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香茅 永續紮根瀾湄

香茅加工替代抗生素飼料。(圖/福建日報記者林淑霞、張輝提供)

傳統的農作物,透過產學研的合作,也可以走出一片天。「香茅」這種農作物大家應該不陌生,日常生活所接觸到的就是萃取提煉做成的香皂、香精等。然而在柬埔寨「香茅」已經形成另外一種產業鏈,根據日前「東南網」的報導,福建科研單位與東南亞國家開展農業合作,將湄公河流域豐富的香茅資源與畜牧業健康養殖相結合,爲當地提供了一條種養結合、資源高效利用的致富路徑。以下成功的案例,可以提供給相關業界參考。

柬埔寨香茅種植基地。(圖/福建日報記者林淑霞、張輝提供)

因香茅而結緣

香茅是禾本科香茅屬50多種芳香性植物的統稱,其獨特的檸檬香氣具有除臭、抑菌、抗氧化、驅避蚊蟲、安神醒腦等功效。香茅根系發達,耐旱耐澇,因再生能力強,每年可收割莖葉多次,在東南亞國家種植廣泛。

在柬埔寨創業的廣東姑娘容康萍,被柬埔寨人稱作「香茅姑娘」。柬埔寨人的生活中,香茅無處不在。燃燒的香茅能驅蚊,香茅泡水能夠緩解腸胃不適,用香茅填充的枕頭能助眠,是當地人離不開的生活好物,這也讓容康萍感受到了巨大的商業價值。

2011年,容康萍創立柬埔寨抗品公司,陸續在柬埔寨實居省、西哈努克省開闢了3個香茅種植園,設立了2座香茅精油提煉工坊,生產手工皁、護理油、驅蚊液等日化產品。

但當地的技術水準限制了香茅的進一步開發利用。無論是提取精油還是用作食材,利用的多是香茅莖稈基部,上部莖葉大多丟棄浪費,廢棄部分佔50%以上,容康萍希望爲香茅找到新的開發路徑。

機緣巧合下,容康萍結識了福建省農科院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鄭開斌。鄭開斌帶領團隊從2007年涉足芳香植物領域,開展芳香植物品種選育及栽培技術與開發利用等方面的研究,香茅是其中的重要類別。

鄭開斌介紹,早在20世紀30年代,大陸就開始引種香茅。在福建,香茅產業曾有過一段輝煌歷史。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閩南地區曾規模化種植香茅。香茅一年可收割四次,主要用於提煉香茅油。當時,國營香料廠大量收購香茅油,用作出口創匯產品。後來,隨着人工合成香精的衝擊,香茅油收購價跌入谷底,加之蒸餾過程木材資源消耗嚴重,大量從業者放棄了香茅種植。

如今,通過科技賦能,這株小草有了更廣闊的開發前景。「我們進行了大量試驗,證實香茅具有極佳的抑菌、保鮮、保健等作用。」鄭開斌說,基於研究成果。他所在的團隊將香茅應用到食材、日化、鄉村種養業、健康療養等多元領域。

2020年,鄭開斌團隊的研究成果「瀾湄流域香茅種植及產業化應用技術」,得到中國農業農村部採購立項支持,成爲瀾湄合作框架下重點產業技術合作專案之一。這是福建省首次參與瀾湄農業合作專案。福建農業專家與「香茅姑娘」開發應用瀾湄流域香茅資源的合作也正式開啓。

引入「無抗」理念

推進瀾湄流域香茅產業化應用,關鍵在找到新的切入口。

鄭開斌團隊通過調研,梳理了湄公河流域主要國家畜牧業發展現狀——柬埔寨天然條件好,但畜禽業零碎、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差;泰國約80%人口是農業從業者,其中一半以上從事畜牧養殖,該國也是東協最大的飼料生產國之一。

「香茅與畜牧業是否有結合的可能性?」鄭開斌的設想,源於當時中國正在進行的畜牧業「零抗」轉型。

過去,養殖業從業者會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以達到促生長和抑菌抗病的目的。2019年7月,中國農業農村部發布「禁抗令」,要求次年7月起,停止生產含有11種抗菌藥的商品飼料。

