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正在爲董明珠的個人錯誤付出慘痛代價

作者:關不羽

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以亂說。

董明珠真要改改心情不好就發表暴論的壞習慣了。最新出爐的“建議立法對員工跳槽收培訓費”論,嚇壞了打工人。

大家都知道,因爲愛將孟羽童的單飛,董老師意難平很久了。這條專治跳槽的立法建議,算是再補一刀。可是,這不該是董明珠當下最該操心的話題。

12月19日,格力收購格力鈦的股份轉讓協議塵埃落定,受讓其合計持有的24.54%格力鈦股份,交易作價約10.15億元。單子不大,動靜不小。

12月20日,A股開盤後,格力電器股價跳水,午後股價持續走低,至收盤大跌超7%,總市值跌至1749億元,不到“老朋友”美的集團的一半。

股價起起伏伏,對見慣大風大浪的董明珠而言或許算不上什麼大事,也不至於對格力的經營有多大沖擊。但是,牽扯上格力鈦,性質就些不同了。格力鈦,就是那個“套走董小姐26億”的珠海銀隆。

收購珠海銀隆是董明珠商業生涯的最大污點,格力集團爲這一錯誤決策買了好幾年的單,股東股民乃至格力員工都“意難平”了。

珠海銀隆新能源,成立於2008年。製造鈦酸鋰電池起家,新能源汽車的風口時飛了一波,號稱是“國內少有的形成了從鋰電池材料、鋰電池、模組/PACK動力總成、新能源整車、儲能系統設備到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回收的閉合式循環產業鏈的綜合性新能源產業集團”。

不知道董老師是不是看得懂那麼多術語,反正我是看不懂。看得懂看不懂都不妨礙董老師看好珠海銀隆,還是那種一見鍾情、“非她不娶”式的看好。

2015年一次企業家論壇活動上,珠海銀隆掌門人魏銀倉結識了董明珠。據說是魏銀倉主動搭話董明珠的,董明珠一開始並沒顯示出多大熱情。這應該是真的,畢竟以董明珠的江湖地位,拜碼頭、抱大腿的太多了,熱情不起來。

可是,三言兩語後,董明珠的態度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從不太熱情變成了興致盎然,很快就向董事會提出了130億收購了銀隆100%股份的方案。這事幾乎到了臨門一腳的階段,格力甚至爲此停牌。

魏銀倉有什麼魔力,能讓江湖人稱“鐵娘子”的“董小姐”一見傾心?大概是氣味相投的緣故吧。

魏銀倉的起點不高,從汽車修理工起步,勵志的草根成長軌跡和銷售出身的董明珠相仿。

魏總還是特別強調家國情懷的生意人,據說當年看不慣外國人壟斷動力電池技術,怒砸3億美元從美國買回來鈦酸鋰電池的先進技術,情懷和氣勢堪比回收圓明園獸首。

不過,這個價值3億美刀的“先進技術”是個燙山芋。鈦酸鋰電池太大了,不適合小型客車。好在魏銀倉的“家國情懷”,收到了投桃報李的回報。小型客車裝不上去,大型客車可以裝啊。於是乎,政府補助和公交車訂單成了銀隆吸引投資的賣點。

魏總拿過的最大一筆補助,是2013年珠海金灣政府撥給的1.12億科研項目經費。魏銀倉收錢辦事不含糊,資金還沒到賬就安排的明明白白的——分兩次以購買貨物的名義轉出,成功套現。

魏總不僅善於套現,還善於“轉現”。他慣常的操作方式是轉賣專利,左手倒右手,資金就這麼從政府口袋轉到銀隆的口袋,再倒進自己的口袋。

2014年,魏銀倉幹了一票大的,以公司名義將賬目上的4.99億轉給深圳格銀公司,而銀格的法人正是魏銀倉的小姨子。

經過這番膽大心細的倒騰,銀隆是虧的只剩先進技術和大筆投入科技研發的好報表了,是時候找接盤俠了。2015年魏總和董明珠的相會,是金風玉露的“一見鍾情”——含金量130億。

不過,由於銀隆的事蹟過於驚豔,一向唯董明珠馬首是瞻的格力董事會難得地表示了小小的不同意見,130億收購銀隆100%股份的計劃擱淺。董事會不配合,也沒攔住董明珠的造車夢。

