在公股體系,不論是金控對金控或金控對銀行的整並都不可能,工會反彈和文化整合都是問題。

蘇建榮則說,金融市場透過整並追求亞太級的大型銀行,是可以期待的目標,但比起民民並,公公並的難度大得多,因爲推動公公並,文化整合及員工意願、工會反彈都是障礙。

董瑞斌直言,在現實氛圍下,公民並不論誰並誰,都不可能,若公股並民營,就價格再划算,也會動輒被扣上「圖利」罪名;至於民並公更會被扣上「賤賣國產」的帽子,因此過去廿年不斷試驗都未成功,公股若要整並,務實作法是推動公股金控之間小型子公司的整合,且保障不會裁員。

蘇建榮指出,公股機構有其政策任務,和一般民營機構很不一樣,此外,公股和民營的文化更不相同,因此很難融合,也構成未來綜效發揮的挑戰,他認爲文化的融合是綜效發揮的重要前提。

而在未來金融市場推動整並上,除了規模變大,另外如風險承擔能力、跨足國際市場能是會否真能因此更強,也是要考量的重點。

財政部官員迴應,對於公股整並,只要行庫之間有共識都樂見其成,這些共識也包括員工的權益,還有合併之後的綜效,另外程序也必須要符合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

金管會表示,支持優良整並的立場並沒有改變,且正研擬把法規訂定得更明確以迴應國內金融整並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