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八成以上財政支出用於民生——爲民增利的支出一分不少 爲民辦事的力度一點不減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 1月2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爲《甘肅八成以上財政支出用於民生——爲民增利的支出一分不少 爲民辦事的力度一點不減》的報道。

80.2%!

記者從20日召開的甘肅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獲悉,2024年甘肅省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0.2%。

從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到連續10個季度GDP增速位居全國第一方陣,“十四五”以來甘肅經濟發展逆勢前行、昂揚奮進。可貴的是,甘肅省始終保障改善民生,以黨政機關的緊日子換人民羣衆的好日子。

從數據來看,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顯示,甘肅省11類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80.2%,用於民生的支出近幾年只增不減。

從效果來看,教育、就業、交通、醫衛、養老、水利、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等領域的羣衆的急難愁盼,甘肅省都當成大事、要事,常態、長效推進,超前、超額完成。

從機制來看,甘肅自2023年5月啓動實施“結對幫扶·愛心甘肅”工程至今,已有25.1萬名幹部響應號召,與26.7萬名關愛對象“一對一”結對認親。全省每年篩選十項民生實事,持續推進。

在張掖市甘州區烏江鎮小灣村互助幸福院裡,三五成羣的老人們或下着象棋、打着撲克,或聊着天、喝着茶,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溫馨的背後是甘肅推進爲民辦實事的成效。自2021年起,甘肅省省委省政府將鄉鎮(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設納入爲民實事項目,從2023年起主動延伸服務半徑,首次將村級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其中。小灣村黨支部書記任懷德說,省、市、縣三級財政補助20萬元,解決了過去困擾獨居、留守、空巢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吃飯難、精神孤單等問題。

據甘肅省政府新聞辦公室介紹,甘肅連續7年實施城鄉婦女“兩癌”免費檢查,宮頸癌、乳腺癌早診率分別從79.15%、63.93%提高到93.27%、79.69%。定西市、隴南市、白銀市、臨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率先推進HPV疫苗接種,向前延伸抓預防,向後拓展抓救助,探索構建“檢查+救助+保險+HPV疫苗接種”的婦女“兩癌”綜合防治體系。

2024年,甘肅省幫助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建設一批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省級示範中心,實施萬名低保困難老年人白內障復明工程。截至2024年底,5000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全部完成無障礙改造,14個市州和蘭州新區實現殘疾人日間照料服務省級示範中心全覆蓋,10323例白內障手術順利進行,解決萬名老人視力隱憂。

“一老一小”牽動萬千家庭,更關乎民生福祉。十四五以來,從實施農村邊遠中小學溫暖工程解決校舍採暖問題,到中小學“建宿舍擴食堂增學位”,從新增“改廁所”到首次將縣中振興工程納入爲民實事,甘肅省聚焦中小學生羣體,不斷推動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2024年,定西市渭源縣一中迎來了全新變化,三層標準化食堂、數字化物理實驗室拔地而起,教學樓、運動場煥然一新,這都得益於“強縣中”工程。據甘肅省教育廳介紹,2024年,全省共實施107個項目,20所縣中的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提升。

春節將近,在甘肅省隴南市、武威市、定西市、金昌市、酒泉市、平涼市、蘭州市等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集中安置點,3萬戶、10.62萬名羣衆搬入了安全舒適的新居。他們或貼着窗花,或拾掇着盆栽,迎接着新春,也迎接着新生活。

自然風光獨特的甘肅省,也是我國生態最脆弱的地區之一,地質災害高發易發區域面積大、地質災害隱患點多、受威脅人口多。爲了羣衆的安全,甘肅省自2022年起將生態及地質災害避險搬遷工作納入爲民實事項目,目前已累計完成10.85萬戶38.48萬人的搬遷安置任務。

據甘肅省交通運輸廳、甘肅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甘肅連續3年新建1萬公里以上自然村(組)通硬化路,連續4年實施農村水利惠民工程,打通“最後一公里”道路、水路,也讓產業發展加速步入快車道。

“困難再多、任務再重,爲民盡責的立場一絲不移,爲民增利的支出一分不少,爲民辦事的力度一點不減,讓隴原人民的生活像花牛蘋果一樣紅紅火火。”甘肅省省長任振鶴在20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