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產能過剩論”令人厭倦

香港“亞洲時報”網站4月16日文章,原題:關於中國“產能過剩”的謬論 有些人可能會驚歎於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當然還有中國大陸是如何通過出口致富的,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艱苦、艱難和殘酷的過程。經濟發展本不該如此。

東亞不得不與“盧卡斯悖論”作鬥爭。東亞取得成功不是因爲出口模式非常有效,而是因爲東亞就是東亞。“盧卡斯悖論”是指資本並不像古典經濟學所預測的那樣從富國流向窮國。古典經濟學認爲,隨着資本在富裕經濟體中的收益遞減,資本將流向仍有果實可摘的較貧窮經濟體。但實際上,富國從發展中經濟體囤積了大量資本,導致世界大部分地區投資匱乏。

儘管如此,東亞仍得以發展起來,首先是日本,“亞洲四小龍”緊隨其後。最後,最大的參與者中國出現了,由於中國的規模,這種模式引起西方政客的恐慌。很久以前,美國通過各種手段瓦解了日本的出口增長模式。如今,美國拼命把矛頭對準中國。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最近訪問中國時,中國“產能過剩”成了英語媒體的熱議話題。目前美國沒有一輛中國電動汽車在賣,而參議員謝羅德·布朗卻呼籲禁止中國電動汽車,並宣稱,“中國電動汽車是對美國汽車工業的生存威脅”。

面對中國製造的太陽能電池板,長期以來宣揚氣候承諾的西方進步人士產生了思想矛盾。產能過剩問題是西方中心論的又一次令人厭倦的表現。正如“亞洲時報”網站副主編戴維·戈德曼喜歡說的那樣,“中國對你沒那麼感興趣”。

中國不向美國出口汽車,考慮到地緣政治現實,中國很可能會在墨西哥建廠,繞開美國,面向地區市場。2023年,發展中經濟體的汽車銷量爲8000萬輛,而1990年時爲1000萬輛。中國一直並可能繼續將其出口指向發展中經濟體,如東盟、海灣國家、俄羅斯、中亞、拉美、印度次大陸和非洲。

中國汽車出口呈現出更宏觀趨勢。過去5年,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的出口翻了一番,目前已超過對發達經濟體的出口。中國的出口不僅不會對“全球南方”的產業構成威脅,而且中國的“產能過剩”完全是這些產業發展所必需的。

“全球南方”國家不能通過帝國主義積累資本,也不應通過東亞出口模式積累資本。它們很幸運,因爲中國的“產能過剩”正是古典經濟學認爲的發展模式。

中國的過剩資本應該以貸款和投資形式流向發展中國家,同時提供資本貨物,如5G基站、鐵路設備、電力系統以及汽車等。

如果沒有中國的“產能過剩”,“全球南方”國家無法獲得資本和資本貨物。從理論上講,西方不可能向“全球南方”提供規模可觀的發展援助。像美國“重建美好世界”和“藍點網絡”這樣的計劃早已被遺忘,它們因爲美國並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而胎死腹中。

對中國產品充斥發展中經濟體擺出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其實是一種思維混亂。基於資本流入的發展模式要求發展中國家出現貿易逆差。流入的資本將用於購買工業化所需的資本貨物。這就是“盧卡斯悖論”的解決之道。

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駁斥了美國財長耶倫關於“產能過剩”的指責,稱其毫無根據,並表示中國的產業只是更具競爭力而已。由於中國似乎不太可能妥協,美國和歐盟可能會豎起貿易壁壘。

歸根結底,中國與發達經濟體之間的爭吵終究是插曲。真正重要的將是中國的資本和商品流向“全球南方”。(作者HAN FEIZI,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