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豬肉給獎有意義?當走出韓國,MAMA就不再只是頒獎了

文/Nuna

2017年MAMA(又稱Mnet 亞洲音樂大獎/Mnet Asian Music Awards)於本月25日起跑,並於12月1日結束,盛大舉辦「MAMA周」,對各家粉絲而言,每年在頒獎之前的投票是種戰爭而不是競爭,結束後的頒獎結果則是噓聲多過於掌聲,更常被粉絲戲稱:「只不過是一年一度的分豬肉頒獎典禮」,前幾年我自己在看MAMA時,也是抱持着這樣的想法,不過這幾年想法卻有些變化,在這裡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淺見

▲2017MAMA EXO連續5年獲得最佳專輯獎。(圖/翻攝自Mnet)

走出韓國,MAMA就不再只是頒獎

首先,我希望大家先拋棄掉一般對於「頒獎典禮」既定印象來看待MAMA(也就是頒獎一定是要專業公平公正、公開),因爲MAMA至始至終都是一場商業行爲下所包裝的大型典禮,並不是爲了滿足專業、公平、公正、公開這件事而存在的。

MAMA的前身叫MKMF(又稱Mnet KM音樂錄像帶節/Mnet KM Music Video Festival),當時主要是Mnet針對韓國國內流行音樂所舉辦的頒獎典禮,自2009年後更名爲MAMA,Mnet (或許更該說整個CJ E&M集團)欲藉着Kpop的發展走出韓國,除了09年第一屆在韓國舉辦外,每年的MAMA更積極往亞洲發展,目前已經在澳門、新加坡與香港舉辦,這幾年積極努下,逐漸打響MAMA這塊品牌,2014年曾統計,預估可帶起經濟效益高達3500億韓圜(相當於100億臺幣)。

▲MAMA頒獎典禮近年已經包裝成一個KPOP盛事,邀請到許多知名演員也參與頒獎。(圖/CFP)

能帶動這麼高額的經濟效益,每年MAMA成爲整個CJ E&M向海外擴展的最佳宣傳武器,不僅可以透過頒獎與各大品牌合作贊助,也能替旗下電視劇、電視節目進行宣傳,打響海外知名度,像是《Super Star K》、《Dancing 9》、《Show Me The Money》,到最近的《Produce 101》等,這些節目MAMA都會安排表演讓他們曝光,而演出旗下電視劇的演員則成爲頒獎嘉賓,更重要的是藉由頒獎的形式,可以邀請到各家明星偶像出席,不用花上高額的出席費用,就替能MAMA增添光環,打響品牌。

▲Wanna One不但不缺席每一場MAMA頒獎,也獲得新人男團獎肯定。(圖/翻攝自Mnet)

分豬肉式頒獎,獎項意義又何在?

至於各家粉絲每年詬病的獎項分配,則有種「有出席的藝人有賞,有勢公司給大賞」的感覺,就每年的頒獎結果而看,確實不難讓人有這樣的聯想,但是這幾年看下來,我開始用另一個方式解讀這些獎項,能得獎的藝人是否代表着在今年度整個Kpop圈裡最具有影響力與商業價值?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後,MAMA對我而言就不再只是「分豬肉頒獎」,而是能從中瞭解當前Kpop的趨勢以及各家經紀公司勢力的消長,對於各家經紀公司而言,能登上MAMA舞臺則代表着在Kpop實質影響力,因爲不夠具有「錢力」的藝人,是很難在MAMA拼上一座獎或是一段表演,所以能得獎是肯定,能表演也是肯定。

泰民與善美登上2017MAMA表演,代表了備受肯定。(圖/翻攝自Mnet)

另一點值得觀察的是,各家經紀公司與CJ E&M之間的關係,像是早年SM與Mnet之間的利益紛爭,導致SM旗下未參與兩屆MAMA,而往年都會爲MAMA帶來精彩表演的Cube旗下藝人BEAST(現爲HIGHLIGHT)與4minute,則悄悄的缺席2014年的MAMA,雙方不合的消息也因此傳了出來。

而一向與CJ E&M關係不錯的YG,也許不會出席其他頒獎典禮,但每年MAMA從未缺席,可見重視的程度。(畢竟YG的相關節目都仰賴着Mnet作爲電視輸出的管道,然而2016年全員缺席MAMA的罕見現象,讓外界猜測雙方關係是否生變)

▼從不缺席MAMA的YG藝人竟然沒有出席2016年的頒獎典禮,以下爲2015年的表演。(影片來源:YouTube BIGBANG)

一切向錢看,逐漸改變的頒獎典禮生態

韓國目前以流行音樂爲主的四大頒獎有:MAMA、MMA、金唱片獎、首爾音樂賞。

MMA頒獎以melon韓國國內音源成績爲主,海外發展有限(對我個人而言是相當具有指標意義的獎項,畢竟購買數位音樂又是另外一回事);金唱片獎顧名思義看重的是唱片銷量,這幾年也嘗試着進軍海外舉辦頒獎,更曾移師中國,成爲首個韓國大型頒獎典禮進入中國舉行,至於首爾音樂賞,早年能得到大賞被視爲對藝人相當重要的肯定,近年則專注於韓國國內,未有向海外發展的跡象。

▲Red Velvet獲得2017MAMA最佳女子團體。(圖/翻攝自Mnet)

CJ E&M說:「從『MAMA』的品牌價值等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好的文化產業平臺,我們的任務是讓全世界認同韓國電視劇、電影、音樂、藝人的同時,證明其商業化和價值。」而MAMA的成功正逐漸的改變着韓國頒獎典禮,在頒獎的同時不再只是思考着要把獎項頒給誰,而是能達到多少實質上的效益。

這次MAMA舉辦長達一週的「大慶典」,也符合上述所言「實質的利益」,而這樣的狀況最鮮明的例子,早在2014年SBS電視臺,將往年的演技藝能歌謠大賞合併舉辦,還要以節慶的方式舉辦爲期兩週的活動,甚至歌謠部也要恢復停止8年的頒獎,想在流行音樂頒獎典禮中分一杯羹

▲防彈少年團二度獲得年度藝人,證實了他們的影響力並非偶然。(圖/翻攝自Mnet)

我想不難預料的是,在未來會有越來越多如GD所說的:「這是爲了餬口而舉辦的年末釣魚,這是毫無魚餌就想撈大魚拉客。」而存在的頒獎典禮。當頒獎不再只是頒獎時,我們該學着換一種角度思考它,從獎項的迷思中脫離,找到一些關於kpop、關於這個產業環境的答案。

本文由Nuna 的主觀意識 【韓娛】當頒獎不只是頒獎,從MAMA看Kpop年度頒獎典禮變化授權提供

想成爲韓星爆爆特約寫手嗎?歡迎投稿報名!►看更多專欄作家請光臨【韓粉圈圈

版權聲明:圖片爲版權照片,由CFP視覺中國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CFP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違者必究!