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場性價比逐漸降低的“豪賭”?
以前大家都在這樣說: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未來就好了!
現在大家還這樣認爲嗎?讀個好大學就真的能有好的未來?能夠找得到好的工作?
從什麼時候開始,大部分家庭不再追求看院校層次,反而轉向了專業優先,好大學不如好專業,名校的冷門專業不如層次差一點的優勢熱門專業。
又從什麼時候開始,逆向考研保研越來越多,本科學校層次高,碩士階段轉向較低院校的優勢熱門專業,大家選擇更理性了。
考研高考化,學歷貶值,研究生是標配,培養週期更長,同時對應的崗位變少……
關鍵是研究生畢業後,還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整體拉高相當於原來水平,只有稀缺才能提升價值。那麼我們花了大力氣去卷的高考,最後的性價比真的高嗎?
小王同學是2024年的高考生,從高二開始就打算學醫,這樣的想法一直持續到了高考結束,然後在出分的時候發生了轉變,放棄學醫,轉向了電氣類和電子信息類專業。放棄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學醫需要學10多年,還不一定有好結果,如果咱們去不了三甲醫院,普通醫院又不願意去,綜合考慮還是放棄了醫學專業。
和小王同學有同樣想法的很多,並且很多都是在高考完了這段時間去轉變的。這也是爲啥2024年高考錄取中,醫科大學出現下滑的一個原因,出現了撿漏以及優勢熱門專業在徵集,比如山西醫科大學2024年在四川就有口腔醫學和麻醉學徵集。同樣對於首屆新高考的貴州來說,專業(類)+院校模式,96個平行志願,沒有專業調劑,但是臨牀醫學的分數對比發現,並沒有大幅上漲,長學制除外。老高考不漲,是擔心被調劑了,而新高考沒有這個顧慮,依然變化不那麼大。
剛剛我們說的醫學的例子,爲啥說醫學,因爲醫學的培養週期長,而這個培養週期長已經開始轉向95%的專業了。很多專業雖然本科能就業,但是我們想要好結果,必須去深造,同時前段時間的碩博點新增的數據,以及各個政策對考研究生的引導等等。比如公費師範的4+2模式,教師學歷逐步過渡到研究生。那麼只有一個結論,那就是引導大家讀研,所以未來大家都是研究生,培養週期變長了,讀了研也沒有確定性。
我是從大山裡高考出來的,真正的農村孩子,那時候能夠考上大學的一個村沒幾個人,同樣比我們更早幾年的,只要考上大學,最後的結果都不會太差。可是最近幾年,回到老家,只要看到年齡差不多的小孩,一問在幹嘛?基本上都是大學生。上大學相對來說更容易了,身邊大學生也很平常,不是有句話嗎?3000塊的農民工難找,3000塊的大學生多如牛毛。
而這個趨勢研究生正在出現,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本科累計畢業人數已超7000萬人,累計培養研究生超1100萬人,研究生學歷人數佔本科及以上學歷人數的15.7%。近年我國研究生招生人數增幅均高於本科增幅,到2023年研究生招生人數已達到本科及研究生招生人數總和的21.4%。隨着研究生教育持續大幅擴招,研究生學歷人數佔比也將繼續提高,並且各種政策還在引導。
人數一邊在增加的時候,AI的發展讓很多崗位在減少,以前需要多個人乾的事,現在減少一半,加上AI輔助就搞定了。舉個真實的例子,比如我們做自媒體的,以前會有很多的分工,比如有專門寫文案的,然後有專門拍視頻的,還有專門去剪輯視頻的,現在有了AI輔助後,其實文案我們可以用AI幫忙,寫一個初版本,然後再去修改一下就好了,同樣剪視頻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用AI幫忙剪,然後再去修改。直接從多個人變成了1個人2個人就搞定了。其他很多行業這個趨勢更明顯,那麼一邊人數在擴招,一邊匹配的崗位又在減少,那麼長週期培養下的這條路還有性價比嗎?
大家有沒有發現新高考的變化越來越大了,以前我們可以通過刷題來解決考試分數的問題,可是現在的考覈要求不再是簡單的刷題,比如2024年新高考數學試卷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多選、填空、大題各減少一題,大題共5道77分,比如第19題的變化引導中學教學從總結解題技巧轉向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強調對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不考死記硬背、不出偏題怪題。同樣這個趨勢變化也體現在中考當中,大家可以去關注一下北京的中考改革變化,以及具體的題型數據變化。這樣的風向標以後會出現在全國,尤其是我們當下還在低年級的家庭,你的培養不能按照傳統的方法來解決,等你在中考高考選拔的時候就來不及了。
另外就業的滯後性非常嚴重,我們當下選擇的熱門,等7年8年後說不定就變成了冷門,這樣的結果就是選擇成本很高,加上培養週期長的情況下,試錯的代價變得更大。時間短的情況下,我們錯了,可以馬上調整,然後去改變。另外就算一些熱門專業,這幾年人數也在大幅增加,比如電氣比較火,除了高考當中電氣的人數比較多外,進校後轉專業的人數也多,某原電力部直屬大學2024年轉專業數據,轉入電氣專業就430人,這樣的結果就會加劇行業內卷,如今進國網南網的競爭比以前大多了。
明知道高考的性價比越來越低了,但我們還是不得不去走這條路,同樣就算讀研完了後,依然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可我們還是不得不去跟着選擇。就像我們上班一樣,大部分都沒那麼開心,並不想上班,可依然還是堅持每天在上班。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其實就是大家在高考報考的選擇當中面臨最大的問題,有條件的家庭最好是提前找一下其他的路徑,多備選幾條。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提前去了解,然後探索自己,找到自己擅長的一條路,這條路不一定是成績。雖然這個社會怎麼變,把我們的能力練出來就沒問題。不能靠大學或者研究生就一定有好的結果,同樣你選擇的專業,不管它有多好,也不能100%保證有結果。不能看一步走一步,一定要看三步五步,然後再走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