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菜轉銷超市碰壁 農民損失最大

本土疫情嚴峻,學校停課導致營養午餐團膳業者叫苦連天,連帶讓供應端的農民大受衝擊。圖爲去年雲林小學生吃營養午餐仍使用防疫隔板。(本報資料照片)

疫情導致大規模停課,營養午餐不供應,除團膳業者叫苦連天,農民也成受災戶!農民表示,停課讓蔬菜出貨量大減,就算轉到超市通路,也會碰到規格、品質要求不同而談不攏情形,最大損失還是在農民這個供應端。

教育部統計,全國確診學生人數已逾18萬人,已超過6000校停課,營養午餐也因此暫供。

正暘農產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志漢表示,各縣市持續停課,但低收入戶或家中沒有電腦的孩子還是要去學校上課,因此現在1天蔬菜出貨量從27到30公噸,降到只剩3至4噸,只能請契作農民繼續減少後面的種植量。

黃志漢說,農糧署有透過「有機農民生產轉銷補貼作業規範」媒合超市和實體量販店,以蔬菜箱形式來轉銷,去年蔬菜箱賣得不錯。但今年因爲超市端本身供應還算順暢,加上沒有三級警戒,今年蔬菜箱反而不好推。

他說,農民端和食材供應商損失相當大,尤其食材供應商收的菜無處可去,只好冰起來,除了一方面要持續支出冷藏所需的電費,另一方面媒合通路時,也會碰到運送、價格、品質等問題,例如超市要求的蔬菜規格受限於包裝,農民端和通路端也可能談不攏。

菜農林佳新表示,學童停課,北部團膳業者停止供餐,要求產地合作社與截切業者停止供貨,也就不會向農民叫貨。原本依照計劃生產的蔬菜就會跑到傳統議價市場、包裝場、拍賣市場等,大家一起大打混戰,自然導致產地價格不佳,真正的損失還是農民端。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只要是受停課影響的契作學校午餐有機食材農企業,都適用「有機農民生產轉銷補貼作業規範」補貼,生產的有機蔬菜將協助媒合到各通路,也會捐贈給社福單位等,農糧署會透過持續轉供來協助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