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理工爲嫦娥六號研製儀器,完成人類史上首個月背表面採樣任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張偉澤 香港報道

爲支持國家首次月背採樣返回任務,香港理工大學科研團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爲本次任務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該裝置於6月3日完成全自動錶土採樣及封裝任務,爲人類歷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取樣。

6月7日,香港理工大學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啓亮在分享會上表示,由於本次採樣位於月球背面,因此面臨通訊、輻射以及月面環境不瞭解等問題,相較於正面取樣有更大的難度。智能快速採樣的方式可以大幅提升月壤採樣速度,免受相關負面因素的影響。

據瞭解,區別於此前其他國家通過鑽取以及人工方式採樣,本次嫦娥六號搭載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 配備封裝系統,通過全自動多點方式採樣。香港理工大學參與其中的採樣器以及封裝系統等部分的設計,並在香港理工大學工業中心完成製作後,送往內地展開測試。

容啓亮表示,本次嫦娥六號登陸的地點爲最爲古老的撞擊盆地,所取月壤的成分與月球核心相似。香港理工大學將會申請獲取一部分月壤樣品,希望通過月壤研究宇宙形成以及地球起源等問題。同時香港理工大學也希望通過分析月壤成分,以研究月壤是否能夠被人類利用,爲中國之後在月球設立科研站的任務打下基礎。

根據央視新聞消息,嫦娥六號發射之後,中國計劃在2028年前,構建國際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開展月球環境探測和資源利用試驗驗證;2030年前,我國計劃實現載人登月。後續,在2040年前,中國將建成一個完善型的國際月球科研站,開展日地月空間環境探測及科學試驗。

香港理工大學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恆呼籲政府投放更多資源於太空探測項目,以長期培養相關科研人員。此外,太空探測項目涉及多個專業,包括智能機器人、採樣、定位等技術的應用,可以起到引領作用。太空探測項目其中所運用到的技術有潛力被普及化,運用到日常生活。

趙汝恆進一步表示,香港推動太空探測項目也可以激勵香港年輕人。香港理工大學近年來通過推動航天科普計劃等不同宣傳方式培養年輕人對太空科學的興趣,可以觀察到有不少年輕人對此都抱有興趣。不過他指出,年輕人在選擇專業時可能會面臨父母的阻力,最優秀的學生往往被父母建議投身高薪的商科或是醫療行業。他呼籲父母支持兒女投身科創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