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知識乾貨,爲何我們愛收藏卻很少看?

上圖中有一個日語單詞TSUNDOKU,下面用英語做了解釋,即“買書不讀”。家中堆積成山的書,本身就提供了一份慰藉,一種安全感。

你是否會聯想到今天網絡上的海量信息?你在工作中是否也經常有這樣的操作:這個內容挺好,先收藏;這個視頻不錯,先碼上。遲早,我能打造出個“私人智庫”!

這種“收藏=學習”的習慣,正在逐漸改變我們的大腦。你會發現,收藏夾裡的東西越來越多,但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工作能力並沒有因此而發生太大改變。

爲什麼會這樣?難道是“知識都學雜了”?

客觀上講,數字時代下的信息生產已經嚴重過剩,信息獲取渠道也非常多元,“信息超載”早已不是什麼新鮮概念。

然而,人類接受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並沒有因此跟上信息爆炸式發展的速度。千百年來的進化機制在這裡依舊“矇昧”。

回想,起初我們是主動查找和收集信息,現在會依據個人的瀏覽軌跡進行算法推薦。

數字化不僅弱化了大腦運用記憶、理解、演繹和判斷的能力,還剝奪了我們被自然賦予的選擇權力和思考的樂趣。

技術正在利用大腦對信息渴望的本能,誘導我們不斷獲取,讓更多信息充塞我們的大腦,形成所謂的“信息成癮”。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部的孫彼得教授率先提出了“信息成癮”這個概念。他指出:在信息爆炸時代,人們對信息的吸收是成平方數增長的,但人類的思維模式還沒有很好地調整到可以接受如此大量信息的階段,由此就會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強迫和緊張。

主觀上講,人們往往會因目標不確定而感到焦慮,缺乏安全感,同時也可能厭惡損失、篩選無能,這就導致人們對所看到、聽到、接觸到的信息,全都想了解想吸收,所謂“技多不壓身”,自覺未來一定能用得上。

還種對知識的“貪婪”,只會讓收藏夾日益臃腫,而目標和能力卻從未因此而清晰和提升。時間一久,你甚至會認爲放入收藏夾的內容已經學過了,或是產生遲早會學的錯覺。畢竟大腦天生喜歡“偷懶”,這種錯覺最能降低大腦的能耗,何樂而不爲。

所以說,“數字化堆”和有形的“落灰書籍堆”沒有本質區別。收集行爲≠真正學習,這種做法無法對大腦產生積極影響,讓認知和行爲發生相應的變化。

這種做法不僅無益,反而危害巨大。它只是非常淺層的信息攝取行爲和習慣,例如刷微博、B站、知乎、朋友圈、抖音等,雖然滿足大腦對信息無止境的需求,卻損害了我們的專注力和深度思考的能力。

進一步講,“這種反覆地‘刷’的行爲,一旦被迫中止,還可能出現軀體症狀,產生與吸毒者突然被強制戒毒時類似的反應。”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沈政教授稱。“這是因爲,我們大腦中有三分之一的結構屬於行爲強化系統,當我們反覆做一件事時,就會使行爲強化系統過度興奮,引發交感神經系統的變化,讓我們對反覆從事的行爲上癮。” 沈政教授解釋道。

當然,一定會有不少人強調,工作已經很累了,還要養娃,自己的靈魂簡直無處安放。不僅沒時間學習,愉快地刷個手機還要承受壓力。擴充收藏夾,已經是積極的人生了,不是嗎?!的確,“跑不動、也跑不掉”的中年危機不會放過任何人。

同樣是中年危機,但在不斷掙扎中,慢慢發現複利思維會緩慢地幫助我們改善生活。下面是我個人的現身說法,跟大家分享:

目標是利用4~8周的時間,瞭解複利思維是如何幫我們更好地生活的。

目標確定後,接下來我們把它變成一個可行性非常強的動作流程,簡單規劃如下:

第1~2周,收集並閱讀“複利”的資料,拉出框架。用2~3天輸出一個≥200字的心得,也可錄製1分鐘左右的小視頻。爲了激勵自己,可以朋友圈分享。

第3~6周,列出具體的複利動作,然後對照實施:(1)把對應生活工作所需的符合複利的事情列出來,並陳列理由。(2)對重要度和可行性進行判斷,做一個簡單的四象限圖。下圖所示:

圖中,找到收藏夾中有關“運動”的系列內容,例如跑步、負重練習等。以“跑步”爲例,嘗試按照專業意見進行練習,並保持2~3天輸出一條心得。

比如我的心得是:運動複利前期收益驚人!47天11次跑步,身體機能提升12%。如果沒感覺,可以做個類比,如投資10萬元,47天后賬面上多了1.2萬元,合計11.2萬,堪比高利貸收益!當然,身體機能提升會隨着重複次數增加,觸及天花板,但早期收益非常明顯,而且和無運動的人相比,身心會更加健康。

總的來說,把學習目標,通過長週期來消化,並建立豐富的應用場景,是達成目標的關鍵。正如一個朋友所言,北京特級教師都有一個共同點,政策解讀能力超強,而且可以快速、直接轉化成若干教學場景中的若干精準動作。所以,收藏夾裡的知識,是可以轉化成真實生活或工作場景下的具體動作,讓我們真正因“收藏”而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