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文章:強勢美元給亞洲多國帶來痛苦

參考消息網5月12日報道 香港《南華早報》5月9日發表尼古拉斯·斯皮羅的文章《強勢美元可能給亞洲帶來更多痛苦,尤其是如果特朗普上臺》,內容摘編如下:

難道這就是日本央行花600億美元對全球外匯市場進行干預的結果嗎?這無疑是日本決策者腦海中一直縈繞的疑問,因爲對日本銀行(央行)賬戶的分析結果顯示,在日元匯率跌至34年來的新低後,日本央行上週動用數百億美元來支撐日元匯率。

在上週迎來對美元匯率上升3.3%之後,日元重拾下跌趨勢,繼續滑向160日元兌換1美元。今年日元對美元匯率下跌超過10%,過去3年累積跌幅達到驚人的43%。

儘管日本央行3月份作出自2007年以來首次提高利率的重大決定,但日元繼續走軟。

息差是目前左右市場的唯一力量。美國的基準利率爲5.25%至5.5%,日本爲0%至0.1%,這增加了收益較高的美元資產的吸引力。此外,押注美聯儲今年將降息的投資者比率大幅減少,強力支撐了美元自3月中旬以來的大幅反彈。

加息和美元“持續強勢”的前景對亞洲市場的打擊尤其沉重。日元是亞洲區域性脆弱的極端例子。除印度外,亞洲主要經濟體的利率明顯低於美國。拉美和東歐則不同,主要市場的借貸成本在貨幣寬鬆週期內仍維持較高水平。

這使亞洲處於不利地位,尤其是在美聯儲今年降息的希望有所消退的情況下。匯豐銀行指出,由於投資者“關注相對利率”,“收益率相對較低的亞洲貨幣受到正面衝擊”。

包括馬來西亞林吉特和泰銖在內的亞洲貨幣正在被用作套息貨幣,它們被投資者拋售用於購買美元等收益率較高的貨幣,從而導致這些貨幣進一步承壓。

就連借貸成本較高的其他亞洲市場也受到影響。印度盧比對美元匯率跌至歷史新低,而印尼央行上月意外地作出加息決定以捍衛印尼盾。匯率疲軟放大了最近油價上漲的影響——鑑於亞洲是能源淨進口地區,這對亞洲構成更大的威脅,並加劇了通脹壓力。

強勢美元彷彿是對貿易保護主義者的一種刺激,尤其是在美國總統大選前夕。與美國現任總統拜登不同,前總統特朗普直言不諱地認爲美元定價過高,他是透過美國貿易逆差的棱鏡來看待美元的。

據美國《政治報》報道,以羅伯特·萊特希澤爲首的特朗普的顧問們正在就弱化美元的方式進行討論。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特朗普揚言要徵收新關稅,加上他對減稅政策的偏愛,很可能會使美元走強,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劇通脹,導致美聯儲恢復緊縮政策。

顯而易見的是,亞洲不能指望特朗普入主白宮使美元變弱。美元大幅走弱的唯一途徑是,美國經濟大幅放緩,美聯儲的降息速度比市場預期的更快。而今年不太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元仍將令亞洲決策者感到焦慮。(編譯/潘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