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了!民眾熱心捉外來種海蟾蜍 誤把原生種黑眶蟾蜍凍冰

外來種「海蟾蜍」於2021年在草屯現蹤,甚至入侵鳥嘴潭人工湖,湖區人員與志工加強巡查移除。圖/中水分署鳥嘴潭湖區工務司提供

世界百大入侵種「海蟾蜍」3年前入侵南投草屯,幸在官民合作下未嚴重擴散,仍控制在草屯地區。但近期有民衆熱心通報在國姓北港村發現海蟾蜍,志工們一看照片驚呼「不是海蟾蜍」,而是本土的黑眶蟾蜍。但牠已遭冷凍,雖爲時已晚,但也藉此透過圖片機會教育,說明海蟾蜍與臺灣原生種的差異,以免又錯殺無辜。

海蟾蜍於2021年11月在草屯御史裡一處菜園內現蹤,因繁殖力強、體型龐大,又具有毒性,可在1米外噴出毒液,甚至可毒死貓狗,更因有範圍擴張趨勢,林業署南投分署、水利署中水分署、縣府、臺灣兩棲類保育志工與在地鄉親等,官民合作加強移除,才讓海蟾蜍在國內發現迄今逾2年,仍得以控制在草屯地區。

而在近年宣導協助移除海蟾蜍下,有民衆在臉書社團「臺灣兩棲類保育志工」張貼照片熱心通報,昨天(25日)晚上7時在國姓北港村阿嬤家庭院,發現約6公分大的海蟾蜍幼蛙,並表示已經其冷凍處置。而因是在國姓發現,令人不由得一驚,引發志工關注,也釣出了蛙類專家、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副教授楊懿如。

「不是海蟾蜍!」楊懿如與志工們一看照片紛留言迴應,不少人急忙告知他錯抓原生種黑眶蟾蜍,該社團管理員更點出比較像是剛蛻皮的黑眶蟾蜍,並貼出「海蟾蜍」及本土「黑眶蟾蜍」、「盤古蟾蜍」對照圖,機會教育說明可從耳後腺、虹膜顏色等特徵分辨,也有人補充剛蛻皮時黑眶和黑指甲會消失,較易誤認要小心。

而因黑眶蟾蜍常被誤認海蟾蜍遭錯殺,令不少兩棲類保育志工感到心疼,紛建議民衆,若發現疑似海蟾蜍先別痛下殺手,可拍照上網通報,經確認再作處置較保險;也有人提醒,海蟾蜍別直接抓恐有危險。該民衆則感謝志工前輩提點,也致歉表示,因牠黑指甲不明顯,才誤認錯抓了,以後會更小心,也會先詢問。

海蟾蜍於2021年在草屯現蹤,幸在官民合作加大移除力度,發現迄今逾2年仍得以控制在草屯地區。圖/林業署南投分署提供

有民衆誤把臺灣原生種黑眶蟾蜍當成海蟾蜍,兩類類保育志工因此機會教育貼出特徵圖說明。圖/擷自臉書社團「臺灣兩棲類保育志工」

熱心民衆通報在南投國姓發現海蟾蜍,但志工一看照片驚呼「不是海蟾蜍」,是原生種黑眶蟾蜍。圖/擷自臉書社團「臺灣兩棲類保育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