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斯哥現場觀察》英國進入後疫情時代 臺灣持續加油

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洪孟楷參與在格拉斯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立法委員洪孟楷提供)

在格拉斯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兩週來約有五萬人蔘與開會。(立法委員洪孟楷提供)

這次觀察氣候變遷峰會,並前往疫情死灰復燃的歐洲,心中難免有所顧慮,然而在伊斯坦堡的轉機,以及英國的五天行程中,看出國際對於與疫情共處的調適和方法,後疫情時代逐步來臨,「他山之石可以攻錯」臺灣確實也該迎頭趕上。

在格拉斯哥舉辦的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兩週來約有五萬人蔘與開會,如加上維安、警力、志工、或表達訴求等羣衆,至少有十至十五萬人蔘與;這佔了全市60萬人口的四分之一,與會的各國會議代表都不需隔離,即可入關正常融入社會,街頭的餐廳、大衆運輸依然正常運行。

近兩年的學習和教育已讓人類瞭解,口罩絕對是防止口沫感染疾病的最好阻隔方式;同樣的畫面也呈現在飛行途中,無論是在伊斯坦堡的停留,或是飛機上空服員,不分種族、國籍,人人口罩緊戴,戴口罩不再是患者或某些歐洲人的刻板象徵,反而是國際交流的基本禮貌及自我保護。

不過因疫情肆虐,登機或轉機花費等待時間更長,臺灣登機前除自備48小時內PCR陰性報告,還需先至英國網站註冊接種證明、住宿地點,重點是自費約900元臺幣購買另一組PCR檢定寄送到飯店或停留處,在抵達英國48小時內自行採集後回寄給衛生單位,上述一項沒有完成皆不能登機;而進入會場每天需自行在飯店內快篩陰性後才能通行,第一天有團員不清楚這樣規定,以爲24小時內即可,前一晚11點多做得快篩,到了現場一樣不準通關,「抱歉,規定是規定,今天是八號,就一定要看到八號的快篩。」警衛禮貌但堅決地在入口處要求補篩。

登機時更加強到四關檢驗,讓原本就因飛安議題而需一兩個小時的提前更加耗時,四關檢驗除了確認兩劑疫苗完整接種、也確認是否購買英國PCR及登記、最後纔是傳統的海關檢查護照等。而以往在海關需要脫下帽子,但現在卻沒有強制規定需脫下口罩,我猜瞳孔辨識技術這兩年應該會進步神速,小至手機人臉辨識,大至國安議題,如果人人都戴着口罩,要短時間內查出特定人員,瞳孔或其他的生物特徵辨識,絕對會加緊研發。(說不定已經使用中了)

另外關於疫苗接種,利用餐敘時與英國籍議員討論,他們表示「全英國完整接種率已經高達九成,有些特定地區甚至九成五,這是能夠恢復正常生活的關鍵。」即便媒體報導每天確診人數數百至上千人,但重病和死亡率卻控制得宜,新冠肺炎越趨流感化,市民也就越不會糾結在數字上恐慌。追求清零?他們笑着說,這不是他們處理疫情的方式。

討論到臺灣目前面臨的疫苗緩打潮,英國也曾有過,這時議員笑笑地拿出手機QR code顯示,說這是他的「完整接種身分證(ID)」,每個施打過兩劑者都會有個編碼,進出官方規定的某些高風險場所,如餐廳、酒吧、戲院等、或是參與大型聚會,務必給工作人員掃碼確認纔可進入,變相讓民衆爲了恢復正常生活而願意接種,以換取生活上的一切便利。相較臺灣是民衆自行掃場所條碼,但不確定何時用到;反過來要求民衆提供接種證明,也許是有效鼓勵施打疫苗的方式之一。

愛丁堡是全世界最著名的文化觀光城市之一,每年七月到九月的藝術節、軍樂節,讓超過450萬的遊客涌入人口僅40萬的城市;愛丁堡市長說,去年因疫情停辦,今年小規模復辦,要達到過往榮景至少要五年時間;因此人類如何自保、學習與疫情共處、如何安全地恢復以往生活,靠的是醫衛專業和個人生活習慣的養成,歐洲國家的幾點做法及思考,相信能讓臺灣借鏡,逐步邁入後疫情時代,纔是我們應該共同努力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