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蘭克·施龍茨:波音最後黃金歲月掌舵者
參考消息網6月5日報道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刊登題爲《92歲的弗蘭克·施龍茨去世,他領導波音公司走過最後的黃金歲月》的文章,作者是克萊·裡森。全文摘編如下:
弗蘭克·施龍茨是一位廣受愛戴的高管,曾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領導波音公司經歷十年高增長,併成爲世界一流航空企業。他於5月3日在西雅圖一家護理院去世,享年92歲。
直面挑戰
施龍茨擁有法律和工商管理學位,但波音公司是一家以工程師爲榮的企業,不爲商人所左右,所以,施龍茨似乎不是管理者的最佳人選。
然而,他1985年被選爲公司總裁,1986年成爲首席執行官,1988年成爲董事長。在他執掌公司期間,波音公司經歷了市場繁榮、經濟衰退和徹底重組,並製造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用飛機之一——波音777。
施龍茨在公司以冷靜著稱,關注普通員工感受。他深入西雅圖總部周圍的波音工廠,經常與員工見面,聽取他們的意見,集思廣益。
航空動力諮詢公司總經理理查德·阿布拉菲亞在接受電話採訪時說:“如果有人問我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應該什麼樣,我馬上會想到弗蘭克·施龍茨。”
施龍茨20世紀80年代末走馬上任,那是商用飛機銷售的繁榮時期。但隨後他遇到兩大挑戰:1990年經濟衰退和1991年冷戰結束,波音公司的防務業務受到打擊。
施龍茨認爲經濟下滑是一個機會。他推動波音公司進入太空行業,爭取到國際空間站的部分建造合同。他還抽調公司不同部門的工程師、設計師和製造專家研發和製造新飛機,同時大手筆投入當時的一項新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
施龍茨此次重組的第一個主要成果就是波音777。它從無到有,僅用短短五年,震驚整個行業。而研發成本僅40億美元,這與公司因此獲得的數千億美元收益相比不值一提。
但他認爲,成功屬於波音公司,而不是自己。
他1991年接受《洛杉磯時報》採訪時說:“我認爲,任何一傢俬營企業都不能認爲自己是無敵的。只要你開始在這方面沾沾自喜,就會有嚴重問題。我們經營得戰戰兢兢,我認爲這是應該的。”
眼光獨到
弗蘭克·施龍茨1931年12月14日出生在愛達荷州博伊斯,父親是該市唯一有牌照的自行車零售商。
他在愛達荷大學學習法律,1954年畢業,在陸軍服役兩年後,就讀於哈佛商學院。1958年,他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同年加入波音公司。
1973年,施龍茨離開波音公司,進入國防部工作,擔任空軍部長助理,隨後擔任助理防長。1977年他重返波音公司,被列爲高級管理人才培養。
他被指派負責公司最繁忙的三個生產項目,波音707、727和737噴氣客機的生產。當時,公司的許多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大型洲際客機波音747的生產上,但他對較小型的波音737進行大量投資,並獲得豐厚回報,因爲當時美國國內及海外的區內旅行市場很繁榮。
1996年,施龍茨辭去首席執行官和總裁職務,並在一年後辭去董事長職務。當時恰逢波音公司的另一場內部革命:1997年,公司收購主要競爭對手之一麥道公司,並在2001年將公司總部從西雅圖遷至芝加哥(現在波音公司總部設在北弗吉尼亞)。
波音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堅持從內部員工中選拔上層幹部,但麥道公司管理人員的介入改變了一切。追求利潤和強調削減成本導致公司幾十年來對安全和技術投入不足。2022年奈飛公司的紀錄片《一落千丈:波音大調查》對此有所記載。批評者說,這樣做的結果是,與施龍茨領導的波音公司相比,現在的波音公司面目全非。
近年來,波音公司遭遇一系列事故和空難。從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不到半年,兩架波音737 MAX客機墜毀,一架在印度尼西亞,另一架在埃塞俄比亞,導致346人死亡。
兩起墜機事件的原因都是防失速傳感器誤啓動。美國衆議院2020年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員工對傳感器問題提出過意見,公司視而不見。2021年,公司同意支付25億美元以結束對它的指控。
但隨後發生更多事故,包括今年1月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客機的艙門掉落事件。5月14日,司法部發現波音公司有違反2021年和解條款的行爲。
退休後,施龍茨很少直接談及波音公司聲譽下降的問題。但從採訪中不難看出他的觀點。
2015年接受《皮吉特之聲商業雜誌》採訪時,他談到波音公司時說:“人們非常以公司爲傲。這有點像一家人的感覺,這種感覺在現代企業裡很難找到,人們很願意爲公司工作,一直幹下去。”(編譯/潘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