「禁抗」之後,從業者開始尋求「替抗」方案。利用香茅天然的抗菌抑菌功效,開發香茅飼料,成爲「替抗」方向之一。

「利用香茅資源生產飼料,既可以推動健康養殖,又可以「以草代糧」,節省玉米、豆粕等飼用糧,還可以實現對當地香茅莖葉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鄭開斌團隊決定,將香茅「無抗」養殖模式帶到湄公河流域。

「飼用香茅一般要求生物量大、易種易管、適應性廣、繁殖能力強,蛋白質含量高、中性洗滌纖維含量低。」福建省農科院農業生態研究所副研究員鍾珍梅說,研究團隊從福建、廣東、貴州、臺灣等地收集了15個品種進行篩選,最終「香茅7號」脫穎而出。「該品種不僅耐旱耐貧瘠、越冬能力強、分櫱繁殖能力強、產量高且蛋白質含量高,而且檸檬醛含量超70%、檸檬醛是決定香茅草殺菌抗菌作用的主要成分。」

有了好品種,如何在地規模化種植?

在柬埔寨,福建專家與容康萍的亢品公司合作,種植香茅1000畝,還租賃大豐收國際大學土地300畝種植香茅;在泰國,專家團隊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橡膠林下空間,建立香茅草示範基地300畝。

「種植過程基本採用機械化,拖拉機耕地、自動噴灌澆水、自動割草機收割等。」鍾珍梅說,專案開展期間,柬埔寨示範種植基地參與農戶100多戶,僱傭農民50多人;在泰國僱傭農民1000餘人次,涉及農戶50多戶。團隊共向當地農民分發技術資料6000餘份。

香茅直接用於飼餵,適口性不佳,牛羊拒絕進食。鄭開斌團隊將其加工成青貯飼料與顆粒飼料。青貯後的香茅柔軟多汁、營養成分高,顆粒飼料則將香茅與豆粕、玉米粉、鹽、小蘇打配料等按比例混合,香茅添加比例最高可達55%,節糧效果顯著。

在飼料加工環節,鄭開斌團隊選擇與在柬埔寨開辦家萱實業有限公司的漳州僑胞陳添雲合作,建立了一條加工生產線,建設香茅粉加工和飼料生產示範點。2020年以來,該生產線日產能3000公斤,累計生產香茅飼料300噸。

健康種養啓蒙

「以草代糧」養殖山羊,降低了養殖成本,更重要的是能夠增強山羊的抗病力,顯著改善山羊肉質。不少柬埔寨人因此走上了畜牧養殖的健康轉型之路。陳添雲說,在福建專家的引領下,「瀾湄流域香茅種植與產業化應用技術」專案爲湄公河流域國家帶來了一場關於健康種養的觀念啓蒙。

香茅與養殖業的結合,鄭開斌團隊還有很多方案。

香茅「無抗」飼料不僅可以應用於山羊、肉牛等反芻動物養殖,在肉雞、澳洲龍蝦養殖中同樣效果不俗。他說,香茅純露具有抑菌、驅蚊作用,將香茅純露用於羊舍、豬圈噴霧,可起到殺菌、清新空氣的作用;高溫提取後香茅組織受到破壞,更易被生態系統中的微生物分解,因而可回田埋於地下用作植物生長的肥料,殘渣也可與玉米秸稈、動物糞便等發酵生產有機肥。

「目前,柬埔寨本土還沒有研究香茅的專業機構。」容康萍說,福建省農科院開創了瀾湄流域香茅多用途研究的先河,爲當地香茅種植與開發帶來了全新的技術方案。在她看來,柬埔寨等湄公河流域國傢俱有資源、勞動力等優勢,中國則具有技術、人才、資金等優勢,雙方農業合作空間很大。容康萍希望,未來能夠與福建省農科院在香茅精油提取、系列深加工產品開發方面開展深度合作,提升柬埔寨香茅產業綜合效益。

去年,福建省農科院承擔的「瀾湄流域香茅種植與產業化應用技術」專案正式通過驗收。更進一步的合作,正在開啓。

「我們將通過加強與當地企業合作,鞏固現有香茅種植基地,提高香茅種植機械化水準,不斷優化香茅飼料配方,擴大應用範圍和規模,使香茅飼料這一變廢爲寶的適用技術在更多瀾湄流域和東南亞國家紮根。」鄭開斌說,同時還將與當地企業貿易合作,將優質香茅產品銷往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