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男頻爽文、收割雙男主紅利,國產醫療劇向前走了嗎?

文|小玉‍‍‍‍‍‍‍‍

日前《手術直播間》正式收官,國產醫療劇又悄無聲息地播完一部。

客觀來看,這部劇的主創量級並不低。幕後有《甄嬛傳》《急診科醫生》製片人敦淇、《光·淵》導演裘仲維等人把控,臺前由張彬彬、代旭、劉敏濤等知名演員出演。原作還是起點中文網近500萬總推薦的暢銷小說,作者真熊初墨現實中就是三甲醫院醫生。

兼具實力與人氣,但播出效果卻有些不盡如人意。該劇骨朵歷史最高熱度僅爲73.23,而同期另一部職業劇《城中之城》達到過77.42;電視端也顯得不溫不火,其CVB集均收視爲0.238%,低於同期省級衛視聯播的年代劇《乘風破浪》。

究其原因,要從《手術直播間》作爲個體的專業度和故事性上尋覓,也要從近年國產醫療劇整體遇冷的市場境況說起。

難覓出圈熱劇,創作難是“原罪”

高配班底換不來出圈熱劇,其實是近年國產醫療劇的常態。

2021年至今,各平臺共上新16部醫療劇。通常骨朵熱度均值達到75以上即可稱爲熱播,而這之中符合熱播條件的僅有《問心》和《後浪》兩部。

但其餘劇集的臺前幕後,並非都是籍籍無名的創作者。

比如《非凡醫者》由陸川自編自導,備受關注的正劇小生張晚意擔綱男主;《白色城堡》和《埃博拉前線》都由楊文軍執導,彭冠英、羅晉等主演的人氣也不低。

同早年的《永不放棄》《心術》等經典醫療劇一樣,現今很多類型劇啓用的也是足夠熱門的一線明星。而且都市情感劇、現代偶像劇仍格外熱衷疊加醫療元素,去年播出的《我的人間煙火》《治癒繫戀人》《很想很想你》《南風知我意》等當紅生、花主演劇皆屬於此。

可惜這些明星自帶的流量,尚不足以在網絡端撬動觀衆大盤,讓醫療題材實現真正的逆天改命。

相比起來,醫療劇在傳統電視端的境遇要稍好一些。

據中國視聽大數據,去年除《問心》挺進央視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TOP20、《後浪》位列地方衛視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第13名外,《白色城堡》《歡迎來到麥樂村》和《非凡醫者》的收視也排在地方衛視黃金時段電視劇收視的前35名以內。

來自中國視聽大數據‍‍‍‍‍

只不過,這樣的收視表現依舊難以企及其它題材的類型劇。譬如排在《問心》《後浪》之前的有《此心安處是吾鄉》《無所畏懼》這樣的政法劇,有《好事成雙》《心想事成》這樣的都市情感劇,也有《無間》《梅花紅桃》等諜戰劇,它們都是頗受電視觀衆喜愛和創作成熟度更高的題材。

歸結於題材,似乎醫療劇本就帶有“原罪”。

近十年間,這類劇作的上新量基本穩定在每年三四部,最多不過六部,分別出現於2014年和2023年。而熱門的都市情感、懸疑犯罪、古裝愛情等題材,每年的上新量都是醫療劇的好幾倍,自然也就更有機會跑出破圈爆款。

醫療劇之所以產量低,創作難度高的問題不容忽視,而這主要源於它對專業度的嚴格要求。

與其它職業劇相比,醫療劇不僅需要鑽研案例術語,還得實現規範操作,大到一臺手術怎麼做,小到一件白大褂怎麼穿。包括場景儀器、檢測數據、日常狀態等方方面面也都容易產生專業瑕疵,進而影響到劇作品相。

在崗醫生經過常年學習和訓練,對專業知識和動作駕輕就熟,但導演、編劇和演員很難有同等的職業敏銳度。加上必須考慮劇作的故事性,有時專業方面還得主動進行讓渡,那就幾乎不可能完全避免內容失真。而醫療與生命權益掛鉤,是大衆非常熟悉和重視的領域。相關作品一旦出現內容失真,又必將陷入輿論傾軋的窘境。

同時製作上也不易。比如由於醫療劇的背景主要是醫院,劇組如果選擇搭建實景拍攝,那麼場景還原度就會是考驗之一,而要是借用真實的醫院場地,又不得不受限於其嚴謹的工作秩序。據報道,醫院不會外借專業器械,劇組都得花錢自購,無疑也會增加一定的成本壓力。

比專業更難的故事

醫學社區“丁香園”在2017年時曾發佈一項調查,他們對超2000名醫生進行訪問,發現其中85.8%的人在看醫療劇時發現過錯誤,比如拿反檢查片子、帶着無菌手套取戴眼鏡、穿白大褂不繫扣、不管什麼病人猝死都用電除顫等。

這些常識性錯誤讓人齣戲,但不至於決定劇作的“生死”。就像被奉爲經典的《心術》中,也有醫護人員違規佩戴首飾的瑕疵存在。在專家顧問團、實地調研成醫療劇標配,甚至主創就是醫學院出身的情況下,類似問題在近年是有所改善的。

醫療劇的“卡脖子”難題,或許還得是專業之上的故事編排。

一方面,很多醫療劇暴露出的專業錯誤都是爲故事讓渡的結果。創作者大概也心知肚明,只是時常“偷懶”的抱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手術直播間》中,海城醫院院長步若天身患胰頭癌,其夫人蘇離用兩週前的病情報告找來國際專家給丈夫做手術。開刀後發現步若天的病情已惡化至不適合手術的地步,專家當即決定放棄。此時男主鄭仁登場,完美做成這檔只有百分之一可能性成功的手術。

