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臺灣能源轉型緩慢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臺灣能源轉型進展緩慢,讓國內產業備感壓力。電價接連上漲,停電風險增加,對臺積電等業者的競爭力造成莫大影響。 路透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臺灣能源轉型進展緩慢,讓國內產業備感壓力。電價接連上漲,停電風險增加,對臺積電(2330)等業者的競爭力造成莫大影響。
臺積電財務長黃仁昭10月表示,臺積電這幾年使用的電價已經翻倍,明年在臺灣的電價將是臺積電全球營運地區中最高的。
FT指出,相較法國和南韓其他依賴能源進口的已開發經濟體,臺灣電價上漲速度尚稱緩和,但官方研究人員預料,臺灣工業用電成本將超過日本和南韓這兩個臺灣外銷競爭對手。
彭博分析師曾估算,明年若在最壞情境下電價漲到追平日本的水準,半導體業者的營業利益可能較目前所估減損多達14%。臺積電自估,電價上漲會導致明年毛利率稀釋1個百分點,對於毛利率接近60%的臺積電而言,影響其實不大。
中華經濟研究所高級分析師鄭睿合指出,臺灣電子產業中,電力僅佔營運成本1.5%,先進的微影設備和研發費用纔是主要支出。
不過,電價上漲只是臺灣產業能源問題的一環。標普全球最近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長期來看,電力供應短缺可能會導致臺積電擴充晶片生產受限」。報告提醒,電力已漸漸成爲臺積電的信用風險。
金融時報指出,由於先進半導體生產的能源需求急升,所需電力幾乎是前兩代的兩倍。以臺積電爲例,去年製作一層12吋晶圓每光罩層需耗40.5度電,幾乎是2017年兩代製程技術前所需電量的兩倍。此外,人工智慧普及推動伺服器算力的需求,臺灣還需要爲Google等雲端服務商在國內建設和擴展的大型資料中心供應電力。
中華經濟研究院綠色經濟中心副研究員陳中舜指出,企業需要合理的電價機制。他表示,電價脫序上漲,會讓企業難以掌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