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售貨小哥自稱「雲南吳彥祖」 靠社牛推銷成網紅打卡點

大陸高鐵售貨小哥自稱「雲南吳彥祖」,靠社牛推銷成網紅打卡點。(摘自抖音截圖)

據「Vista看天下」報導,近日,一位「社交悍匪型銷冠」列車售貨小哥自稱「雲南吳彥祖」,在多個乘客上傳社交平臺的影音中展現着銷售實力,迅速走紅,現在已經是高鐵上被人爭相「打卡」的小網紅。他妙語如珠,跟大學生乘客之間的對話像是在說相聲,彼此是最好的逗哏和捧哏。

當大學生的眼神往「雲南吳彥祖」這邊看,「要支持一下哥哥的帶貨事業嗎?」的話術就會自動開始往外冒。除了事業宣言還有情感牌,「這包牛肉乾是我們友誼建設的橋樑,姐妹」。姐妹如果還不爲所動,「雲南吳彥祖」將啓用跪式服務,手捧手撕牛肉蹲在身旁推薦產品:「男兒膝下有黃金,現在正是該我『提現』的時候。」

高鐵售貨員抱着推廣產品的信仰,積極營業,配合乘客拍攝。雖然做的是實體生意,但獲得的是網路曝光流量。像是「雲南吳彥祖」那樣已經變成列車吉祥物,帶貨業績想必會漂亮許多。

高鐵售貨員這個職業,近幾年成了坐車時的一道風景線。碰上超e大學生,就是「社牛」的巔峰對決。對於年紀稍長的人來說,看到網上的熱門互動影音有種「文藝復興」的年代感。

在大陸慢速綠皮火車時代,火車售貨員便已是流傳於互聯網的傳說。如果說現如今的售貨員們的主要技能是現場交互型脫口秀,那老派售貨員的看家本領更偏向於親身上陣的雜技表演。

爲顯示絲襪的防撕扯性能,大出蠻力進行拔河比賽。爲力證皮帶的結實,來一套空中360°轉體。洗髮水、洗臉盆、牙刷、蔬果削皮器,進行現場示範,堪稱當代直播間的雛形。售貨員個個身懷絕招,在每個車廂進行「巡演」,碰上有趣好玩的讓人印象深刻。要是放在現在的網路環境,不知道要捧出多少個隱身於火車上的帶貨大神。

車身晃悠的感覺、轟隆轟隆的行駛白噪音,和「火車段子手」的演繹,共同構成經典場景。

大陸高鐵運行之初,絕大多數車次上都沒有推銷產品的人員。交通工具屬性拉滿,點到點高效率完成輸送乘客的任務。最近這幾年各車次上的售貨員多了起來,也像綠皮火車一樣變標配了。有人覺得熱鬧,自然也有人覺得吵鬧,希望跟靜音車廂一樣推出無推銷車廂。

少數乘客有過不太愉快的經歷,發在網上得到了一些人的共鳴。或者是迫於心理壓力硬着頭皮買下試吃的產品,或是想試吃被拒絕「反正你也不會買就別吃了」。全網賞閱的那種其樂融融型售貨場景,可能只是少數,需要雙方說學逗唱互相配合和成就。

事實上,列車售貨員們不屬於列車乘務員體系,通常情況下不是鐵路正式員工。火車上的銷售是鐵路部客運段外包出去的業務,售貨員一般是由外包公司招聘而來的,並不是拿着「鐵飯碗」在車上賣貨、賺多賺少與自己無關。

根據媒體「上流」的報導,售貨員或所在外包公司要交一定數目的乘務費(一般750人民幣左右),才能獲得在火車上推銷的權限。

一種僱傭形式是公司給售貨員提供貨物,售貨員賺取賣貨的提成。另一種是售貨員自掏腰包買進指定通路的商品,賺到的錢取決於銷售額和進貨成本的差值。公司相當於純仲介,個人自負盈虧。

火車帶貨這個崗位,看似簡單實則刁鑽。既要克服膽怯沮喪等情緒、心理素質優異;又需要口條清晰大大方方、介紹產品優點頭頭是道;還得身體素質強健、久站依舊生猛有力。推着小車在狹窄的過道走來走去,還能讓昏昏欲睡的乘客掏錢購買,是門考驗個人魅力的學問。畢竟大家賣的貨都差不多,價格相對透明,賣不賣得出去全看車廂這個小小空間裡的銷售功底。

產品一般都是沒啥知名度的牌子,介於白牌和大品牌之間。多數在購物平臺上可以搜索到,不是鐵路管道特售,售價通常是高鐵上售價的5至9折。這種程度的溢價基本在接受範圍內,一些覺得好吃的網友之後還會網購同款。

不過高鐵上賣的其他東西口碑不一,爭議最多的是大牌化妝品。海藍之謎、雅詩蘭黛、迪奧的香水、粉底、護膚精華,比專櫃價格便宜一些,帶有「中歐班列特色產品」的頭銜,看起來很正規。在流傳於網上的一些介紹中,高鐵中歐班列特色商品項目是中歐班列效能的延伸,貨物從原產地到岸再到消費者手中,受全流程監管。

一些衝着「鐵路官方出品信得過」而入手的乘客,拆封之後發現跟正品的質感不太一樣,上網發帖求證,得到的答案一般都是「這是外包的」、「是真是假沒有保障」。高鐵上售賣的產品實際上並沒有任何官方的嚴格背書,有產品問題也很難找到靠譜的反饋方式。

鐵路這種特殊的封閉通道,能讓大量乘客的注意力在短時間內集中到售貨員身上,產生更多銷售機會,維護成本低,競爭對手少,被不少企業盯上。

除了純粹的商業性質售賣,現在部分列車上還有扶貧助農產品。比如貴州客運段一些車次上會銷售紅薯幹、獼猴桃汁、刺梨果等地方特產,助力「黔貨出山」。

業內人士看來,「多鋪特產、路途中必備的生活用品」是目前的銷售主流。像是內蒙古奶片、新疆西梅等,已經站穩了腳跟成爲標配,與其說是特產,不如說是全國通用的零食。而在綠皮火車時代,頂流是德州扒雞、北京烤鴨等硬菜型特產。這些特產靠着四通八達的鐵路網傳遍了全國。

進入高鐵時代後,各地間的物理區隔變小,特產開始祛魅,鐵路推銷也從提供「稀罕物」變成售賣日常產品。德州扒雞總監就曾說過,高鐵銷售已經無法跟綠皮車時代相提並論了,高鐵上的德州扒雞基本變成了一種宣傳和營銷通路。

如今高鐵售貨的走紅,離不開售貨員和社牛乘客的逗哏捧哏,並藉由社交網路向外大範圍傳播。見識過綠皮車帶貨的人們,像是親歷着老記憶的翻紅。在節後的返程高鐵上,心情屬實令人絕望,如果吃點東西能讓自己好受的話,下次不妨大膽一點,要個試吃的奶酪粒,覺得好吃就來上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