不管是蘇離作爲從業人員欺騙專家冒險手術,還是專家術前居然沒要求患者進行最新檢查,顯然都很不符常理。而這樣編排的目的也非常明顯,只爲凸顯男主天才醫生的人設。

後續像這樣與真實背道而馳,只爲推劇情和立人設的情節還有不少。比如設置海城醫院屬於民營,讓管理層因盈利不佳焦慮和推行明星醫生計劃等走向合理。但爲了增加案例,讓不少重大事故的傷者都被送往這裡救治,又多少有些牽強。以及男主在自己都揭不開鍋的情況下,以借錢和預支工資的方式多次爲患者墊付醫藥費,也受到集中吐槽。

播出反饋證明,這種“犧牲”往往沒什麼必要。除非像《新聞女王》那樣目標明確,將電視臺權鬥誇張化處理後讓觀衆夢迴港劇黃金時期,否則只會讓劇作更顯懸浮,兩頭都討不到好。

另一方面,醫療劇的癥結還在於故事精彩度不足,一直陷在模式化的窠臼裡。遵循“雙P”原則無可厚非,但這類劇作還逐漸生成了“天才醫生+羣像塑造+社會熱點”的固定公式。

2021年至今的16部醫療劇中,過半主角人設都是性格存在缺陷的天才型選手。比如《謝謝你醫生》的白朮醫術高到手術失誤爲零,但說話難聽、爲人傲慢;《問心》的林逸與之相似,同樣是醫術高超、不通人情。二人前期自以爲是的言語行動,引發了一些負面評價。《非凡醫者》的陳輝則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羣”,記憶力和觀察力異於常人,但社交困難。

而後在醫院背景下,大家都試圖塑造出溫暖動人的醫生羣像。《手術直播間》裡,編劇圍繞天才男主還塑造了高情商搭檔、嘴硬心軟領導、迷妹小護士等角色;《關於唐醫生的一切》中,唐佳瑜和她率領的重病組醫生、麻醉科醫生葉弈明、醫務處處長歐陽真予等都性格鮮明,缺一不可。

此外,儘管每部醫療劇聚焦的疾病種類不同,但對社會熱點的融合創作卻是一致的。比如對醫患關係的思考、傳遞生命可貴意識、窮困患者治病難、醫護工作者待遇、醫療流程規範性等,幾乎每部作品都有涉及。其次是通過醫生或患者引出某類家庭倫理問題,比如夫妻出軌、重男輕女、子女贍養等。

套公式並不必然導致劇作品相差,《問心》中也不乏這些要素,但它的熱度和收視出彩,豆瓣8.4的好口碑更是創近十年醫療劇新高。可惜實在有些孤例,也就無法爲醫療劇燃一把更旺的火。

主動求變,但成效有限

近年醫療劇沒有故步自封,而是努力從多方面謀求突破。

比如不斷豐富的IP來源,常見的有改編自醫療小說的《白色城堡》、根據真實事件原創的《埃博拉前線》等,罕見的則有翻拍海外經典範本的《非凡醫者》、改編自男頻爽文的《手術直播間》。

上爲《非凡醫者》原版,下爲《手術直播間》原著

只是《非凡醫者》設定特殊,這次本土化改編的水平一般,男主對孤獨症患者的演繹也褒貶不一;《手術直播間》將原著中男主的金手指“系統”剔除後,爽感和邏輯也隨之削弱。無奈,這兩部劇最終都泯然於衆了。

細分類型的種類也獲得持續更新。

《腦海深處》是國內首部揭秘“腦疾病”的醫療劇、《歡迎來到麥樂村》搭建中非交流橋樑致敬中國援外醫療隊、《和平之舟》還原海軍“和平方舟”號醫院船執行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和救援任務的先進事蹟、《促醒者》傳達中西醫結合的診療理念......

與此同時,醫療劇的主創陣容、內容編排和營銷方向都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

除卻與流量型演員合作,一些醫療劇還選擇結合懸疑元素,試圖叩開年輕受衆的心門。包括《促醒者》《手術直播間》,男主起初都有查清父親死亡真相的主線任務。而且這兩部劇也採取“雙雄結構”打造雙男主模式,劇裡劇外都有販賣“社會主義兄弟情”的痕跡。

這也確實帶來了一些正面收益,比如《後浪》的高熱度離不開趙露思的加持;《手術直播間》男主高冷、男二話癆,工作上配合默契,諸多嗑點也成爲一些觀衆的追劇動力。

整體而言,近年醫療劇基本都規避了“披着白大褂談戀愛”的問題。主創們儘可能在淡化男女主的感情線,讓作品迴歸現實主義的創作初心。

譬如《問心》着重描摹醫生作爲“人”的喜怒哀樂,精心打造的三人組友情線很是討喜;《關於唐醫生的一切》把鏡頭對準醫院日常,拍派系鬥爭、同事關係、職業抉擇等讓醫生觀衆都能產生共鳴;《腦海深處》效仿美劇,專業水平獲觀衆盛讚。

如《醫者仁心》製片人兼編劇徐萌所言,“醫療劇是電視劇皇冠上的明珠,全世界的影視人都以能拍攝醫療劇爲職業最高榮耀。”

長期籠罩着海外佳作的陰影,主動求變的成效也實在有限,只一部《問心》還遠遠不夠。國產醫療劇真得加緊趕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