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看】甘肅構建小微企業融資新生態
新華網蘭州3月22日電 篩選、清洗、烘烤……一片片鮮百合靜靜躺在傳送帶上,等待工作人員挑選打包,製成產品,銷往全國各地。甘肅省蘭州市七里河區雲利源百合加工廠負責人康泰雲看着生產線轟鳴的機器感慨:“此前因資金缺口險些中斷的鮮百合收購計劃,在七里河區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工作專班的協調下,通過農業銀行‘惠農e貸’快速獲得50萬元優惠貸款得以重啓,真是‘及時雨’啊!”
據瞭解,甘肅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甘肅金融監管局聯合牽頭,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以下簡稱“小微協調機制”),區縣、銀行成立工作專班,產業政策、財稅政策和金融政策協同發力,合力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三級聯動“開渠”,金融活水精準“滴灌”
甘肅省建立省、市、縣三級融資協調機制。省級層面通過召開動員部署會、調度會、業務培訓會,印發工作手冊、調度辦法等指導基層實踐。甘肅省發改委通過門戶網站對外發布各區縣工作專班通訊錄,以便企業諮詢和聯繫。由省級統籌協調資源保障,市縣因地制宜落實政策,區縣專班負責摸排企業需求並向銀行推薦。
定西市漳縣惠民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因納稅額較少,測算的授信額度無法滿足企業融資需求。工作專班會同農行漳縣支行通過走訪,瞭解到該企業爲醫保定點合作藥品零售商戶,且經營正常、銷售穩定,因此推薦農行甘肅省分行“智醫貸”產品,覈定授信額度90萬元。這是定西市首筆“智醫貸”業務。
“千企萬戶大走訪”,多種形式對接企業
小微協調機制如何確保“源頭活水”潤澤每一家亟待止渴的小微企業?“千企萬戶大走訪”成爲一大法寶。通過摸排企業真實融資需求,實現銀企精準對接,以“合規經營、場所固定、需求真實、信用良好、用途合法”爲標準,走訪形成“申報清單”,並經區縣專班複審形成“推薦清單”,定向推送給金融機構。
秦玉祥是敦煌市金穗源果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在擴大葡萄收購規模時遇到資金週轉難題。郵儲銀行敦煌市支行通過電話走訪瞭解到企業困難後,迅速組織現場調查並審批發放48.1萬元“小微易貸”信用貸款,並配套代發工資服務,有效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
截至3月中旬,全省依託該工作機制累計走訪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185.5萬戶,其中,小微企業走訪64.2萬戶,基本實現小微企業走訪全覆蓋。
線上線下齊發力,小微企業煥發活力
蘭州市城關區打造“直播+金融”新場景,通過“心動城關惠民助企”抖音直播吸引2.1萬人次觀看,實現政策解讀與線上申貸無縫銜接;慶陽市組建金融服務隊開展“掃街式”走訪,重點推介“納稅e貸”等特色產品;白銀市定製“金融禮包”入戶推送;各地銀行編制信貸手冊,提升產品觸達率。
蘭州新融環境能源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負責人樑純娟通過直播獲悉小微協調機制後,基於“高新技術企業”資質,成功獲批兩家銀行共計1200萬元的“科技e貸”,解決了由資金缺口導致項目延期的燃眉之急。“多虧了新機制,項目才得以順利推進。”樑純娟說。
此外,“甘肅信易貸·隴信通”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正式整合上線,開設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申報專區,打造“信用+金融”惠企新模式。
針對小微企業“喊渴”、銀行“喊難”的矛盾局面,這項工作機制從供需兩端發力,在區縣層面建立工作專班,一手牽企業、一手牽銀行,搭建起銀企精準對接的橋樑,打通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後一公里”。
據瞭解,小微協調機制成立以來,全省銀行機構對“推薦清單”內經營主體新增授信5.38萬戶次、810億元,新發放貸款5.17萬戶次、518億元。
下一步,甘肅省將繼續深化小微協調機制,聚焦小微外貿企業和民營企業,持續優化金融服務,讓金融活水惠及更多小微企業等經營主體,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劉欣瑜、李登博
責任編輯:車丹清
來源: 新華網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