130億沒成,26億來了。意難平的董明珠,以個人名義出資10億,再拿出16億的資產進行股權質押,共計26億,買下了銀隆17.46%的股份。

董小姐心動加行動,帶動了她的朋友圈,劉強東、王健林乃至神秘兮兮的“陝煤系”紛紛跟進,此外還有中集集團2億。

反正是董明珠以一己之力,把珠海銀隆打造成了“造車熱”最耀眼的明珠。如果珠海銀隆能夠成功,絕對是董小姐又一段巔峰傳奇。

然而,珠海銀隆的傳奇註定不屬於董明珠,而是屬於魏銀倉的,是“魏銀倉套走董明珠26億元”的傳奇。

2016年底,董明珠和她的朋友圈正式完成了對銀隆的收購。董明珠很快就發現自己終究是錯付了,這次意難平的衝動,是明珠投暗的滑鐵盧。

董明珠的個人光環能給銀隆輸血,卻不能改變銀隆自由落體的趨勢。甚至這場乾柴烈火的雙向奔赴,加速了銀隆的下墜。

銀隆的主要問題有兩個:

2021年8月,格力電器通過參與司法拍賣公開競拍方式出資18.28億元人民幣競得銀隆30.47%的股權。

同時,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持有銀隆17.46%的股權對應的表決權委託格力電器行使。至此,格力電器擁有銀隆47.93%的表決權,銀隆也成爲格力電器的控股子公司。同年11月,銀隆正式更名爲“格力鈦”。

格力接盤銀隆的解釋千百條,都不能改變外界的看法——格力給董明珠的決策失誤買單。

說好的個人名義、個人出資,怎麼就成了格力出面善後呢?

更耐人尋味的是,8月份格力砸進銀隆的18億資金,12月就啓動了格力員工持股計劃之間的關係。以拍賣方式收購銀隆股份可不能打白條,即便格力號稱坐擁1500億現金儲備,但是18億元的現金出手,還是要算賬的。

同年12月,格力通過非交易過戶方式將4633.45萬股過戶至“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專戶,本員工持股計劃購買公司回購股份的價格爲27.68元/股,購買金額合計11.4億元。

當時格力的股價50元出頭,可以善意地理解爲格力把股票質押套現的對象從銀行換成了自家員工。這也意味着股價下跌的風險也由員工承擔了。年底這筆員工持股回進來的十幾億現金,很合時宜地補上了接盤銀隆的18億現金窟窿。

這套行雲流水的操作,格力過了一個好年。但是,賬單可以延後,終究是要付的。

2021年更名格力鈦後,公司的經營並沒有多大起色。

造車是個無底洞,百八十億現金往裡填,連個水花都起不來。格力鈦解決現金飢渴的最後希望就是上市。但是,2018年5月銀隆中斷的IPO之路,格力鈦也沒能續上。

以目前的股市情況,也看不出任何指望。所以,12月19日格力再次出手10個億,也算意料之中。

這次是幫董小姐的朋友圈解套,格力的10個億接盤了劉強東、王健林、“陝煤系”的股權。董小姐講義氣,是格力了出錢。

另外,11月底,格力提前結束了員工持股計劃,格力員工躲過了這輪暴跌。

這是僥倖,還是格力高層預判會有此劫?畢竟自從和銀隆捆綁後,每一次和銀隆相關的消息出來,格力股價都會往下走,規律很明顯。某種程度上講,格力的股民也在爲董明珠當年的“意難平”買了好幾年的單。

但願這次是最後一次格力集團、格力員工、格力股民爲銀隆埋單。

銀隆爛攤子的代價幾十億,真不是董小姐惦記的員工訓練費能比的。

按照董小姐“依法治你”的思路,是不是該立法禁止企業掌門人任性的代價轉嫁給員工和股東呢?

所以說,心情不好可以理解,但是心情不好就亂髮暴論可不行。作爲企業當家人,與其指責員工跳槽的“罪行”,更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經營管理上的不足。你那麼重用的員工都要棄你而去,生氣是人之常情,拿立法這麼重大的題目當撒氣桶,就過分了。

總之,員工有跳槽的自由,老闆有經營的責任,對於企業而言,老闆盡責是員工忠誠度的基礎。如果沒有銀隆之亂的幾年紛擾,或許人家小孟還在董明珠鞍前馬後奔忙,說着“看你開會都是種享受”的騷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